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追踪
- 趋吉避凶,从山民苟成末法仙官
- 番茄排骨饭
- 2032字
- 2025-04-29 23:57:46
胯下的枣红骏马是李正精心喂养的,脚力充沛又毫无颠簸。
杨虎虽是在尽力赶路,却总有些云山雾罩之感。
身在局中,又被呼来喝去的感觉实在是让人窝火。
起先杨虎只是听从大哥的话,后来大哥还要听上司的话。
如今倒好,连一个刚进猎帮没几日的毛头小子都来凑热闹,端的是可恨!
不过,西坡村的小子似乎看清楚了些猫腻。
可这小子自始至终都没掺和进来,是从何处知晓的内情呢?
总不能是全靠猜来的吧?
杨虎突然间想起生石灰坑中,被扒了个精光的两兄弟。
起初他以手下近人遭遇袭击为借口,又托辞保护,将何洪软禁在家中。
人都关起来了,想找什么罪证,想安什么罪名,不都是手到擒来吗?
可还是想得太简单了,总舵下来一纸文书,何洪就跟没事人一样。
自打那时起,这堂堂分舵的三当家,就带着一帮家奴,上了长青岭。
三当家带头不守规矩,成何体统?
可大哥李正却告知他,眼下还真拿这个何洪没办法,只能由着他去。
“他能去哪?”
杨虎是这么问李正的。
“去总舵,当你我的上司!”
遇上这种事,杨虎向来是问老大有什么法子,可这一次,老大说也没什么法子。
三个当家就这样分成两派,搅得一塌糊涂。
眼瞅着谁也奈何不了谁的时候,一个西坡村的小子送上钥匙来了。
那滩黑乎乎的烂泥渗着一股子邪气,一眼看去就知不是寻常奇兽。
若这是何洪漫山遍野寻求的东西,怎么就这么轻松落到夏安的手中呢?
只靠运气?
杨虎实在是想不通,不过总算有了转机,他只需按着老大的话去做便是。
就算真的要跪下将何洪请回去,他也认了。
诸多的事,就交给这些动脑子的人去想。
将烦乱如麻的心思扔到身后,杨虎策马扬鞭,便往长青岭赶去。
……
李家宅子。
李正听着家仆来报,说是二当家要了匹马,从后门走了。
“去店里收拾出一间屋子来,摆好桌椅,我与两位当家有事要议。”
家仆领命,两手垂着,弯腰低头悄悄退了下去。
庭院中再无他人,李正也起身离开,去寻锁着妖邪的箱子。
夏安和这奇兽出现的都太过巧合,他不得不多想。
烂泥一般的奇兽静静躺在木箱中,肉身反射着屋子里微弱的光亮。
这真就是三重山中的邪异吗?
倘若真的是,倘若这就是何洪费尽心思也要得到的东西。
那这其中的牵扯可就大了去了。
李正忧心忡忡,从袖口中取出一张纸条,上面印着一个模糊的图样。
这是总舵中有人交由他的,算是一点可有可无的线索。
图样模糊不堪,一眼便知这不是原稿,似是用了什么法子从原稿上拓下来的。
李正将纸条靠近奇兽,再靠近些。
一番对比下来,是与不是在他看来各占五成。
这不是徒增烦恼吗?
饶是如此烦躁,李正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只能给夏安当一次刀了。
何洪是无论如何都留不得了。
所有牵扯关联,皆需在此处断绝。
……
赵三娃在二重山的一处僻静地等了很久。
他编了个草帽,趴在地上,探出脑袋看着不远处无头苍蝇似的一群人。
依着夏安的推断,这伙人自打进入二重山就没下去过。
所找寻的正是夏安让他父子二人见识过的邪异。
赵三娃依着夏安嘱咐他的话,静静等着。
他要将何洪和这一帮家奴好生看着。
若是何洪中途下了山,他还要立马跑去猎市上,将这消息告知夏安。
这全都是八字没一撇的事情,夏安做规划的时候却胸有成竹。
赵三娃不得不将夏安的底气归功于读书。
多读些书,万般事情便看得清楚些。
只是大半日的光景过去了,那群人还是一个劲的低头瞎找。
毫无半分打算离开此地的样子。
正待赵三娃对夏安的吩咐产生一丝动摇时。
一匹枣红骏马,载着一人,自山下直奔何洪而来。
这人看着眼熟,赵三娃想了又想才记起来。
这番气势十足的武师模样,正是几日前来西坡村的二当家。
如此一来,东至乡分舵的三个当家,有两个都在这二重山里。
“哥真厉害啊,连两个当家的都能算计到!”
赵三娃心中连连赞叹,继续盯紧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只见二当家下马,牵着缰绳缓缓走向三当家。
步伐有些缓慢,也有些虚浮,好似不情愿。
赵三娃听不得这两人在交谈些什么,只能瞪大几分眼睛,记住自己能记住的。
三当家推开青衣家奴,和二当家开始讲话。
似是谈论的很是激烈,那二当家前前后后转了两圈。
终于,三当家回身朝着家奴招了招手,一群人停下了动作,听着三当家喊话。
又过了些时间,这些人总算是开始向山下走去。
好似看了一场默剧的赵三娃缓过神来,提着身边的两把猎弓便从另一旁下山去。
夏安特意叮嘱过的,要多带一些箭矢。
……
夏安依旧是待在荒废的草屋中。
等待的感觉实在是煎熬,尤其是没有把握的等待。
他不放过任何的风吹草动,就连几只野猫翻过李宅的墙头他都数的清清楚楚。
终于,那扇后门又是开启。
两个家仆抬着一个木箱走了出来,李正跟在后头,四下打量一番。
这个木箱,赫然是装着净玄尸身的木箱。
见此情形,夏安喜出望外,计划的另一半终于开始了。
李正一行人消失在墙角,夏安三番确认无人后,连忙跟了上去。
这一段路夏安很是熟悉,李正一行正是要前往分舵店面。
没错!
夏安心中对李正的决断很是满意。
既然要引鱼上钩,自然要选择鱼儿待得舒服的地方。
将钩子和渔网落在鱼儿家中,方是稳妥的做法。
夏安静静跟着,看着李正步入店门。
见着戏台已经搭好,夏安作为这一出好戏的始作俑者,心中安宁些许。
如此,只等各方宾客落座,几位主角亮相,这台戏便是转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