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历史是一堆灰烬
- 都重生了谁还去旅行啊
- 想要上岸的鱼
- 2722字
- 2025-06-29 02:32:11
不是每个男生都会拍照,当然肯定有会的,这种属于极少数。
陈默就属于大多数的那种。
手机相册一万多张照片,可能只有几百张是拍的照片,有风景照,有生活里有意思的照片,以及掺和在里面的寥寥几张自拍。
至于其他的九千多张照片,都是各类截图、保存的图片,光是一个王者农药就能占据几百张,诸如一些四杀、五杀,赢了或者输了的结算图。
如果一个男生的相册里,能出现几百张自拍……那恐怕才算不正常。
真正让男生拍照技术增加的只有一个方式:谈恋爱。
有了女朋友后,无论是在任何角落,女朋友都会突然来了句“给我拍张照片”,然后明知道你的拍照技术跟屎一样臭,等看到照片后又会开始抱怨。
反反复复的上演几个月,或者几年后,拍照技术终于开始进步了。
“真是搞不清楚女生怎么就爱拍照?”陈默心里暗自吐槽道。
在南京是这样,在厦门也是这样。
“你可以拍半身,没必要拍全身照的。”许星晚忍不住扶额道。
本以为陈默是谦虚,没想到还真的是不懂拍照。
明明她都站在梧桐树下了,结果陈默拍的都是全身照,重心变成了身后的风景而非她本人。
加上这个比例也十分不协调,得亏模特三要素都符合了,换成一个普通颜值的女生,估计看了照片会瞬间原地自爆。
“这个,”陈默有气无力道:“以后我花点时间去研究一下拍摄技巧吧。”
真让他去学就算了,麻烦还慢,不如……
深蓝,加点!
等日后哪个城市提交旅行报告后开出来专精最好不过,不然他宁愿请个专业的旅拍摄影师。
许星晚安慰的同时又提议道:“没事啦,人无完人,正好我会拍照,不如我给你拍几张吧?”
其实在她看到照片的第一刻,心里面升起的不是嫌弃,而是欣喜。
陈默在这一块的短板让许星晚才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人,有擅长的地方也有不擅长的领域,不然什么都会过于完美。
“给我拍照啊?”
陈默想都没想摆摆手道:“多麻烦啊,还是算了。”
“可是你不是要环球旅行吗?无论是要做自媒体积累素材还是留作纪念,都是需要拍照的呀,”许星晚眨巴着眼睛,蛊惑道:“这些都是你来时的路,也是旅途中留下的一个个足迹。”
陈默竟无力反驳,他被说服了。
“好吧,你说得确实在理。”
于是,他按照许星晚的要求站在树下,路边,还摆了几个让他觉得十分尴尬的pose。
“头往前方看一下,对对对。”
“陈默,你笑一下啊,灿烂点。”
“很好,保持姿势不要动。”
许星晚越拍越亢奋,看着手机镜头里的陈默,帅气逼人的颜值,加上十分儒雅的书生气质,这放在古代,一旦考生进士,妥妥是探花郎的那种。
“好了,你看看拍得怎么样。”
把手机还给陈默的时候,许星晚脸色都有些遗憾,要不是看时间有限,她是真的想拍个过瘾。
“我觉得都挺好的,就是拍照太麻烦了。”陈默边查看着图片,边发牢骚道。
许星晚没有吭声,而是此刻她发现陈默专心的样子格外有魅力,忍不住拿起自己的手机偷偷拍了一张侧脸。
“那我们继续出发吧?”
陈默没有注意到这个,而是看时间在这里都耽搁半小时多,后面行程都会紧促些。
“好。”
两人朝着中山陵的方向继续前行。
从西门入,来到博爱坊下。
往前是长达480米的墓道,左右两旁是南京的市树雪松。
走在宽敞的道路上,许星晚回忆起一个冷知识,对陈默道:“你知道植树节是什么时候吗?”
“知道啊,每年的3月12日。”
“但是你知道植树节跟孙先生什么关系吗?”
“这两者还有关联?”
陈默微微吃惊,植树节又不放假,在国内老实说存在感很低。
听了许星晚的科普后,陈默这才知道其中的缘由。
1914年11月,在孙先生的倡导下,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颁布。
但当时的植树节日期实际上是清明节,等1928年,为了纪念孙先生,果党把植树节的日期改成了3月12日,这一天实际上是孙先生的忌日。
要不是有许星晚的介绍,他还真不知道植树节跟孙先生的关系。
墓道尽头,一个写着“天下为公”的蓝色瓦顶的建筑前。
(中山陵-陵门)
光是一个陵门就十分的壮观。
毕竟这可是孙先生,光是一个推翻清朝统治,终结华夏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就值得这些。
再经过一个碑亭之后,入目的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台阶。
(中山陵-碑亭)
“我的妈耶,这有多少级台阶?”陈默头皮发麻了,这一个中山陵还真是不好爬。
“记得是有392级台阶,有个说法是三民主义,九州华夏,两个组织合作;也有说法是当时的华夏人口数量是3.92亿人。”
许星晚和陈默拾级而上,不以为意道:“这些说法可能都是现代赋予上的,谁也不清楚当时设计师究竟是刻意还是无意的。”
陈默点点头,现在国内各大景区都喜欢给一些地方赋予些故事,以增加神秘感和历史的厚重感。
一直爬到中山陵的祭堂前,陈默被眼前的建筑为之一震。
建筑很有特色,三道拱门,最上面的有个匾额写着“天地正气”,三道拱门分别刻着“民主”、“民生”和“民权”。
祭堂里面是禁止拍照的,正中间有一尊身穿长袍马褂的汉白玉雕塑坐像。
(中山陵-汉白玉坐像)
走在里面,整个场面都变得肃静,即便是游客讲话也都压低着声音。
许星晚悄悄指着前方黑色的门,对陈默小声道:“其实真正的墓室在这道门里面。”
陈默一怔,压低着声音问道:“是不对外开放吗?”
许星晚点头道:“我小时候里面的墓室还可以绕着走一圈的,但是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关闭了。”
“孙先生的棺椁就在里面吗?”
“里面是孙先生身穿中山装的汉白玉雕像卧像,”许星晚继续解释道:“卧像的下面是石床,石床下面5-7米深才是真正的棺椁。”
“地下都是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当初49年光头要跑路前,还想把孙先生的遗体带走,得亏建造的时候太结实了,不然都有可能被带走。”
“好家伙,好家伙!”陈默听得瞠目结舌。
不过一回想也很合理,毕竟这可是国父孙先生的遗体,要是不弄得复杂些,出意外了后悔都来不及。
在两人快要准备出去的时候,被一旁导游的声音给吸引住,其内容也是十分有趣。
“大汉奸汪兆铭你们知道吧?当时他的墓穴就建在中山陵附近,甚至为了安全用了5吨的钢铁,抗日胜利后,老蒋让何应钦花了150公斤的炸药才把汪兆铭的墓室炸开,然后火化并夷为平地。”
“导游,那狗汉奸的骨灰后面怎么处理了?”
“据说是倒在中山陵的厕所里了。”
“倒的好,狗汉奸就该有这种结局!”
走到祭堂外,陈默想着刚刚导游的一番话,忍俊不禁道:“星晚,刚才那个导游说得是真的假的?”
许星晚道:“谁知道呢,反正每次来这里我都能听到骨灰的不同处理版本。”
笑死了,竟然还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
不管是否真假的,但是把那个狗汉奸的骨灰倒在厕所里太解气了!
原路返回,一直走到最初的陵门处,陈默蓦然回首。
民国时期的黄埔军校,每一届的新生都要来此拜谒中山陵。
当时的他们,心里会怀揣着怎样的想法?
对国家及自己的未来,是充满信心还是迷茫?
无人得知。
也没有谁能想象到,当年被列强肆意凌辱的国家会重新屹立在世界之巅。
陈默脑海里浮现大学课堂上,老师曾讲过的一句黑格尔名言: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
ps:本章2.6k,原本想两章的,被感情影响到状态的,周日尽量稳定两更,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