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收购站的收获
- 重回八一小山村,日常过日子
- 好好闲
- 2137字
- 2025-05-21 02:48:26
第25章收购站的收获
称完松菇,何鸿运又瞧见余坤安提过来一个麻袋,好奇地问道:“小余,这麻袋里装的是啥呀?”
“何哥,这是我们昨天抓的竹鼠,今早才杀好,新鲜着呢。”余坤安介绍道。
要知道,竹鼠可是不少人的心头好,只是在县城里,可不像在山里那么容易弄到。
“哟,还是竹鼠呢,这玩意儿可不多见。”何鸿运眼睛一亮,显得有些惊喜。
他亲自打开麻袋,看到里面一只只胖嘟嘟的竹鼠,忍不住赞道:“瞧瞧这品相,真不错!”
“小余,竹鼠收购价是6毛一斤,我这就过称了啊。”说着,何鸿运便伸手去提麻袋。
余坤安赶忙拦住他,从麻袋里挑出两只个头稍大的竹鼠,这才让何鸿运继续称重。
何鸿运见状,也没多问,只当是余坤安要送给城里的亲戚。
一麻袋竹鼠称下来,足足有79.26斤。何鸿运也没去皮,直接在账本上登记了重量。
等所有东西都称重登记完毕,余坤安这才提起放在一旁的两只竹鼠,将其中一只递给何鸿运,
说道:“何哥,这是送给你尝尝鲜的,另一只我打算送给吴姐。”
“这怎么好意思,小余,这一只竹鼠少说也有5斤重呢,太贵重了,使不得、使不得~”何鸿运连忙推辞。
“何哥,您就别客气了,这又不是我们特意花钱买的,您就带回家尝尝。”余坤清也在一旁帮着劝说。
何鸿运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那边,余坤安也把另一只竹鼠递给了吴姐。他也顺势从她手中接过此次卖货所得的钱,一共87块2毛8分钱。
事情办妥,余坤安抬眼看了看时间,尚早得很,街上人流稀疏。他并不急于赶路,便倚在柜台旁,与何鸿运闲聊起来。
何鸿运从柜台里搬出一条长凳,示意余坤安与余坤清坐下歇歇脚。
“何哥,我想问问,咱们县医院能配假牙不?”余坤安率先开口。
“能配,不过听说价格挺贵的。小余,你这是要给谁配啊?”何鸿运问道。
“我想给我阿奶配一副活动假牙,她牙齿都快掉光了,平时吃东西特别不方便。”余坤安回答道。
“小余,你还真是孝顺。县医院配一副活动假牙,大概要三四十块钱呢。”何鸿运赞许道。
余坤安一听,心里顿时踏实了。他原本还担心钱不够,得继续攒呢,没想到配一副假牙的钱比他预想的要低不少。
要知道,后世去牙科医院,补种一颗牙动辄就要上千甚至上万。
“那我就放心了,何哥。配假牙需要提前去医院吗?”余坤安继续问道。
毕竟来县里一趟颇为折腾,他怕老太太受不了这路途颠簸。
“不用那么麻烦,早点去医院配,快的话下午应该就能拿到了。”何鸿运答道。
“行,那我抽时间带我阿奶来县医院配一副。”余坤安说道。
“对了,何哥,你知道哪里能买到塑料管,还有手表票吗?”余坤安接着问道。
“塑料管这个我不太清楚,票的话我可以帮你问问,你急用吗?”何鸿运问道。
“不急的,那何哥,票的事就麻烦你帮我问问了。塑料管我再打听打听。”余坤安说道。
这时,只听吴姐笑呵呵的声音传来:“小余,你要问塑料管,得找我呀。
我家你姐夫是施工队的,他们平时有计划采购这些建筑物资,我可以帮你问问。”
吴姐在窗口听了半天余坤安和何鸿运的对话,听到余坤安要给家里阿奶配假牙,又得知配一副假牙要三四十块钱,却依旧没有丝毫犹豫,就觉得这小伙子人真不错。
孝顺的人向来招人喜欢,更何况余坤安还给她送了竹鼠。
这小伙子长得干净,孝顺长辈,还很会做人,她现在是越看余坤安越顺眼。可惜她没有女儿,家里就俩儿子,不然的话,真想让小余当她女婿。
余坤安听到吴姐的话,去到吴姐窗口那边。
“那真是太谢谢你了,吴姐。麻烦你让姐夫帮我打听下4寸管、3寸管、6分管。我要的数量不多,如果有的话麻烦姐夫先帮我留下,
4寸管、3寸管各要两米,6分管要10米的。”余坤安说着,递给吴姐20块钱,让她先拿着,有现成的管子的话直接帮他买下。
“行,我也不清楚这些管子要多少钱,我让你姐夫帮问着,最好按成本价买,到时候多退少补。”吴姐觉得这小伙子办事敞亮大气,她也很爽快,把钱收了。
“多谢吴姐了。”余坤安感激道。
“对了,小余,你们进山有遇到天麻吗?这快要入冬了,天麻的质量正是最好的时候。
今年野生天麻都涨价了,新鲜天麻一等货8块钱一斤,二等货6块5毛钱一斤,三等货5块钱一斤。”何鸿运提醒道。
“何哥还真得多谢你提点。我们那边的山上有天麻。我回去进山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余坤安回应道。
多亏了何鸿运提醒,不然余坤安都想不起来。眼看着要入冬了,天麻的地上茎干即将枯萎,现在正是去山里找天麻最好的时机。
天麻俗称“定风草”,最广为人知的效用就是“补脑”,它既可入药,也可入膳。
天麻无根,也无绿色叶片,可用部分就是它的地下块根。
一般采挖天麻的时间是在春季和冬季。
野生天麻只有春天抽芽时才容易被发现并采挖出来,但此时采挖质量不佳,春天麻会出现空心的情况;从品质上来说,冬季更适合采挖,冬季天麻茎枯萎,养分都存于地下块茎内,此时采挖的天麻块茎饱满,肉质肥厚,养分得以充分保存。
《神农本草经》记载:天麻“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延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天麻“治风虚、眩晕、头痛”,被古代医家尊为“珍品”。
他们省人工种植天麻在6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但是人工种植的天麻和野生天麻在品质和药用价值上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
大蒙山里树木茂盛,终年云雾缭绕,山里的土层终年累积了动植物粪便、树叶等的腐土,气温适宜,特别适合野生天麻生长。
他决定,回去就上山,得趁着这难得的时节尽早去寻那天麻,好换些钱回来。家里等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