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城的晨雾如同被揉碎的棉絮,在主峰间缓缓流淌,将传功阁的飞檐染上一层朦胧的白纱。昨夜断刃之战的余韵仍在门中回荡,青石路上残留的斑驳血迹尚未完全干涸,与晨露混合成诡异的暗红。三百余名外门弟子挤在传功阁前的广场上,窃窃私语如同春日的柳絮纷飞,每个人都伸长脖子,试图从门缝中窥见即将发生的大事。
“听说掌门要亲自嘉奖封于修?”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弟子踮脚张望,发间的青铜铃铛随着动作叮当作响,“他用断刃打败李苍玄的样子,简直比话本里的大侠还威风!”她身旁的少年握紧腰间木剑,眼中满是向往:“要是我也能得到掌门青睐……”
钟声悠扬响起,九声清越的轰鸣震散了薄雾。掌门在七位长老的簇拥下跨过朱漆门槛,玄色道袍上绣着的青阳图腾在晨光中泛着金芒。他目光如炬,扫过台下弟子,最后落在人群中央的封于修身上——少年白衣上还沾着褐色血渍,断刃用布条绑在腰间,此刻却挺直脊梁,宛如一柄待出鞘的利剑。
“封于修在大比中展现出非凡的武道天赋与坚韧意志。”掌门的声音如同洪钟,震得广场上的青铜香炉嗡嗡作响,“特破格收为掌门记名弟子,赐《青阳真解》,望你潜心修炼,不负所望!”
话音未落,全场哗然。前排的内门弟子倒吸冷气,手中的玉牌“啪嗒”掉在地上;后方的杂役们则踮脚张望,眼中满是羡慕。冷如霜站在长老席旁,皇室玉佩在胸口发烫,她悄悄擦拭眼角,为少年的蜕变感到欣慰。而阴影中的周明远却握紧袖中令牌,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指甲在掌心掐出月牙形的血痕。
封于修单膝跪地,接过古朴的《青阳真解》。烫金封面传来温热的触感,仿佛承载着百年的岁月沉淀。“青阳真解”四个大字如苍松遒劲,仔细看去,每个笔画间都暗藏着若有若无的齿轮纹路。“弟子定当不负掌门厚望!”他抬头时,阳光正巧穿透云层,在少年眼中映出璀璨的光芒。
当夜,封于修独自来到静室。这间位于后山的密室由整块玄铁打造,墙上镶嵌的夜明珠将室内照得如同白昼。檀香混着铁锈味弥漫在空气中,他解开衣襟,露出胸口因中毒留下的暗紫色纹路,宛如扭曲的齿轮。翻开《青阳真解》,泛黄的纸页间突然飘落一片干枯的蚀心草花瓣,与他昨夜所中之毒的气味如出一辙。
随着研读的深入,封于修的眉头越皱越紧。他在古墓中钻研的机械族典籍此刻在脑海中飞速运转,那些精密的齿轮构造与心法中的矛盾之处不断碰撞。“以螺旋循环劲为引,气走任脉……”他喃喃念出口诀,指尖在经脉图上划过,突然顿住——图中所示的穴位走向,竟与他在《武道笔记》残卷中看到的青阳门古法相差半寸。
运转真气尝试修炼的瞬间,封于修脸色骤变。体内的螺旋劲如同被搅乱的齿轮,在经脉中横冲直撞。机械共鸣技能发出尖锐的嗡鸣,他“看”到自己的丹田处泛起诡异的黑雾,那些被篡改的心法口诀化作带刺的齿轮,正在啃噬他的经脉。冷汗浸透衣衫,他强撑着起身,将《青阳真解》翻至最后一页,果然在页脚的空白处发现了细微的划痕——那是血魂殿齿轮标记的轮廓。
“有人篡改了心法!”封于修握紧断刃,刀刃与掌心的红痣共鸣,泛起微弱的红光。他突然想起白天周明远阴沉的脸色,想起李苍玄战斗时青蛟刀上的诡异纹路,背后的冷汗顺着脊梁滑落。若不是他精通机械族的精密之道,此刻恐怕早已经脉尽断。
强压下心中的震惊,封于修开始尝试修正心法。他将螺旋循环劲与青阳劲的运转路线在脑海中拆解重组,如同修复一台损坏的机械装置。当他将真气按照新路线引入经脉时,掌心突然泛起青光,一道肉眼可见的螺旋气劲穿透石桌,在地面留下焦黑的痕迹。
“穿透特性!”封于修眼中闪过狂喜。他取出从古墓带回的青铜残片,运转修正后的青阳劲,掌风掠过残片的瞬间,金属表面竟诡异地凹陷,内部传来细密的碎裂声。透过机械共鸣技能,他清晰“看”到劲气化作无数微型齿轮,在残片内部疯狂绞动。
与此同时,在青阳门的某处密室中,周明远与血魂殿使者的对话被烛火割裂成跳动的阴影。“那小子竟然发现了问题?”使者手中的青铜令牌渗出黑血,在地上汇成齿轮图案,“看来我们得加快‘蚀心计划’。”周明远冷笑一声,从袖中掏出半块刻有“青阳”字样的玉牌,边缘却被打磨成血魂殿的齿轮形状:“无妨,就算他能修正表面,第三层心法的致命漏洞,足以让他在突破时经脉尽断。”
夜渐深,封于修仍在静室中修炼。断刃在他手中划出诡异的弧线,每一次劈砍都带起螺旋状的气劲。他望着窗外高悬的弯月,月光洒在《青阳真解》上,那些被篡改的文字仿佛化作血魂殿的狞笑。少年握紧断刃,掌心的红痣与刀刃上的齿轮纹路同时亮起,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而他,早已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清晨的阳光穿过竹林间隙,洒在青阳城的每一条青石小径上。昨夜的风波似乎并未惊扰这座古老宗门的宁静,然而,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一天注定不会平凡。
封于修走出静室时,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他身上的白衣已被汗水浸透,但眼神却愈发坚定。昨夜的发现让他明白,自己不仅需要面对实力上的挑战,更需警惕来自背后的阴谋。他将断刃重新绑在腰间,手指轻抚刀柄上的齿轮纹路,心中默念着机械族先辈们的教诲:唯有精确,才能战胜一切。
走在通往传功阁的小路上,封于修注意到周围的气氛有些异样。平日里熙熙攘攘的外门弟子今日显得格外稀少,偶尔遇到几人,也都匆匆低头避开视线。他停下脚步,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的一株老槐树下站着一名熟悉的身影——冷如霜。
“封师弟,恭喜你昨日获得掌门赏识。”冷如霜缓步走近,语气平静,但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不过,我劝你小心些。青阳门虽然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封于修微微一笑:“多谢冷师姐提醒。我知道,这条路不会好走。”
冷如霜点头,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离去。她的背影融入晨雾之中,只留下一抹淡淡的香气萦绕在空气中。
回到传功阁,封于修继续研究《青阳真解》。经过一夜的努力,他已经大致理清了心法中的改动部分,并初步完成了修正。然而,这些改动背后隐藏的意义仍令他困惑不已。为何血魂殿会花费如此大的精力来篡改一本普通的武学秘籍?他们的目的究竟何在?
为了寻找答案,封于修决定深入调查。他首先翻阅了宗门藏书阁中的所有相关典籍,希望能找到关于“青阳真解”的更多信息。然而,无论是《武道笔记》还是其他古籍,都未能提供足够的线索。就在他几乎放弃的时候,一本尘封已久的旧账簿吸引了他的注意。
这本账簿记录了历代掌门对重要武学秘籍的修改和传承情况。其中提到,《青阳真解》原本是一套完整的武学体系,但在三百年前的一场大战中,部分章节遗失,仅剩如今流传下来的版本。更重要的是,账簿中还提到了一个关键人物——一位名叫“沈墨”的长老,据说他曾参与过对《青阳真解》的修订工作,但后来因某种原因离开了宗门,从此销声匿迹。
封于修心中一动。如果能找到这位沈长老,或许就能揭开《青阳真解》背后的秘密。然而,要找到一个失踪三百年的人谈何容易?更何况,现在连他是否还活着都是个未知数。
尽管如此,封于修并未因此退缩。他相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总能找到突破口。于是,他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关于沈长老的信息,同时密切关注宗门内外可能存在的蛛丝马迹。
时间一天天过去,封于修的修为也在不断进步。借助修正后的心法,他的螺旋循环劲越发纯熟,甚至能够轻松操控周围环境中的细微能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后山训练时意外触发了一处隐秘的机关,进入了一个无人知晓的地下洞窟。
洞窟内部布满了古老的符文和机械装置,显然属于机械族的手笔。封于修仔细观察,发现这些装置的设计风格与《青阳真解》中的某些细节极为相似。这让他更加确信,血魂殿与机械族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
在洞窟深处,封于修找到了一块刻满文字的石碑。碑文记载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数百年前,青阳门曾与机械族联手对抗血魂殿,但最终因内部背叛导致失败。而那位神秘的沈长老,正是当时负责协调双方合作的核心人物之一。
结合之前的种种线索,封于修终于拼凑出了事情的全貌。原来,血魂殿之所以篡改《青阳真解》,是为了利用其作为诱饵,吸引那些具备机械族血脉的人落入陷阱。而封于修掌心的红痣,则是他体内机械族力量觉醒的标志。
意识到这一点后,封于修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深知,只有彻底揭露血魂殿的阴谋,才能保护宗门免遭更大灾难。为此,他必须尽快找到沈长老,并争取更多盟友的支持。
就在此时,一封来自长老会的密函送到了封于修手中。信中要求他立即前往主峰参加一项重要的仪式,而仪式的主题,正是关于《青阳真解》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