秋生站在城建集团工地大门口,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新办的电工证边缘。清晨七点的阳光已经有些刺眼,照在安全帽的塑料带上,留下一道发亮的痕迹。
“你就是老陈介绍来的?“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走过来,工作服上沾满水泥点,“我叫刘大勇,这里的电工班长。“
秋生赶紧伸出手:“刘师傅好,我是张秋生。“
刘大勇没握他的手,只是上下打量了一番:“有证?“
“有,刚考下来的。“秋生从口袋里掏出证件,塑料封皮还崭新发亮。
刘大勇扫了一眼,点点头:“跟我来。“
工地比秋生想象中还要大。塔吊在头顶旋转,混凝土搅拌机发出轰隆声响,工人们像蚂蚁一样穿梭在各个区域。秋生紧跟着刘大勇,生怕走丢。
“这是配电房,每天开工前检查一遍。“刘大勇推开一扇铁皮门,“这是工具室,领用要登记。“
秋生不停点头,眼睛却盯着墙上贴的薪资标准表——持证电工,日薪220元。他的心砰砰跳起来,这比老陈店里多了一倍不止。
“宿舍在后面板房,八人间。“刘大勇突然停下脚步,“你确定要干?工地可比维修店辛苦多了。“
“我干。“秋生回答得太快,声音都有些劈叉,“我...我不怕辛苦。“
刘大勇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听说你坐过牢?“
秋生的后背瞬间绷紧,但还是直视刘大勇的眼睛:“是,五年前的事。我...我已经改过自新了。“
“在这儿没人关心你的过去。“刘大勇转身走向一堆电缆,“只要别偷工减料,别惹事。“
第一天的工作是铺设临时照明线路。秋生跟着刘大勇爬上脚手架,腰间别着工具,手里攥着一捆电线。三月的风还带着寒意,吹得他手指发僵。
“剥线皮别留毛刺,接头要拧紧。“刘大勇示范了一遍,“你来试试。“
秋生接过剥线钳,手有点抖。监狱里学的电工知识和实际工地操作还是有差距。第一根线他剥得太长,铜丝都散开了。
“浪费材料!“刘大勇劈手夺过电线,“看着,就留这么长。“
秋生咬住嘴唇,更加专注地观察刘大勇的每个动作。到中午时,他的手指已经被电缆划出几道口子,但接线速度明显快了起来。
午饭时间,工人们三三两两蹲在阴凉处吃饭。秋生端着饭盒,犹豫着该坐哪里。
“哎,新来的!“一个年轻焊工朝他招手,“你是老刘带的那个...那个...“
“张秋生。“秋生走过去,拘谨地蹲在旁边。
“听说你有前科?“焊工压低声音,但周围几个人都竖起了耳朵。
秋生的饭盒差点脱手,热汤溅在手背上。他深吸一口气:“以前不懂事,现在就想好好干活。“
“偷啥进去的?“另一个瓦工凑过来。
“电缆。“秋生声音越来越小,“判了五年。“
工人们交换着眼色,有人嗤笑一声:“哟,专业对口啊。“
秋生的脸烧了起来,低头猛扒饭。这时刘大勇走过来,一脚踢开挡路的砖头:“都很闲是吧?下午混凝土车来,都去帮忙!“
人群一哄而散,只剩下秋生还蹲在原地。
“别理他们。“刘大勇扔给他一瓶水,“工地就这样,嘴贱心不坏。“
下午的工作更繁重。秋生跟着刘大勇检查整个工地的临时用电,爬上爬下几十趟。他的安全帽带子勒得下巴生疼,工装裤膝盖处已经磨出了毛边。
“这里!“刘大勇突然指着一个配电箱,“看到问题了吗?“
秋生凑近观察,发现接地线松动了,接口处有轻微烧焦痕迹。
“得重新接。“秋生拿出螺丝刀,“不然可能打火。“
刘大勇难得地点点头:“眼力不错。“
收工时已是傍晚。秋生拖着酸痛的双腿回到宿舍,八人间里弥漫着汗臭和烟味。他的床位在靠门位置,床单是秀兰新买的,在一堆发黄的被褥中格外显眼。
“哟,讲究人啊。“上铺的钢筋工探出头。
秋生勉强笑了笑,掏出手机给春生发短信:“哥,工地挺好的,明天正式入职。“
发完信息,他盯着手机屏幕发呆。妍希画的那张“加油叔叔“被他拍下来设成了壁纸。小女孩歪歪扭扭的字迹此刻成了最大的安慰。
第二天一早,秋生被刺耳的哨声惊醒。工地的起床铃比老陈店里的开门时间还早一小时。他迷迷糊糊跟着人群去洗漱,冰凉的自来水泼在脸上才彻底清醒。
晨会上,项目经理宣布了进度要求:“B区主体月底封顶,电工班今天必须完成所有预埋管线!“
秋生被分到三楼作业区。他背着工具包爬上脚手架,发现昨天那几个工人也在同一区域。瓦工看到他,故意大声说:“看好工具啊,别又被'顺'走了。“
秋生假装没听见,专心对照图纸找线盒位置。他的手还不太熟悉建筑图纸,有几次差点标错位置,幸好及时核对发现了。
中午休息时,秋生独自躲在柱子后面啃馒头。突然手机响了,是秀兰。
“怎么样?习惯吗?“秀兰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背景音里有妍希的笑声。
“挺好的。“秋生咽下干巴巴的馒头,“就是...有点想妍希。“
“她昨天还问你什么时候回来呢。“秀兰顿了顿,“要是太辛苦就回来,老陈说店里还给你留着位置。“
秋生看着远处高耸的塔吊:“不,我想试试。“
挂掉电话,秋生发现刘大勇站在不远处抽烟。他犹豫了一下,走过去:“刘师傅,能请教个问题吗?“
刘大勇吐出一个烟圈:“说。“
“图纸上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秋生指着自己抄的笔记。
“弱电箱。“刘大勇瞥了一眼,“你图纸看不懂?“
秋生老实承认:“以前没接触过建筑图纸。“
出乎意料的是,刘大勇没有嘲笑他。下午开工前,塞给他一本皱巴巴的《建筑电工识图速成》:“晚上自己看,不懂问我。“
就这样,秋生开始了白天干活、晚上学习的工地生活。一周后,他已经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管线预埋。工友们虽然还是不怎么跟他说话,但至少不再当面嘲讽了。
第三周周三,天空突然阴沉下来。午饭时分,豆大的雨点开始砸在安全帽上。
“收工!收工!“工长吹着哨子,“电工班去检查配电箱防水!“
秋生跟着刘大勇冲向各个配电点。雨越下越大,工地很快变成了泥潭。在检查最后一个位于基坑旁的配电箱时,刘大勇突然骂了句脏话。
“进水了!快拉闸!“
秋生冲过去,看到水已经从箱体缝隙渗入,几个插座正在滋滋作响。他立刻去扳总闸,却发现开关因为锈蚀卡住了。
“让开!“刘大勇试图用绝缘棒去撬。
就在这时,一道蓝光闪过,刘大勇被弹开好几步,绝缘棒前端已经烧黑。配电箱里传出可怕的噼啪声,随时可能引发更大事故。
秋生顾不得多想,抓起干燥的木棍,用尽全力砸向总闸连接处。“咔嚓“一声,电路终于断开,但飞溅的火花点燃了他的袖口。
“脱衣服!“刘大勇大喊。
秋生在地上滚了几圈才扑灭火苗,右臂已经烫红了一片。雨水混合着泥浆糊在脸上,他大口喘着气,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
“不要命了?!“刘大勇拽着他往工棚跑,声音却在发抖,“知不知道刚才多危险?“
秋生这才后怕起来,牙齿不受控制地打战:“要...要不切断电源,整个基坑都会淹...“
回到工棚,医务室的人给秋生简单处理了烫伤。项目经理闻讯赶来,脸色铁青:“怎么回事?“
刘大勇把情况汇报了一遍,特意强调:“要不是小张冒险断闸,损失就大了。“
项目经理打量着秋生:“你就是那个新来的?有证?“
秋生点点头,烫伤处火辣辣地疼。
“明天开始,你带两个人负责A区电工活。“项目经理说完就走了,留下秋生愣在原地。
“傻了啊?“刘大勇拍了他一下,“你现在是小组长了,日薪涨50。“
雨停了,夕阳从云层中透出金光。秋生站在工棚门口,湿透的工作服紧贴在身上,但心里却前所未有地明亮。他掏出手机,给春生发了条短信:“哥,我当小组长了。“
发完消息,他犹豫了一下,又补了一句:“我想继续干下去。“
那天晚上,八人间宿舍出奇地安静。秋生趴在床上翻看《建筑电工识图》,上铺的钢筋工突然递下来一罐啤酒。
“今天...谢了。“钢筋工声音很低,“要不是你及时断电,我的焊机就泡汤了。“
秋生愣了一下,接过啤酒:“应该的。“
“我叫王强。“钢筋工顿了顿,“以后图纸不懂可以问我,我干这行八年了。“
就这样,秋生渐渐融入了工地生活。一个月后,他领到了第一份工资——整整六千八百元,比他这辈子任何时候赚得都多。
周末放假,秋生迫不及待地赶回春生家。他给妍希买了个粉色书包,给秀兰带了条丝巾,给春生买了双防砸劳保鞋——他注意到哥哥的鞋底已经磨平了。
“花这钱干啥!“秀兰嘴上埋怨,却立刻围上了丝巾。
妍希背着新书包满屋子跑,春生试了试鞋,意外地合脚:“你怎么知道我穿多大码?“
秋生笑了:“你拖鞋就放门口啊。“
晚饭后,秋生掏出个信封推给秀兰:“嫂子,这是...这两月的房租和生活费。“
秀兰刚要推辞,春生按住她的手:“收下吧,这是他心意。“
秋生又拿出另一个信封:“这是还你们的考证钱...我知道不够,以后每个月我都会——“
“行了。“春生打断他,“一家人不说这个。“
夜深人静时,秋生又睡回了那个小阳台。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在地上画出一道银线。他想起工地上的日日夜夜,想起刘大勇越来越信任的目光,想起工友们渐渐接纳的态度......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王强发来的消息:“老刘说下周有个电工培训,持证三年可以考高级,你去不?“
秋生回复得很快:“去。“
放下手机,他望着窗外的月亮。五年前那个混日子的秋生已经消失了,现在的他有了目标,有了尊严,有了未来。明天,他将以全新的身份回到工地——不是“刑满释放人员“,而是“持证电工张师傅“。
这个称呼,比任何东西都让他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