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训练室的阳光

训练室的灯光亮得刺眼,沈星遥推开门时,能听见自己的运动鞋踩在地板上发出的轻微声响。这是她第一次正式踏入职业战队的训练基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电子设备味道和咖啡香气。

“来了?“江野从战术板前转过身来,他今天穿着一件简单的黑色T恤,袖子微微卷起,露出结实的小臂。他的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又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沈星遥点点头,将背包放在角落。她今天特意换下了校服,穿着一件白色连帽卫衣,高马尾依旧利落地扎起,黑框眼镜后的目光清冷而坚定。她环视了一圈训练室,其他队员都在各自的座位上忙碌着,有人在调试设备,有人在观看比赛录像。

“介绍一下,这是我们的新队员,沈星遥。“江野的声音让所有人抬起头来。坐在最前排的是个寸头青年,约莫二十三四岁,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哟,就是那个高考状元吧?听说你数学满分?“

“张浩,打野位,队里的开心果。“江野简短介绍道。张浩冲沈星遥挤了挤眼睛,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些。

接下来是辅助位李娜,扎着干练的马尾,眉眼间透着精明;中单王凯,戴着耳返正专注地盯着屏幕,只随意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最后是上单陈默,身材魁梧,脸上有道浅浅的疤痕,看了沈星遥一眼便继续低头摆弄他的机械键盘。

沈星遥感觉到了几道探究的目光,但她装作不在意,径直走向了自己的位置。椅背上挂着战队的新队服,深蓝色的布料上印着银色的队徽,在灯光下泛着低调的光泽。

“先做个简单的战术测试。“江野走到她身边,递过一份资料,“用你的方法,分析一下上周那场失利的比赛。“

沈星遥接过资料,指尖不经意地碰到了江野的手,两人都迅速收回。她翻开资料,眉头微皱:“从数据来看,你们在团战中的站位存在问题。如果把队伍整体视为一个几何图形,最优的阵型应该是...“

她的声音不疾不徐,但每个字都清晰有力。队员们起初还带着几分戏谑的表情渐渐认真起来,有人开始掏出笔记本记录。江野站在一旁,看着她镜片后专注的眼神,嘴角微微上扬。

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细雨,雨滴打在玻璃上的声音为这间训练室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律。沈星遥一边讲解,一边在战术板上画出各种线条和角度,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被她巧妙地转化为实战中的走位和配合。

“等等,“张浩突然打断,“你是说要用黄金分割点来确定开团位置?这也太玄乎了吧?“

沈星遥推了推眼镜,语气平静:“不是玄学,而是概率。根据历史数据统计,这个位置的成功率比其他位置高出17.3%。“

江野适时插话:“试试看,实践出真知。“他看向其他人,“按照星遥的方案,我们来模拟一遍。“

队员们虽然仍有疑虑,但还是按照新的战术布置开始了训练。沈星遥坐在指挥位,耳机里传来队友们的声音。她敏锐地捕捉着每一个细节,时而提醒站位,时而调整节奏。

第一轮模拟赛结束,数据显示胜率提升了15%。张浩摘下耳机,眼中闪过惊喜:“卧槽,还真管用!“

这时,训练室的门被推开,前台小姐姐探进头来:“沈星遥,有你的快递。“

她起身去取,拆开包装的一瞬间,手指微微颤抖。那是一份撕碎又重新拼贴的高校录取通知书,每一块碎片都被仔细粘好,边缘处还能看到父亲工整的笔迹。她咬住下唇,将拼贴画贴在了战术板旁边。

“有意思。“江野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目光落在拼贴画上,“不过,为什么缺了专业名称那部分?“

沈星遥没有回答,转身回到座位。她知道江野看出了什么——那是她仍在犹豫的证据,是她还未完全放下的退路。

训练继续进行,但气氛似乎变得微妙起来。分析师刘伟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戴着眼镜,头发有些花白。他端着咖啡杯走过来,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小沈啊,这些数据模型固然好看,但实战中可没那么多时间给你计算。“

沈星遥正要回应,手机突然震动起来。看到来电显示是林小满的名字,她的心猛地揪紧。电话那头的声音急促而虚弱:“星遥,我...我不太舒服...“

她几乎是下意识地站起身向外冲去,慌乱间撞到了战术板。拼贴画的一角掉落下来,在地上发出轻微的响声。江野弯腰捡起,看到了背面被重重涂抹的字迹——“临床医学“四个大字若隐若现。

这一刻,训练室里安静得可怕。所有人都看到了那一抹熟悉的墨迹,也都读懂了其中的意味。沈星遥抓起外套匆匆离去,临走前回望了一眼,正好对上江野复杂的眼神。

雨势渐大,沈星遥跑向医院的方向。她知道,这场关于梦想与现实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在训练室里,江野望着那张拼贴画,缓缓握紧了拳头。父亲寄来的这份特殊礼物,显然不只是为了激励,更像是一种警告。

“继续训练。“江野转身说道,但语气中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他知道,沈星遥的选择远比表面看起来更加艰难。而此刻在医院病床上的林小满,或许正等待着一场更为惊心动魄的真相揭露。

窗外的雨越下越急,仿佛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