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保持自己的节奏

周六天还没亮的时候,陆应就醒了。

他洗漱完毕,吃了顿简单的早餐——燕麦粥和香蕉,这是李芷心强调的“赛前黄金组合”。

嗯,确实黄金,至少颜色上是。

五点半,他背着包下楼,发现李芷心已经等在小区门口了。

她今天穿了件亮黄色的防风外套,在昏暗的路灯下格外显眼。

“不错嘛,挺准时。”

李芷心递给他一个保温杯:

“喏,葡萄糖水,补充能量。”

陆应接过杯子,温热透过不锈钢壁传到掌心。

两人走向公交站,清晨的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他们的脚步声在寂静中回响。

上了公交车,一路坐到市体育馆。

体育馆前已经人头攒动。

参赛者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热身。

工作人员忙着布置场地,志愿者在分发补给品。

空气中弥漫着运动喷雾和咖啡的混合气味。

“我去存包。”

李芷心指了指指示牌:

“你去集合,记住,起跑别太快,保持自己的节奏…”

陆应点点头,跟着人流走向起跑区。

沿途的广告牌上写着“鹭江市青少年马拉松友谊赛”,几个赞助商的logo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这次比赛地点是在市体育馆一旁的城市公路。

选手们已经排起了长队。陆应找到自己的位置,开始做最后的拉伸。

周围都是十六七岁的少年,有人紧张地不停看表,有人自信满满地高谈阔论,还有人在听音乐放松。

“各位选手请注意。”

广播里传来主持人的声音:

“比赛即将开始,请做好准备。”

陆应深吸一口气,系紧鞋带,把号码布别在胸前。

透过人群的缝隙,他看见李芷心挤在警戒线外,正冲他挥手。

她今天扎了高马尾,发梢在晨风中轻轻摆动。

“所有选手,各就位——”

陆应站到起跑线上,微微屈膝,做好起跑姿势。

他的左右都是陌生的面孔。

但此刻他们有着同样的目标。

清晨的阳光洒在数百名选手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

“预备——”

发令枪高高举起。

发令枪响的瞬间,数百名选手如潮水般涌出起点。

陆应被裹挟在人群中,耳边充斥着杂乱的脚步声和急促的呼吸声。

他小心地控制着速度,避免在最初的混乱中被绊倒。

晨间的凉风迎面扑来,带着些许露水的湿气,吹散了运动场上的塑胶颗粒气味。

前五百米是下坡路段,不少选手借着地势加速冲了出去。

陆应保持着稳定的配速,按照赛前制定的策略——“前两公里就当热身”。

他的新跑鞋踩在柏油路面上,发出轻微的“嗒嗒”声,与周围其他选手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

鞋底的气垫在每次落地时都给予恰到好处的回弹,这是前世他从未体验过的奢侈。

一公里处,路边的志愿者举着计时牌:3分50秒。

这个速度对10公里来说有些偏快,但陆应感觉状态不错。

他的呼吸平稳,双腿充满力量。系统加成的耐力让他比前世轻松许多。

汗水刚刚开始从额角渗出,在晨光中闪着细碎的光。

转过第一个弯道,赛道沿着河滨公园延伸。

冬天的阳光洒在河面上,碎成千万片金色的光斑。

陆应的影子投在身前的路面上,随着奔跑的节奏不断拉长又缩短。

远处岸边,几只白鹭被奔跑的人群惊起,展开雪白的翅膀掠过水面。

三公里标记牌出现在视野中,陆应看了看手表:14分51秒。

和周围的绝大部分选手已经拉开了很大距离。

他前面大约还有七八个人,都是穿着专业跑团制服的选手。

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显然是经过长期专业长跑训练的。

在这一点上,他们明显就比从没专门练过长跑的陆应更加有优势。

但体育比赛的输赢可不是光看是否受过专业训练这一点…

陆应调整着呼吸节奏,注意着前方选手的跑姿,从中寻找最省力的跟跑位置。

五公里处,赛道开始上坡。不少选手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陆应却感觉状态正佳。

他开始稳步提速,一个接一个地超越前面的选手。

汗水顺着太阳穴滑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他的运动服后背已经完全湿透,紧贴在皮肤上,随着步伐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七公里标记牌从身边掠过,陆应的手表显示35分30秒。

目前暂列第四。

他的双腿开始发酸,但远未到极限。

前方,领先在陆应前面的三名选手几乎并肩奔跑。

其中一名高个子男生格外显眼。

他的跑姿标准得像教科书上的示范——上身微微前倾,摆臂幅度恰到好处,步频稳定得如同机械。

八公里处,赛道进入森林公园,路面变成了松软的土路。

脚感的变化让前面暂列第二第三的两名选手有些乱了节奏。

但陆应很快适应了,他甚至觉得这种路面更省力。

林间的空气带着松针的清香,稍稍缓解了肺部的闷热感。

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在路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是铺了一地碎金。

九公里处,陆应超越了第二名。

他的四肢像着了火一样灼热,但双腿依然有力地摆动着。

前方只剩下那个高个子男生,两人的距离在不断缩小。

汗水流进眼睛,刺痛感让视线变得模糊,但他顾不上擦拭。

耳边只剩下自己的呼吸声和脚步声,世界仿佛缩小成了眼前这段不断延伸的路。

最后三百米是笔直的林荫道,终点拱门已经清晰可见。

观众席上的喧嚣声隐约传来,但陆应已经无暇分辨。

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前方那个背影上,和那条越来越近的白色终点线。

高个子男生似乎察觉到了威胁,也开始拼尽全力地加速。

两人的距离保持在十米左右,谁也没法再进一步。

陆应咬紧牙关,调动全身的力气。

他的摆臂幅度变大,步频再次提升。

大腿肌肉传来抗议的酸痛,但他强迫自己忽略这种不适。

最后五十米处,陆应终于追上了那个高个子男生。

两人肩并肩冲刺,都能听到对方粗重的喘息声。

高个子男生惊讶地侧头看了他一眼,显然没料到会被追上。

这个动作让他稍微乱了节奏,陆应抓住机会又领先了半个身位。

三十米,陆应已经完全领先。

他的小腿肌肉开始抽搐,但终点线已经近在咫尺。

计时器上的数字不断跳动:

42分45秒…46秒…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