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公把女儿吕雉许配给刘季,这消息一传到家里,瞬间引发轩然大波。吕公回到家中,刚把此事告知老伴儿,吕老太便火冒三丈,气呼呼地数落起来:“你真是老糊涂!平日里总说女儿不一般,要嫁个富贵人家。以前,有县令儿子迎娶女儿,那可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好亲事,我本都打算应下,你却死活不同意,我也依了你。可今天倒好,你事先也不跟我商量,就把女儿许给了刘季。他都快四十了,家里一穷二白,什么产业都没有……”
吕公听着老伴儿喋喋不休的唠叨,心烦意乱,生怕她说出更难听的话,赶忙打断:“这事儿你们女人家懂什么!我难道会害自己女儿,让她受苦吗?”
吕公作为一家之主,话已出口,这门亲事便就此定下。
刘季与吕雉的婚礼十分热闹。刘季虽是个小小的亭长,但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而且他为人豪迈大气,朋友众多,因此,县府里的同事也纷纷前来捧场,婚礼现场宾客如云。
萧何、曹参等皆是座上贵宾,就连县令都派人送来了贺礼。刘季心里畅快极了,觉得这是他这辈子最开心的事,一高兴便多喝了几杯。待客人散尽,他和吕雉进入洞房时,早已醉得东倒西歪。
婚后,刘季和吕雉的日子过得颇为和睦。
吕雉青春貌美,家教良好,举止文雅,性格要强。自从嫁入刘家,吕雉把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家中琐事她一人全包,地里的农活也大多由她承担。她对丈夫关怀备至,刘季也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年轻的妻子,对她体贴入微。吕雉每日劳作疲惫不堪,只要丈夫几句关心的话语,身上的疲惫便会一扫而空。
然而,刘季婚后仍留在沛县,一心想着出人头地。他依旧像往常一样四处交友,根本无暇陪伴吕雉。时间一长,他觉得自己这样的生活不适合让妻子留在身边。他家境贫寒,又不愿依靠岳父接济,只好将吕雉送回中阳老家。刘季的父母见儿子娶了如此漂亮的媳妇,喜笑颜开,以往的不愉快早已抛诸脑后,对吕雉格外热情。
刘季娶了吕雉后,从未想过依赖岳父,决心靠自己改变家境。吕雉不仅没有埋怨,反而更加敬重他,认为父亲眼光独到,刘季日后必成大事。从此,吕雉每日勤恳种地织布,吃苦耐劳,成为了一名地道的农家妇女,安心过着平民生活。
新婚的甜蜜转瞬即逝,刘季的生活又恢复了原样。他将吕雉送回老家后,依旧整日在沛县厮混。那些坏毛病丝毫未改,时常与狐朋狗友胡吃海喝,还时不时光顾妓院、酒馆和赌场,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在旁人眼中,刘季就是个地痞无赖的头子,十足的下九流人物。刘季也没什么远大的野心,他已四十岁,能娶到吕公最疼爱的女儿、沛县最漂亮的姑娘吕雉,便已心满意足。他只盼着能过上不愁吃穿的日子,若能当个小官,哪怕是沛县衙门里最不起眼的小吏,他也心甘情愿。在他看来,能从老家那个穷乡僻壤出来,当个小官都比一辈子待在村里强。他时常做梦,梦见自己当了官,甚至当上了沛县县令,后来还平步青云……可梦终究是梦,醒来后,他依旧是那个在沛县四处流浪的小亭长。
不久后,吕雉为刘季生下一个女儿,即后来的鲁元公主;一年多后,又诞下一子,便是后来的孝惠皇帝。刘季四十多岁才得子,欣喜若狂。
秦朝的亭长并非正式官员,官府不给发工资,仅分一块地,并派人在播种和收获时帮忙,平日里地里除草等活儿还得靠家人自己干。
自从吕雉嫁给刘季,地里除草的活儿大多由她承担。刘季见妻子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干农活,心疼不已,农忙时便常请假回家,与妻子一同除草。久而久之,他也习惯了这种辛苦的农耕生活,吕雉也渐渐淡忘了父亲说刘季日后会大富大贵的话。
然而,一个陌生老人的出现,再次点燃了吕雉的希望。
那是一个酷热难耐的夏日,太阳如同大火球般炙烤着大地。吕雉正在地里除草,两个孩子在大树下玩耍。这时,一位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地头,有气无力地说:“夫人,给我点水喝吧。”
吕雉停下手中的活儿,见老人可怜,便说:“我回家给您拿点汤喝。”好在离家不远,不一会儿,她便提着小罐子回来了。
老人毫不客气地接过罐子,几口就把汤喝完了。喝完汤,老人精神大振,话也多了起来。
“敢问夫人贵姓?”老人问道。
“我姓吕。”吕雉随口答道。
老人思索片刻,突然给吕雉行了个礼。吕雉刚要阻拦,老人便说道:“今日能见到夫人,实乃我之福气。夫人日后必定大富大贵。”
吕雉看看未完成的农活,再看看头顶的烈日和手上的老茧,勉强挤出一丝苦涩的笑容。老人见吕雉不信,加重语气道:“夫人这面相,日后必成天下贵人。我从不妄言,您可别不当回事。”
吕雉将信将疑,把儿子拉到老人面前,问道:“您看看我儿子以后会怎样?”显然,老人的话还是打动了她。
老人轻轻摸了摸孩子的头,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但吕雉并未察觉。老人肯定地说:“夫人之所以能富贵,全靠这个儿子啊。”
接着,老人又看了看吕雉的女儿,仿佛自言自语又像是告诉吕雉:“这姑娘也是富贵相。”说完,老人未作道别便转身离去。
吕雉听了老人的话,心跳加速,再也无心干活,领着孩子回了家。
巧的是,刘季这天也从泗水回到家中。吕雉顾不上与丈夫寒暄,迫不及待地将刚才的事告知了他。刘季兴奋不已,赶忙问道:“老人走了多久了?”
“没走多久,应该还没走远。”吕雉看着着急的丈夫回答道。
刘季撒腿就朝老人离去的方向追去。追了大概一里地,终于看到老人慢悠悠地走着。刘季气喘吁吁地跑到老人跟前,说:“老人家,您会看面相,能给我看看吗?”
老人停下脚步,上下打量着刘季。起初神色平静,突然脸色一变,结结巴巴地说:“您的面相大富大贵啊!”
老人定了定神,又问:“我刚才看到的夫人和孩子,是您的家人吧?”
“没错。”刘季回答。
老人接着说:“我刚才还纳闷夫人和孩子的富贵相从何而来,现在明白了,原来是因为您啊!”
“先生您贵不可言,贵不可言啊!”老人小声嘀咕着。
刘季恭恭敬敬地给老人鞠了一躬,说:“要是以后真如您所言,我定不会忘了您的恩德。”
“这有何可谢的。”老人一边摇头,一边朝远处走去。
后来,刘季建立了汉朝,他始终铭记着这个老人和自己发过的誓言,多次派人寻找老人,却始终无果。不过,老人的话如同强心剂,让刘季坚信自己的命运不会一直平凡。他相信自己不会一辈子只做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他在等待着改变命运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