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让人震惊的知县年收入!

这次阳谷县的官吏,豪商宴请林浩这个知县,是孟文组织的。

因为孟文看不上指挥使贺万就没有邀请他。

这让李主簿很是不满,但碍于孟文的权势,李主簿也没有表现出来。

而就在官吏,豪商议论纷纷的时候。

林浩带着十几名家将,数名衙役来到了明月楼附近。

他之所以带着衙役,是为了让衙役带路,他刚上任阳谷县,对于阳谷县的一些道路还不知晓。

可这些衙役对阳谷县的道路太清楚了。

随着衙役的带路,林浩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明月楼。

明月楼的老板亲自迎接林浩,把他带上了三楼。

而那些家将,衙役则是停留在了二楼。

“知县相公,请。”

“孟县丞等人都在等着知县相公呢!”

明月楼的老板亲自推开房门,站立在房门外,说道。

他是没有资格,也是不能进入房中的。

“各位,本官来晚了,见谅,见谅!”

林浩探着身子走了进去,拱手说道。

因为在路上耽误了一会,他晚到了半个时辰。

“见过县尊!”

官吏们都站起身来,拱手说道。

不管他们心里是如何想的,表面上必须要给林浩这个上官足够的尊敬。

“见过知县相公!”

那些豪商们也是连忙站起身来,拱手行礼道。

他们是商人,也是百姓,面见官员,必须要行礼。

林浩摆了摆手,示意众人不必多礼,随后大步走向了主位坐下。

他的左手边是孟县丞,县尉,巡检,以及有几位豪商。

右手边是李主簿,教谕,典史,以及有几位豪商。

从这样的座位就可以看出每一个人的身份,以及他们的圈子。

孟县丞这边的官吏都是亲近他的,也算是他的人。

李主簿这边的官吏都是中立的,也是没有投靠孟县丞的人。

至于那七八名豪商,他们连站队的资格都没有。

“听闻知县相公到任,本地乡绅都是雀跃,还给知县相公准备了些许薄礼。”

“还望知县相公笑纳!”

在酒菜还没有上来的时候,在林浩刚坐下不久。杨家家主就站起身来,从怀中取出一道本子递上。

新官上任,当地豪商备礼品,这也算是官场的常情,所以林浩没有拒绝。

而是示意杨家家主过来。

杨家家主看见林浩的动作,一脸微笑的小跑了过去,把本子递到了林浩手中。

林浩打开本子,看了看,心里想到‘好家伙,这些东西加起来的价值都超过了他的家产。’

他家里也算是一个地主,虽然落魄了,但把家业变卖,还有八千两银子。

可阳谷县豪商送给的礼品就价值上万两银子。

其中有田地,商铺,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等等。

东西太多,价值太重,这让他有些不敢收下了,毕竟他现在还没有完全掌控阳谷县。

还准备和县衙的官吏‘抢班夺权’呢!

谁知道这些豪商送礼会不会是这些人的谋划呢?

“孟县丞,李主簿,你们也看看。”

林浩思考了一下,把手中的本子丢在桌子上,说道。

他这个举动吓坏了还没有退下的杨家家主,也吓坏了在场的豪商。

他们还以为林浩对这份礼品不满意呢!

孟县丞,李主簿闻言互相看了看,他们倒是没有觉得送的太少。

而是以为这礼品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于是孟县丞和李主簿先后看了看本子。

这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啊?

总价值一万左右,也都是一些田地,商铺,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等等。

“县尊,这可有什么不对的?”

李主簿闻言,犹豫了一下,低声问道。

他是实在想不明白哪里不对了。

“你不觉得太多了吗?”

林浩闻言,微微的皱了皱眉头,说道。

要知道他只是一个七品知县,每月也就三十贯俸禄,也就是三十两银子。

一年的俸禄,加上朝廷各种补助,也就是五百多两银子。

一万两银子,可是他十几年的俸禄啊!

林浩觉得太多了,可他不知道如今官场有一句谚语。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这可不是说官员贪污,而是官员的其他收入。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任知府,即便是清廉如水者,收入也有十万两银子。

此外还有一句谚语是形容知县的,谓‘不贪不滥,一年三万。’

这种说法在大宋官员中是认可的,也就是说,在量刑的时候如果某位知县一年收入在三万以内,就不能说他是贪官。

一万两银子,也就是一个知县几个月的收入而已。

当然这些林浩的不知情的。

其实一县知县是有两种收入的,一种是经制内收入,即合法收入,这个账很好算都在明面上,就是知县的俸禄和补助。

另一种就是法外收入。

法外收入的概念很宽泛,凡介乎合法与非法之间,面目不清的灰色收入,以及密不示人的黑色收入,皆可归为此类。

就比如新官上任,本地乡绅送的礼品,还有阳谷县的税银要是超过了户部定的额度,那么超出的额度一半就是归于阳谷县的。

而且这笔钱户部是默认的,与合法收入无异。

还有其他零零总总算起来,一县知县一年的收入也就两万到三万之间。

这还是完全没有贪污的情况之下。

“县尊,您是刚入官场不知情,其实......”

李主簿听见林浩的话后,稍微一愣,随后就把知县的收入情况一一告知了林浩。

其实不止李主簿愣住了。

在场的众人都愣住了,他们实在是没有想到,有人还会嫌弃钱多。

林浩闻言之后也是愣住了,现在他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当官了。

了解了知县的收入情况。

也知晓这是官场的常情,林浩也就大大方方的把这个本子留下了。

至于本子上的礼物。

这些在饭后,豪商们会全部送到县衙去的。

“本官初入官场,有是初来乍到,以后还要李主簿多多提醒和帮助啊!”

林浩对李主簿很是热情,这让李主簿很是喜悦,甚至李主簿还故意看了看孟县丞。

只是孟县丞并没有理会,此刻也没有人知晓他心中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