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清...“
“真的,“他打断她,声音坚定,“我支持你的决定。“
但顾霖分明看见他握笔的手关节发白。他们又聊了几句,互道晚安后挂断电话。顾霖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睡意全无。
第二天讨论时,范德林敏锐地发现了她的心不在焉。“感情遇到问题了?“他直截了当地问。
顾霖犹豫片刻,还是将她和季清的困境告诉了这位亦师亦友的长者。范德林听完,若有所思地摩挲着胡须:“你知道我为什么研究比较文学吗?“
顾霖摇头。
“因为文学是唯一能跨越时空限制的东西。“范德林说,“但生活不是文学,顾。生活需要选择,而每个选择都意味着放弃其他可能性。“
“那怎么知道哪个选择是对的?“
范德林笑了:“没有对错,只有不同的人生。关键是,你能承受哪种放弃?“
回国的飞机上,顾霖一直在思考范德林的话。十五个小时的航程,她睡睡醒醒,每次睁眼都恍惚觉得季清就坐在身边,就像两年前他们一起去云南旅行时那样。但身旁的座位始终空着,只有空乘偶尔经过。
季清在机场接她。一年半没见,他瘦了不少,穿着顾霖记忆中的那件黑色大衣,站在接机口格外醒目。见到顾霖,他快步上前,接过她的行李,然后是一个长到令人窒息的拥抱。顾霖将脸埋在他胸前,嗅到那熟悉的雪松气息,突然鼻子一酸。
“欢迎回家。“季清在她耳边轻声说。
回程的出租车上,季清告诉顾霖他升任副教授了,还出版了一本学术专著。顾霖兴奋地祝贺他,季清却摇摇头:“没什么,按部就班而已。“他顿了顿,“不像你,在开拓新天地。“
顾霖听出他话中的落寞,握住他的手:“我很想你。“
季清的手指与她交缠:“我也是。“
接下来的日子像一场美梦。季清请了假陪顾霖到处游玩,他们去了小时候顾霖常去的公园,吃了所有她怀念的小吃,甚至心血来潮坐火车去了海边。冬天的海滩空无一人,他们手牵手走在冷清的沙滩上,海浪拍打着岸边,留下一道道转瞬即逝的痕迹。
“像不像我们第一次约会?“顾霖问。那天也是在海边,只不过是在夏末,沙滩上挤满了游客。
季清微笑:“比那次好。没人。“
晚上,他们回到季清的公寓。顾霖洗完澡出来,发现季清坐在书桌前,面前摊着一叠手稿。见她走近,他下意识地想收起来,但顾霖已经看到了标题——《盛夏扉页》。
“你在写小说?“顾霖惊讶地问。季清一向专注于学术写作,从未涉足文学创作。
季清耳根微红:“随便写写。“
顾霖拿起第一页,立刻被吸引住了。故事讲述一个大三男生在阅读会上遇到一个女孩,他们因文学结缘,又因理想分离。文字简洁有力,情感却异常丰沛,与她熟悉的学术季清判若两人。
“这...是我们?“顾霖抬头,眼眶湿润。
季清点点头,有些不安:“你不介意吧?“
顾霖继续往下读,看到男生在女生出国后的孤独与思念,看到他如何在每个熟悉的地方想起她,如何假装坚强地支持她追梦,却在深夜独自崩溃。文字如此赤裸真实,顾霖读得心头发颤。
“为什么不给我看这些?“她轻声问。
季清苦笑:“不想你有负担。“
顾霖放下手稿,抱住季清。他们相拥而眠,谁都没有提起即将到来的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