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021章:符法显威,水落石出

于是,他腰部猛然扭转,足尖一点,躲过这致命一击!

下一刻。

纪长瑄手中符纸激射而出,焰光翻飞间,就落在董老太爷的身上。

董老太爷动手时,就留了心眼儿,对这符纸再三提防。

但他却小觑了这符纸快如闪电的速度!

火焰落身,顿时恐怖的高温就在他身上蔓延开来,烫得董老太爷直抽!

哪怕拼命用内力护住筋脉,但仅仅撑了数息,他就被烧得满地打滚,不停求饶!

其余人等见状,俱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幸好刚才没冲动,要不然这会儿怕要烧死了!

“纪小道长!”

“不,纪道长,小老儿知道错了,你快收了这火符!”

“纪道长,饶命啊!”

“……”

听见董老太爷的哀嚎声,纪长瑄满脸漠然。

今日若非他召神成功,早就被这老登坑死了!

如此这般,持续了几分钟。

眼看董老太爷惨叫之声渐小,纪长瑄才收了这火符。

可即便如此,董老太爷也还是烧得面目全非,浑身上下没有一块好皮,几近奄奄一息!

“若非你这老不死的还有用处,我非烧死你不可!”

“快说!”

“那恶人是谁?”

此刻,董老太爷万分庆幸纪长瑄没有对自己痛下杀手。

闻得此言,赶紧有气无力的挣扎起身,朝纪长瑄磕头道:

“多谢纪道长饶小老儿一命。”

“那恶人姓赫,具体名讳,小老儿就不清楚了,只知他是地师堂的长老,来庐远县是为他师兄手里的那本《舆山指迷赋》!”

“地师堂?”

纪长瑄面色一动。

他还真没听说过这个门派。

董老太爷一边用内力止住伤势,一边解释道:

“地师堂是前朝最负盛名的风水大派,如今虽说发展差了些,但也是大崇王朝不可招惹的势力。”

就在这时。

纪长瑄似想到了什么,低声咦道:

“那他师兄莫非就是……”

“不错,就是你的师傅高半仙。”

“想不到高半仙居然出自地师堂……”

纪长瑄心头感慨道。

他早前翻看高半仙的信笺时,就知道他有一个师弟在平江府,如今来看,那位怕也是地师堂的人。

“这姓赫的,跟高半仙出自一派,如今为了本《舆山指迷赋》不惜同门相残,那《舆山指迷赋》到底是什么东西,难道是本天书不成……”

纪长瑄心中疑虑。

愈发好奇《舆山指迷赋》是何物了?

回过神来。

纪长瑄又望向了董老太爷:

“对了,你又有何身份?”

在来董府看到董老太爷第一眼时,纪长瑄就觉得他不简单!

先前他对自己悍然出手,那架势看上去拳脚功夫可不弱。

寻常乡绅巨贾哪有这般武功?

“唉……”

董老太爷叹了口气,他满脸颓然。

本以为此次拿下纪长瑄,十拿九稳。

谁知道,他比他师傅高半仙还难对付!

如今,赫长老不知所踪,自己的红鳞蜈蚣也凶多吉少,他心气全无,苦笑道:

“纪道长之前既跟过高半仙,理应听说过憋宝人吧?”

“憋宝人?”

听到此话,纪长瑄心中一惊。

一脸不可思议望眼前这个老登。

憋宝人他如何不知。

这憋宝人是“外八门”之中盗门的分支。

一个个行踪隐秘,技艺不凡。

说起来。

憋宝人倒和当青囊的有几分相似。

同样得观天相地,踩龙盘口。

现在,纪长瑄终于明白为何那董府布局颇有讲究,还是个水火相济之局。

敢情这董老太爷和高半仙也算半个同行。

憋宝人最易发横财!

这也解释了为何董家发迹会令人摸不着头脑。

同时。

这憋宝人同当青囊的一样,一生注定五弊三缺,难有子嗣。

或许董源昌压根不是他的亲生儿子。

也就是说苒儿也不是他亲孙女。

怪不得,自己当初还觉得他薄情寡爱来着。

原来根由出在这里。

董老太爷终究是放不下那头红鳞蜈蚣,毕竟这畜生跟了他二十多年,想了想,他还是问了句:

“纪道长,小老儿想问问我那红鳞蜈蚣……”

“它已死了。”纪长瑄道。

纵然早已猜到这个结局。

但当纪长瑄说出时。

董老太爷还是心中一颤,眼圈泛红。

甚至刚刚稳住的伤势又重新崩开了,让他不由得重咳出声。

“最后一个问题,我师傅高半仙是怎么死的?”

纪长瑄想问的快完了。

董老太爷有气无力道:

“你师傅高半仙修行不弱,不是我能对付的。我只知道是赫长老用计害了他,但具体的,就不怎么清楚了。”

纪长瑄还真没指望这董老太爷能说个明白。

故而,听到他这么说,纪长瑄并不觉得意外。

于是,他微微点头:

“行,我想知道的就这些。”

“回头再想起,我会再来府上的。”

说完,也不留恋,转身下山去了。

但没走几步,他就顿住身子,见此情形,董老太爷心中一紧。

正当董老太爷忐忑不安时。

纪长瑄却朗笑道:

“回头别忘了把开坛作法,相宅驱邪的银子送过来。”

“这……”

董老太爷呆住了。

他有如此本事,怎还会缺银子花?

……

纪长瑄径直下了牯隐山,并没有返回董府,而是回到了他之前住的桂花巷。

“也不知道那小丫头会不会生气?”

到屋不久,纪长瑄想起了今早他和苒儿分别时说的话。

当时苒儿舍不得他走,自己宽慰她说晚上就回来了。

谁知道。

到了牯隐山,一切都变了!

坐在院中,纪长瑄望着远处天边夕阳渐红,心头不由得笼罩一层阴霾:

“这次没找到姓封的尸体,那家伙肯定还活着,没准儿是被那猫妖给救走了。”

在他看来,这地师堂的封长老修为深不可测。

自己远不是他对手。

这次,他尚能召请福德神来帮忙,将其击退。

那下次呢?

难道还有请神?

而且走时福德神还说了,召请来的仙神受限其的修为,并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实力!

也就是说。

如果下次再召劾鬼神,他修为还是这么不济的话,同样难以扭转乾坤!

当务之急,还是提升修为要紧。

另外,尽快升为正九品的箓生也是重中之重。

毕竟以封岐山睚眦必报的性子,他可不会等到半载后才动手。

自己若坐以待毙,下回还真得玩命!

有了主见之后,纪长瑄就静下心来,总结此战得失,开始打坐修行那《阴符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