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点观察

说赤壁之战初期,曹操和孙刘联军隔着长江对峙,曹操因北方军士不擅长水战,不敢贸然进攻,又中了周瑜的离间计,错杀了熟悉水战的蔡瑁和张允,心里十分郁闷。

这时,对岸突然传来消息,说东吴老将黄盖和周瑜起了争执,周瑜竟然把黄盖狠狠打了一顿!那黄盖可是跟着孙坚一起出来打天下的三代老臣,怎么能受得了这种侮辱?不承想黄盖写了书信,要来向曹操投降。

曹操不知道这信是真是假,正拿不定主意,忽然又有一位谋士渡江到访,他就是名震天下的凤雏先生——庞统!

庞统是和诸葛亮齐名的大才,曹操不敢怠慢,亲自迎接。庞统说周瑜年轻气盛,自负的性格得罪了不少人,他看不惯周瑜的跋扈,才赶过来投奔曹操。

曹操一听高兴极了,看来黄盖的信也是真的,郁闷的心情一扫而空。

庞统又跟着曹操观摩曹军的水寨布局,只见水寨依北岸而建,门户都冲向南边,一共二十四道寨门,每一座寨门前都停靠着许多巨型战船,如同城墙一样。巨船与巨船之间的缝隙形成了无数条纵横相通的水巷,小型战船就在这些巷子里穿梭,阵型井然有序。

(于是又与同观水寨,见向南分二十四座门,皆有艨艟战舰,列为城郭,中藏小船,往来有巷,起伏有序,统笑曰:“丞相用兵如此,名不虚传!”因指江南而言曰:“周郎,周郎!克期必亡!”)

庞统赞叹不已,指着南边对曹操说道:“周郎,周郎!克期必亡!”曹操听了这话,心里美滋滋的。

庞统又向他提议,将每三十到五十艘大小战船用铁链锁到一起,再铺上木板,这样就能把战船变成小岛一样的船阵,不再怕风浪颠簸,就连战马也能在船上面奔跑。

北方士兵不习惯坐船,一遇风浪,就会晕船呕吐甚至生病。曹操正为这事儿发愁呢,庞统的妙计来得正是时候,当即采纳连环船的计策,果然解决了士兵们晕船的难题。

连环船建好之后,曹操自以为胜券在握,便下令举行盛大的晚宴庆贺。

这天晚上,夜空晴朗,万里无云,圆圆的月亮好像一轮玉盘,月光皎洁明亮,把晚上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江面波光粼粼,如同一条巨大的白丝带横在那里。曹操乘坐的战船矗立在江面上,船头的帅旗迎风飘荡,他站在甲板上面举目四望,夜色下的山脉就好像画出来的一样;东面是东吴的柴桑县,湖泊密布,据说周瑜就是在那里练兵;西边是夏口,刘备的地盘;南面是樊山;北边是乌林,树木茂密,郁郁葱葱。

(天色向晚,东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长江一带,如横素练。操坐大船之上,左右侍御者数百人,皆锦衣绣袄,荷戈执戟。文武众官,各依次而坐。操见南屏山色如画,东视柴桑之境,西观夏口之江,南望樊山,北觑乌林,四顾空阔,心中欢喜……)

望着这些景色,曹操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愉悦,只觉天地茫茫,大浪淘沙,自己麾下雄兵百万,指点江山,左右文臣武将,皆是一时英杰。他顿时豪情万丈,诗兴大发,很快便完成了一首千古名篇《短歌行》。

(曹操正笑谈间,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今对此景,甚有慷慨。吾当作歌,汝等和之。”歌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的意思是将自己比作周公,只待击败孙刘联军,荡平东吴,就能使天下归心,建立盖世功勋。

却不知乐极生悲,黄盖根本就是诈降,庞统献的连环计更是别有用心。后来黄盖以投降为名趁机放火烧曹军营寨,而曹操的战船因为都被铁链锁住,不能挣脱,以至于全军覆没。曹操征服天下的雄心壮志,也都付之一炬了。

写作心法

想不到吧,三国故事里还有数不胜数的美景呢。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曹操这会儿正做着收服庞统、黄盖两位文武大才的美梦,以为赤壁之战胜券在握,自然是看山也可爱,看水也柔情。请你想象一下,此时此刻胸怀大志,想要一统天下的曹操,站在高岗之上向下俯瞰,会看到怎样的画面?凭空想象是很难的,咱们一起走进三国故事,通过文字的描述,感受曹操眼中的画面,学习定点观察写美景。

1 定点观察按序写

描绘一幅画面是写景作文的基本功,怎样才能把眼前的画面描绘得栩栩如生呢?我们站在固定的位置观察眼前的画面,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同样,在描绘一幅画面的时候也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你描绘的画面才能逻辑清晰,生动形象。你知道有哪些描写顺序吗?比如从上到下、由远及近、从左到右、从中心到四周等,反过来从下到上、由近及远、从右到左、从四周到中心当然也可以。有这么多描写景物的顺序,我们应该用哪种呢?

三国故事首先描绘了月亮,接着描绘江面,然后聚焦到曹操和文武百官身上。我们很容易判断这个过程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对于整个画面来说,月亮遥不可及,江面邈远开阔,战船宴会近在眼前,因此这一段也可以说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紧接着又写曹操站在甲板上望见的景色,说明观察点是战船甲板,这样向四处望,四个方向的山水尽收眼底。从中心到四周的视线,让人感觉大丈夫生于广阔天地间,怎能不成就一番丰功伟绩?四周空阔的景色,让曹操心胸变得开阔起来,一股欢喜之情油然而生。

我们在写景作文中描绘画面,也应该确定观察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绘画面,比如我们要写公园的美景,可以选什么顺序呢?我们可以选择公园门口作为观察的定点,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先写公园门口的景色;再拉远视线,看公园里的景色;再拉远视线,看看公园上空的景色。按照顺序写出公园的美景,读者就会想赶紧进去一探究竟,通过文字领略美妙的自然风光。

2 远近上下景有别

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景,就是为了让眼前的景色有条理地展现给读者,因此无论是由远及近还是从上到下,不同方位的景色应该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定点观察描绘画面的时候,应该写出不同方位、不同景物的特点。

在三国故事中,远望时,一轮温柔又清冷的明月正悄无声息地从东山慢慢往上爬,向大地播撒着皎洁的清辉。“江面波光粼粼,如同一条巨大的白丝带横在那里。”月光的白是朦胧的,是明亮的,而视线向下移动看到水面的白是闪烁的,跳跃的,星星点点的。再向下,在白色的背景下,曹操所在的战船热闹非凡、人声鼎沸。船上的各色旗幡,几百个穿着锦衣绣袄的侍者,按次序坐定的文武百官,临江而望的曹操,他们就像白色花朵中间色彩丰富的花蕊一样。画面从远处的月色,到近处的江面,再到更近处的甲板宴会,视线每向下挪动一些,看到的景物就大不相同。不同位置有不同的景物,这样写,画面描绘得清晰明了,读者闭上眼睛仿佛就能看到。

我们在定点观察描绘画面的时候,也应该区分出不同方位看到的景物,写出它们的特点,比如上文的例子,首先我们在公园门口,看到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石门,上面写着“公园”二字,旁边可能还会有很多第一次来的游客,在和石门合照。透过石门的门洞往里瞧,你可能会看到郁郁葱葱的树木,像绒毯一样鲜嫩的草坪,隐藏在层层绿意中的古建筑的一角。再往远看,你可能会看到在湛蓝的天空中恣意嬉闹、叽叽喳喳的小鸟,它们总是突然之间“扑棱棱”成群结队地飞起来,又欢唱着落在树梢上。怎么样,是不是每个方位的景色都不一样?

3 营造意境写感觉

我们身处美景当中,自然就会沉浸在美景营造的氛围当中。写出景物营造的意境给人的感觉,也会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在三国故事中,描写曹操大宴群臣的盛况后,又以曹操为出发点,写他极目远眺,他看到了哪些画面呢?故事中并没有细致地描绘景物,而是写了四周景色给人的感觉,高山巍峨雄壮,在夜色里像一幅浓重的水墨画;东吴的县城街市肯定是星罗棋布、热闹非凡的,甚至能听到周瑜练兵的声音;夏口是刘备的地盘,在夜色中邈远朦胧;南面是樊山;北边是乌林,树木茂密,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这里是三分天下的交界处,现在它们分属于不同的阵营,等到大战结束,这广袤的土地和截然不同的景致,都将统一在曹操的手中,这正是曹操环顾四周发出的感慨。土地、河山、人民,这样开阔的意境,怎能不让曹操欢喜?

我们在观察景物的时候,可以用心体会,美景给了我们怎样的感觉,哪些景物营造出了这样的氛围。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营造出这种氛围,比如春夏之交的清晨,我们站在一片高大的梧桐树下往上看,能感受到一种生机和力量,哪些景物营造出了这种生机勃勃的氛围呢?鲜嫩的绿叶层层叠叠,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初升的朝阳透过晨雾,穿越层层叶片,照在我们身上,映出斑斑驳驳的光点,风一吹,这些光点和枝头的小鸟一起活泼跳跃,也给人一种生趣盎然的感觉;再往上望,天空中飘着几朵悠闲的云彩,那一望无际的纯净的蓝色,给人一种涤荡心灵的力量。这些事物都能表现出生命的欢喜和力量。我们在写景的时候,可以把营造出某种氛围的景物聚集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描绘出它们的特点,写出景物整体给人的感觉。

秘籍修炼

1 任务发布

你曾欣赏过哪些美景?这些美景中有哪些画面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中?这幅画面给了你怎样的感受?运用本章所学,写一写你心中的画面吧。

(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2 名家示范

窗外有两株梧桐,三星期前,树上的叶子是还没有银圆大的疏疏朗朗的几许红叶,如今已是密丛丛一树肥大的绿叶了。玻璃窗上也映出一层暗绿色来。假使在盛暑烈日如火的时候,我坐的一个位置真是清凉仙境呢!梧桐两旁各有一行冬青树,感谢园丁贪懒没有来修剪,已长得很高了。深绿色的叶子经了几番冷雨洗濯,更显出翡翠一般鲜艳的色彩来。梧桐的对面,沿着豆腐作场间的隔壁,有五六株南天竹,瘦弱的枝干负着瘦弱的绿叶,很伶仃地在颤动。天竹的旁边还有一棵枇杷树。这树却很壮丽的,叶肥枝硬,傲然站立在那边;虽然没有梧桐那样的高大,但颇有睥睨一切的气概。

——节选自徐蔚南《初夏的庭院》

你能从作者的文字中读出来他观察的地点在哪里吗?选文第一句话就交代了这是作者坐在窗前观察到的。透过窗子他首先看到的是两株梧桐树,这是离他最近的植物。初夏的梧桐叶片开始长大,已经密丛丛一片了。梧桐两旁是冬青树,因为没有修剪而呈现野蛮生长之势,显出翡翠般的鲜绿色。梧桐的对面,更远些的地方长着南天竹和枇杷树,一瘦一壮,相得益彰。可以看出选段是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来描绘景物的,写出了初夏庭院里各种植物的特点,描绘出了一幅万物蓬勃生长的画面。

你最想描绘怎样的画面?回忆你心中的美景,按照今天所学,写一写吧。

1.你是以哪里为定点来观察景物的?

2.你想要按照什么顺序来描绘美景呢?

3.你想写哪些景物呢?

4.这些景物共同营造出了一种什么感觉呢?

在相应的方框里给自己打上“√”吧。

三国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