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与诸葛亮日夜钻研量子计算罗盘,试图找到解决木牛流马驱动问题的办法。这日,营中来了一位神秘访客,悄悄向张莹透露了一个惊人消息。
张莹眉头紧锁,一把抓住来人衣袖。
“你说什么?死诸葛吓退活仲达是两人共谋的尸解升仙戏码?”
来人眼神闪烁,压低声音。
“千真万确,小人偶然得知这隐秘之事,不敢隐瞒。”
张莹松开手,来回踱步,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如此大事,竟一直被蒙在鼓里,他们为何要这么做?”
她当即决定探寻背后原因,第一步便是去找诸葛亮问个明白。来到诸葛亮营帐前,深吸一口气,抬手敲门。
“先生,张莹求见。”
营帐内传来诸葛亮沉稳的声音。
“进来吧。”
张莹踏入营帐,见诸葛亮正伏案而坐,神情淡定。
“先生,我听闻死诸葛吓退活仲达是您与司马懿共谋的戏码,可是真的?”
诸葛亮手指一顿,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张莹。
“此事你从何处得知?”
张莹心急道:“先生不必管我从哪知道的,还请您告知真相。”
诸葛亮起身,负手而立,望向帐外。
“既然你已知晓,我便不再隐瞒,确有此事。”
张莹瞪大双眼,满脸难以置信。
“为何要这么做?这其中定有深意。”
诸葛亮沉默片刻,缓缓说道:“这是为了蜀汉,也是为了天下苍生。”
张莹不解,追问道:“为了蜀汉和天下苍生?先生能否说清楚些。”
诸葛亮转过身,神情凝重。
“如今局势复杂,司马懿势力渐大,若与他正面交锋,蜀汉必将损失惨重。此戏码可震慑魏军,保蜀汉一时安宁。”
张莹皱眉思索,又问:“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之后又当如何?”
诸葛亮长叹一声。
“之后之事,只能随机应变。此计一出,司马懿虽表面退兵,心中定然怀疑,必会暗中查探。”
张莹咬了咬牙。
“那我们岂不是时刻都有危险?先生为何不与众人商议,如此重大之事独自谋划,太冒险了。”
诸葛亮神色坚定。
“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若走漏风声,计划必将失败,到时后果不堪设想。”
张莹心中虽仍有疑虑,但也明白诸葛亮的苦心。
“先生考虑周全,只是这戏码迟早会被识破,我们得早做打算。”
诸葛亮点头。
“你说得对,我已安排姜维暗中准备应对之策。”
张莹想起姜维用战俘大脑驱动木牛流马之事,心中不悦。
“姜维一心只想完善木牛流马,用战俘大脑如此残忍的手段,真能想出好的应对之策吗?”
诸葛亮微微皱眉。
“姜维此举确实不妥,但他也是一心为了蜀汉,我会劝他另寻他法。”
张莹叹了口气。
“希望先生能说服他,不要再残害无辜之人。对了,先生与司马懿是如何达成这共谋的?”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回忆。
“我与司马懿虽各为其主,但彼此惺惺相惜。此前多次交手,深知对方心思。一次暗中会面,我提出此计,他权衡利弊后便答应了。”
张莹惊讶道:“如此轻易就答应了?司马懿会这么好心?”
诸葛亮微微一笑。
“司马懿老谋深算,他也明白此时与蜀汉死战并非明智之举。此计对他也有好处,可借此保存实力,回去应对朝廷中的政敌。”
张莹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这其中竟有这么多门道。那司马懿会不会中途变卦,突然反悔?”
诸葛亮摇头。
“他既已答应,便不会轻易毁约。他是个重信誉之人,且此事若败露,对他的名声也有损害。”
张莹还是有些担忧。
“但愿如此吧。先生,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是继续按兵不动,还是主动出击?”
诸葛亮思索片刻。
“目前还是按兵不动为好,密切关注司马懿的动向。同时,加快研究木牛流马的新驱动系统,增强蜀汉的实力。”
张莹点头。
“好,我这就回去继续研究量子计算罗盘,争取早日找到解决办法。”
正要离开营帐时,张莹又想起一事。
“先生,这共谋之事其他人知道吗?万一有人泄露出去可就麻烦了。”
诸葛亮目光锐利。
“知道此事的仅有我和司马懿,以及几个心腹之人,他们皆会严守秘密。”
张莹放心地点点头,退出营帐。回到自己营帐,她坐在桌前,思绪万千。拿起量子计算罗盘,仔细端详。
“一定要尽快从你这里找到办法,阻止姜维的恶行,也让蜀汉更加强大。”
此后几日,张莹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然而进展并不顺利,量子计算罗盘上的符号和图案复杂难懂,她绞尽脑汁也找不到头绪。
这天,姜维来到张莹营帐。
“张姑娘,还在研究那罗盘?有进展吗?”
张莹没好气地说:“还没有,你若无事,就不要来打扰我。”
姜维不以为意,笑道:“别着急,慢慢研究。我今日来是想告诉你,我也在想办法改进木牛流马,不用战俘大脑。”
张莹抬头,眼中满是怀疑。
“真的?你会这么好心?”
姜维耸耸肩。
“信不信由你,我也是为了蜀汉着想,不想再背负残害无辜的骂名。”
张莹心中一动。
“那你有什么思路吗?或许我们可以合作。”
姜维自信地说:“我有一些初步想法,不如我们一起探讨探讨。”
两人开始交流起来,张莹发现姜维确实有一些独特的见解,并非完全执迷不悟。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莹和姜维的合作渐渐有了一些进展。他们发现量子计算罗盘上的某些符号与木牛流马的动力系统似乎存在关联。
就在他们满怀希望时,突然有士兵来报。
“不好了,魏军有异动,似有进攻之势。”
张莹和姜维对视一眼,匆匆赶到诸葛亮营帐。
“先生,魏军异动,是不是司马懿反悔了?”张莹焦急地问。
诸葛亮沉着冷静。
“先不要慌张,派人去打探清楚魏军的具体动向。”
很快,探子回报。
“魏军只是在边境集结,并未真正发起进攻。”
诸葛亮思索片刻。
“看来司马懿在试探我们,想看看我们的反应。传令下去,加强防守,不可轻举妄动。”
张莹担忧道:“先生,万一司马懿真的撕毁约定,我们该如何应对?”
诸葛亮看向远方。
“若他真要撕破脸皮,我们也只能全力一战。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
接下来的日子,蜀汉军队加强了防备,同时张莹和姜维加快了木牛流马新驱动系统的研究。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营中突然传出流言蜚语,说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共谋是叛国之举,引得人心惶惶。
张莹听到这些传言,气愤不已。
“这些谣言是从哪里来的?分明是有人故意捣乱。”
她立刻去找诸葛亮。
“先生,营中谣言四起,您打算如何处理?”
诸葛亮面色平静。
“不必理会,清者自清。我们只需做好自己的事,谣言自会不攻自破。”
但谣言越传越烈,甚至有士兵开始产生动摇。诸葛亮决定召开全军大会,澄清事实。
大会上,诸葛亮慷慨激昂。
“我与司马懿共谋,实是为了保我蜀汉百姓安宁,为了天下苍生。此乃权宜之计,绝非叛国之举。望各位将士勿要轻信谣言,齐心协力,共保蜀汉。”
士兵们听后,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张莹在一旁暗自庆幸,幸好诸葛亮及时出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此事,张莹更加坚定了探寻诸葛仲达共谋深层目的的决心。她觉得这背后一定还有更大的秘密,关系着蜀汉的未来。
与此同时,张莹和姜维在研究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不用战俘大脑的驱动系统,木牛流马的性能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
诸葛亮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欣慰。
“你们二人功不可没,有了新的木牛流马,我军实力大增。”
张莹笑着说:“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是,魏军那边始终是个隐患。”
诸葛亮点点头。
“不错,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密切关注司马懿的一举一动,随时做好应对准备。”
此时,天色渐暗,营帐外传来阵阵风声。张莹站在营帐门口,望着远方,心中隐隐有一种预感,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