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启 · 开口就是天下人】

他叫启,是禹的儿子。

他出生那年,水刚退,土还软,天下人心刚从洪水中缓过劲儿来。

他没见过父亲坐过一天家,也没听过父亲说过几句闲话。

禹活着的时候,天天在路上。

启年年生日,都是看着地图过的。

他不恨,只是小时候,他也会想:

“我是不是哪天也得走出家门,一直走,不回头?”

但那时候没人回答他。只有母亲一边织布一边说:

“你爹留给你的是一条脚印,你要不要走,看你自己。”

禹死了,百官议事。有人说要回到“禅让制”,重新选一个大贤。

有人说:“启是禹的儿子,不等于能接得起天下。”

启听着,没争,也没辩。只是把禹留下的那块山河图展开,挽起袖子,拿了一支笔。

他在图上画了一道新渠口。没人知道那是哪里。

他只说了一句:

“父亲走到这儿时停了,我要从这儿接着走。”

那一天,谁也没想到,这句话成了“家天下”的第一声开口。

启不急着称王。

他穿上旧衣,带人巡边,沿着禹当年走过的水路再走一遍。

百姓见他来,问:“你是禹吗?”

他说:“不是,我只是他儿子。”

“我不想做禹,我想让他走的这条路,别断。”

路走完了,人心定了。

群臣再议,众声归一。

那年春启登基,百官跪拜,他不开口,先跪向北方。

有人问:“你拜谁?”

他说:

“拜一个人,也拜一条路。”

他登位之后,没有称父为帝,没有称自己为太子。

他说:

“禹不是皇,我也不是君。”

“我们只是两个在路上的人,我跟着他,别人跟着我。”

启在位时,没有大战,没有新法。

但人们开始说:

“天子说话像水,缓着来,沉着走,听了就想跟着做。”

他没说几句重话,但说每一句话,

都像是替天下人把心里那口气吐出来了。

《史记》说:启继大禹,天下遂定于家。

《听天录》记他为:

不是第一个王,

但他是那个——

“开口就是天下人”的儿子。

他接的不是王位,

他是把走着走着的那条路,接成了一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