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为什么要买你的剧本
- 香江1977,从写剧本制霸全球
- 青山大师兄
- 2342字
- 2025-05-09 16:22:15
“小友青春活泼,真是少年英才啊。”
办公室内,几人坐在沙发上。
邹汶怀看着李朗那张略带稚气的脸,总感觉不太真实,但看着手中《鬼打鬼》剧本,又不由感叹江山代有才人出。
“我哪里称得上少年英才,倒是邹先生大名如雷贯耳,香江谁不知道邹先生有伯乐的美名,一手发掘了李晓龙,许冠汶,我这个后进晚辈就算是千里马,不还得靠你这个伯乐提携。”
1970年初,李晓龙回到香江,在电视节目《欢乐今宵》表演了二指俯卧撑和李三脚。
这一表现立刻就吸引了电影圈的注意,其中自然就包括邵大亨。
但两人之间的交流十分的不愉快,李晓龙提出每部电影一万美金片酬,有权修改电影剧本,由他本人出任动作设计。
邵大亨深谙砍一刀的道理,上来就砍掉一半,然后再砍一半。李晓龙要一万,他只给两千。
还价还到这种程度,就不是价格的问题了,而是在侮辱人,更不要说邵氏有名的超长合同,一签就是七八年。
李晓龙被彻底激怒,尽管他现在已经入不敷出,但仍然是个自由人,干脆直接回了美国。
嘉禾这时候正是风雨飘摇,愁云惨淡,开张第一年拍了八部电影,基本都赔了个底掉。
知道李晓龙没和邵氏合作后,邹汶怀就赶紧前往美国找到李晓龙,给了他两部戏一万五千美金的价格。
之后就拍摄了李晓龙第一部电影《唐山大兄》,邵氏在得知后,立刻派出楚源的《火并》想要狙击这部电影。
结果《唐山大兄》这部电影一经上映就盛况空前,三天就破了百万,十天就破了邵氏《龙门客栈》210万的票房记录。
最终报收319万港币,不仅刷新了华语电影总榜,也打破了西片《音乐之声》在香港的最高票房。
反观《火并》只收了六十多万票房,可谓被秒的渣都不剩。
至此之后嘉禾就站了起来,钱包满了腰杆也直了,说话也硬气了。
“哈哈哈。”
邹汶怀开怀大笑,显然对李朗的马屁极为适用,他这些年最得意的事情莫过于发掘了李晓龙,许冠汶。
“能写出这样的剧本,怎么称不上英才。”
邹汶怀很快平复了情绪问道:“恕我冒昧,我想问下这个剧本,真是你独立完成的?”
李朗一听就明白,这是觉得自己这个年纪,写出这样剧本有些不行。
毕竟《鬼打鬼》剧本中,有众多民俗,年代要素,这些可不是一个香江年轻人拍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
“我平时喜欢读一些闲书,加上又学过几年洪拳,我老爸又时常和我聊电影,所以将三者结合写出这个剧本。”
“原来如此。”
“这....”
听着两人的对话,一旁李兴邦张了张嘴,自己怎么不记得李朗爱看书?还有自己什么时候给他讲过电影?我自己都不怎么懂好不好,但想想还是没吭声。
“不过你这个剧本倒是给我出了个难题啊。”
邹汶怀话锋一转板起脸说道:“公司两员大将为你这个剧本,都吵到我办公室来了,你说我应不应该买你这个剧本?”
这突如其来的态度转变,让李朗微微皱眉。
但很快他就想明白了其中症结,嘉禾乃至整个电影圈,对于当下的电影市场,与电影观众没有详细的调研,所以导致对于一些题材电影充满偏见。
这点在后世也是一样,《战狼》在筹备和上映初期遭遇过不少质疑,大佬们都不看好这部电影纷纷不愿投资,最后逼的吴惊抵押房产,自掏腰包。
李朗沉吟片刻说道:“六十年代的时候,大家都爱看黄梅调电影,我妈还经常哼哼几句。后来大家又爱看武侠片,前些年大家爱看真功夫电影,爱看都市奇闻电影。
而现在呢,大家又爱看都市小人物喜剧,和古龙改编电影,邹先生,香江人的口味一直在变,当初谁能知道都市小人物喜剧能爆火?谁能知道新派武侠能爆火?
所以嘉禾为什么不试试灵幻功夫片?来检验一下当前的香江市场?如果成功了,那嘉禾就又能开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灵幻功夫片?众人对这个词有些陌生,现在香江的电影分类没有那么细,这个分类还没有出现。
但李朗的意思大家都明白,邹汶怀眼眸低垂似乎在思考。
“这点邵氏已经试过了。”
倒是一旁何贯昌开口道:“《七金尸》你知道吧?”
“《七金尸》确实拍的不好,但它不是灵幻功夫片,它只是一部披着恐怖外衣拍摄的武打片而已。”
李朗指着剧本说道:“真正的灵幻功夫片,应该是以斗法为基础,武打做辅助,夹杂各种民俗异闻鬼怪妖魔,做到真正的吓人一跳。”
这时邹汶怀抬起头,他赞成李朗的观点,《七金尸》确实算不上恐怖片,同时也对这个灵幻功夫起了些兴趣。
最重要的是,李朗这个十八岁的小伙子很有想法,思路清晰条理有序,对各种电影和市场都有独到的见解。
而且从《鬼打鬼》这个剧本上,可以看出其深厚的编剧能力。
是个人才,得留下他。
想到这里邹汶怀拍板道:“阿郎,公司出八千块买下你这个剧本,你觉得怎么样?”
八千,那可太好了。
李朗心中敲锣打鼓,不枉费我一番口舌。
“仲有,我想邀请你加入嘉禾,每月给你两千人工。”
见李朗没有回话,邹汶怀又补了一句。
“嘶。”
一旁何贯昌倒吸一口凉气,这简直就是在胡闹,之前给八千稿费他勉强还可以理解,毕竟李朗确实年轻的过分,有投资的潜力。
但这个工资他就完全不能理解,嘉禾招编剧一般是从编剧助理做起,工资一千块,初级编剧一千五百块,中级编剧才有两千块的工资。
一个新人上来就领二千,其他编剧会有意见的。
“邹先生我们同意!”
还没等何贯昌开口,一旁的李兴邦就按耐不住,激动的站了起来,那可是两千块,他累死累活搬道具,搭建场景,一月才最多才赚八百块。
“那就多谢邹先生了。”
见老爸替自己答应了,李朗也附和道。
随后的过程就简单了,邹汶怀叫人打印了一份剧本合同。
签合同的时候,邹汶怀又问道:“阿朗,你这剧本花了多少时间?”
多少时间?
李朗想都没想伸出一根手指。
“一周?”
邹汶怀眼中难掩兴奋,但见李朗微微摇头。
“难道是一个月?”
李朗又摇头。
“不会是要一年吧?”
邹汶怀感觉有些头疼,一旁的何贯昌也一脸无奈,公司有个一年出不了一部片的许冠汶就够受的,现在又加上个李朗。
虽说嘉禾走的是精品电影路线,不像邵氏那样一年需要产出三十到四十部电影,但每年还是有十部左右的计划,要是每个编剧需要花一两年写剧本,那嘉禾早晚得倒闭。
“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