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官吏捐献钱粮,刻碑留芳!
- 水浒:从阳谷县令到黄袍加身
- 努力超神鱼鱼
- 2059字
- 2025-05-01 20:13:07
县衙的财政情况是林浩没有想到的,不足千贯,这要是再过十几天怕是连县衙的运作都维持不住了。
看来前任知县走的时候就只给县衙留下了一个月消耗的钱粮。
“县尊,这钱粮怎么能动用县尊的私产呢!”
“下官今日就去游说县内的大户,下官相信今夜戌时定然能把钱粮拉进县衙。”
孟县丞听见林浩准备动用自己的私产,于是连忙站起身来拱手,说道。
他不清楚林浩的私产有多少,也不知道林浩是不是在试探他们。
但是他知道这次剿匪的钱粮一定不能动林浩的私产。
这要是剿匪用林浩的私产,那么林浩在阳谷县的威望就会大增。
本来林浩就过于强势,这要是威望大增,那他会更加的强势。
这不是孟文愿意看到的。
不止孟文想到了这一点,李主簿,孙典史等人也想到了这一点。
于是李主簿,孙典史等人也纷纷劝说道。
“县尊,刚刚上任剿匪就要用县尊的私产,这让下官等人情何以堪。”
“县尊,按照惯例,县衙剿匪一般都是县内大户出钱粮的。”
......
林浩听见众人的话后,沉思了一会,依旧没有想明白众人在顾忌什么。
只觉得可能是自己刚刚太过强势,吓到这些官吏,让这些官吏觉得这次他出钱粮是试探他们。
想到这里。
林浩直接非常直白的说道。
“县衙钱粮不足千贯,剿匪有势在必行,本官不动用私产,县衙如何运转,剿匪如何进行。”
“你们让县内的大户出钱粮,你们确定他们会出钱粮?愿意出钱粮?”
“而就算县内的大户愿意出钱粮缴费,这钱粮何时可以送达县衙?”
“这是一个未知数。”
“因为一个未知数,耽误县衙运转,耽误剿匪事宜。”
“本官是不愿意去做的。”
“这一万贯,本官也不是捐给县衙的,是暂借的,以后县衙钱粮充裕了,是要还给本官的。”
孟文,李玉等人闻言互相的看了看,他们知晓自己等人是没有办法阻止林浩出钱粮了。
但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林浩在阳谷县的威望大增。
于是孟文,李玉等人用眼神互相交流了一番,决定也出一些钱粮,用来减少林浩动用私产剿匪的影响力。
“县尊,考虑的周全,县衙要运转,剿匪有势在必行,等县内大户捐钱粮的确需要时间。”
“下官愿意给县衙捐献八千贯。”
孟文是第一个站出说道。
随着他的话后李主簿,李教谕等人都纷纷说道。
“县尊,下官也愿意给县衙捐献八千贯。”
“县尊,下官愿意给县衙捐献五千贯。”
“恩相,麾下愿意给县衙捐献一千贯。”
......
孟县丞捐献八千贯,李主簿捐献八千贯,李教谕捐献五千贯,孙典史捐献五千贯。
王巡检捐献两千贯,张勇,武松各自捐献一千贯。
这就有了三万贯,再加上林浩的一万贯,共计四万贯。
剿匪事宜,县衙运转都足够了。
而且县衙的官吏都捐献了,那么县内的大户敢不捐献吗?
这都不用孟文,李玉等人上门,县内的大户在知晓消息之后就会来县衙捐献的。
只是所有人都捐献了,怎么贺万没有动静。
这贺万虽然来阳谷县仅仅一年的时间,但他贪财好色是所有人都知晓的。
“贺指挥,你准备捐献多少?”
林浩直接看向贺万,询问道。
以前这些官吏,贺万搜刮民脂民膏,现在是时候还回来了。
“知县相公,麾下捐献五千贯。”
贺万闻言,咬了咬牙说道。
他是贪财好色,也收过很多豪商的钱财,可这一半的钱财都送给东平府兵马都监董平。
还给麾下的兵马分了一些,他是真的没有留下多少。
他现在的家产和林浩差不多,也就两万多贯,可现钱只有一万多贯。
“一万贯吧!”
林浩闻言,思索了一下,说道。
他准备收下贺万,可贺万的名声太差,正好利用这次机会让贺万获得一些好的名声。
而对于贺万不是东平府兵马都监董平心腹的事情,他也知晓了。
这是贺万亲自说的。
在知晓贺万是东平府人士,又不是董平的心腹,他就准备收下这个头脑简单的莽夫了。
因为林浩接下来的目的就是东平府,他需要一个熟悉东平府的人。
而贺万就是这样的人。
“是!”
贺万闻言稍微一愣,有些不情愿的说道。
他惧怕林浩,不敢反驳林浩的意思,但是他心里是真的不舒服。
他的表情被林浩看的一清二楚。
于是林浩指着他说道。
“你还不知足,你在阳谷县名声是什么样子,你不清楚?”
“本官让你捐献一万贯是为了改变你在阳谷县的名声。”
“本官告诉你,以后你自己要维护好自己的名声,要是在做什么欺压百姓的事情。”
“本官直接斩杀了你。”
“跟着本官,以后你会发现,钱财,官职都是唾手可得。”
林浩说的非常直白,不直白不行啊!
因为不直白,贺万听不懂啊!
“是,麾下就听从知县相公的命令。”
“知县相公让麾下往东,麾下的往东,知县相公让麾下杀谁,麾下就杀谁。”
贺万闻言,一脸的喜悦,随后讨好的说道。
他知道这是林浩要收下他了,以后他就可以说是林浩的心腹了。
“孟县丞,李主簿,李教谕,孙典史,王巡检,尔等也是一样。”
“以前尔等的事情,本官可以不追究。”
“但以后尔等需要遵守本官的规矩。”
“本官的规矩很简单,不欺压百姓即可。”
“钱财,前程,本官会为尔等谋划,但尔等要有一个好的名声。”
“这次尔等捐献的钱财,以后等县衙钱财充裕了都会返还尔等。”
“而且这次尔等捐献的钱财的事情,本官会让衙役刻碑留芳,竖立在阳谷县。”
“为你们留一个好名声。”
“县内的大户捐献的钱粮亦是会刻碑留芳,竖立在阳谷县。”
林浩看着孟文,李玉等人缓缓的说道。
他知道这些人想要什么,也知晓如何控制这些人。
一番掏心掏肺,直白的言语,彻底让众人效忠了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