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分歧
- 受命于天?从县令开始,打通三国
- 玉谿山人
- 2621字
- 2025-06-05 09:00:03
翌日,在曲周县囫囵过了一夜之后,张阙便带着刘备三人以及几车粮秣开始追赶大部队。
轻车简装的速度远胜于大部行军,三日之后,张阙就在巨鹿郡任县赶上了大部队,汇合了戏志才、潘璋等人,其后过廮陶县、经杨氏县,最后再穿过广袤平原。六月下旬,众人终于来到位于四郡交汇处的下曲阳。
站在下曲阳城前,张阙这才恍然为何张宝会选择以此地为大本营。如果说广宗县城与清河之间尚有缝隙距离,那么下曲阳简直就是沿着虖佗河建造起来的。
发源于并州,然后一路自西往东,贯穿整个河北平原的虖佗河,恰好在下曲阳这个位置绕出了个小小弯曲,滔滔川流距离下曲阳北面城墙不过十几丈,正好将下曲阳的后背包裹住,形成了天然的护城河。从而导致下曲阳的防守面,只剩下正南方以及狭窄的偏西和偏东方。
“好一座雄城!”曹操眯着眼睛发出一声喟叹,然而还不等他对着下曲阳多发表些意见,说说该城的历史由来,营门内便有一传令兵前来,说是东中郎将要两位校尉、都督即刻入营参加军议。
两人也不敢怠慢,丢下部曲,让他们自行扎营立寨,自己则跟着那传令兵,匆匆离去。
军营内甲胄耀眼,各色人马沸腾不止,写着不同姓氏的旌旗在风中飘荡,俨然一副热闹景象。
可让张阙和曹操始料未及的是,此时的中军大帐内却另有一番热闹,他们两个刚刚来到帐前,帘门还未掀开,就听得里面传来一声高亢呼声。
“将军为何还不攻城?”
“如果说将军刚来之时,手中兵力不足,选择与贼军对峙,我尚可理解。可如今呢?中山、常山、安平三国,加上我巨鹿郡,四个郡国合兵一处,已经接近六万,更不用说,还有即将来到的张校尉和曹都督,加上他们所领部曲,我军便有八万之众。如此军势,将军还在犹豫什么呢?”
片刻之后,有一道沙哑声音响起,“郭太守稍安勿躁,我自有谋划。”
“如何能安?乱贼高居城内,我军一日不攻城,他们便一日有恃无恐。长此以往,必令狐狸,化为豺虎!”郭太守高呼再起,即使隔着帐篷,张阙也能想象到其人此时脸上必然满是愤然神色。
他和曹操不由自主的对视一眼,脸上神色都有些古怪,这郭太守应当就是巨鹿太守郭典,沙哑声音自然就是董卓。虽说军议之时,各抒己见是正常的,但是言语如此激烈直白,倒也是闻所未闻。
而让他们两人更尴尬的是,现在帐内的争吵俨然是到了最为尖锐的时候,以至于张阙和曹操掀门进去也不是,继续留在帐外也不是。
“将军弃广宗,择下曲阳,难道只是率军来此地看虖佗河的吗?若是如此!将军且安坐看河,攻城之事自有我为之!我受诏攻贼,有死而已!”
便在两人踌躇之时,伴着这一句宛如赌气般的言语,帘门掀开,一个头发花白的身影带着十足的怒气冲了出来,看也不看候立在门前的张阙和曹操,径直挥袖离开。
“可是公高和孟德来了?”
不等张阙和曹操多做他想,顺着掀开的门帘看见二人的东中郎将董卓,已经起身迎了过来。其人身材壮硕,腰围颇粗,但远没有达到后来死的时候肚脐能够点灯,燃烧一日的程度。
甚至容貌也不是张阙想象中的那种粗野模样,国字脸上两道浓眉,加上颔下一部长髯,是这个时代最为传统的武人姿容。甚至待人接物,也是温和有礼。
董卓一手一个把住张阙和曹操臂膀,一面拉着两人入帐,一面对两人上下打量不停。
“孟德却是好久未见了,忆往昔我入洛为羽林郎的时候,孟德还是个垂髫小儿。唉,彼时曹公尚在,汝家府邸前车马骈阗,攘往熙来……”
曹操闻得此言,脸上笑容顿时一滞,董卓见状自知失言,也急忙改口,问起了曹操家中妻儿安好之类的琐事来。随后,才将目光落在张阙身上,把着他臂膀的手也稍稍用力。
“好好好,不愧是河内张氏子弟,果然仪表不凡。我可是听过了你在东郡和颍川做的好大事,真真是英雄少年!亦难怪袁公会择你为婿。”
董卓言语之间显得很是亲近,甚至有一种长辈看后辈的既视感。
张阙谦虚一笑,连称不敢。他当然知道董卓这份亲近之意的来源,在永康年间,也就是大约十五年前,那时的董卓已经积功做到西域戊己校尉,却因为犯事而被免职,从此闲居乡里,直到熹平年间,才被当时担任司徒的袁隗征召为掾吏,其后更是在袁隗的举荐下,历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
换言之,董卓的仕途是袁隗出手拯救的,而他从此之后,也以袁氏门生故吏自居。这个身份,更是后来袁氏诛宦,为何要召董卓入洛阳相助的最主要原因,只是袁氏没预料到董卓暗藏的野心,最后惨遭反噬。
所以,此刻面对着董卓不知道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的亲近,张阙摆足了十万分的警惕,须知道,东汉乱世,黄巾之乱只是开端,真正打开潘多拉魔盒的就是眼前这个和蔼的死胖子!
然而,董卓却完全表现出了门生故吏应有的姿态,非但拉着张阙同榻而坐,还为他认真介绍起了帐内其他人来,分别是中山国相张纯、常山国相冯巡、安平国相李燮,加上方才拂袖而去的巨鹿太守郭典,还有张阙和曹操,小小中军帐内,堪称人人两千石,个个银印青绶。
“我早已经为公高和孟德留出了营地,就在下曲阳城前偏东方向,靠着我麾下凉州军!”董卓拍了拍张阙手臂,开口笑道:“汝二人一路行军劳苦,今夜就由我设宴,好生放松一番!”
说着,董卓对帐内其他几名两千石微微拱手,笑容可掬,“也请诸君同来!”
面对这董卓的邀请,中山相张纯一副自无不可的无所谓态度,常山相冯巡是含笑答允,至于安平相李燮则铁青着脸,竟然也如郭典一般,愤然挥袖而走。
董卓看着李燮身影,脸色蓦然阴冷,一丝怒意转瞬即逝。
“李国相向来方正古板,将军勿怪。”冯巡是个老好人,见状急忙拱手道:“待到宴饮之时,我陪将军多饮几樽,以为赔罪!”
董卓扶着腰带眯了眯眼,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率先出帐,准备带众人去往营中搭建的高台宴饮。
只不过,当一众大员从大帐鱼贯而出后,却集体愣在原地,纷纷举头望向西面。
密密麻麻兵卒像潮水一般从营门内涌出,然后拍向下曲阳城墙,无数飞石从城头倾泻而下,箭矢在空中交织碰撞。
灰蒙蒙的土尘像浪花一样腾起,鼓声如雷涌动,喊杀声起此彼伏。
那里正是巨鹿太守郭典的营寨所在。
可想而知,其人当真是说到做到,出了中军大帐,就召集自己麾下部曲,开始攻城了。
“既然他爱攻城,那就让他自去攻城!”董卓再也藏不住愤怒了,大袖一挥,勃然作色,“吾等且去宴饮,就以这喊杀声为乐,厮杀为舞,佐菜下酒!”
然而,让董卓始料未及的是郭典这场攻城直到傍晚日暮也没有结束,甚至入夜之后,也命人打起火把,强攻不止。
如此情状下,所谓宴饮终究是不了了之。
……
注:郭典字君业,为钜鹿太守,与中郎将董卓攻黄巾贼张宝于下曲阳。典作围堑而卓不肯。典曰:“受诏攻贼,有死而已。”使诸将引兵屯东,典独於西当贼之冲,昼夜进攻。——《太平御览·卷三百十七·兵部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