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初窥门径
深度解剖总监文案脑的核心构造
第1章
系统争先,解密总监文案们无往不胜的整体创作优势
你好,文案同路人,我会在这本书里毫无保留地告诉你,那些杰出文案写作指南和教程里没有提及的文案人成长关键点。
这是塘主多年提炼和开发的一套文案成长系统,核心要点只有一个,直接训练和升级你的“文案脑”。
我并非一开始就顿悟了这条“文案之道”。是走过了好多年弯路,踩过无数文案成长巨坑后,才打磨出了这套独立的文案创作体系——“敲醒文案脑”。
它完全不同于你过往接触的任何一个文案写作提升方案。那些是以文案方法和文案知识点为主体,而我是以文案人为主体,去梳理清楚文案人大脑的思考模型和创作系统。
过去几年,我已经以开班授课的方式,在上千位职业文案人身上测试了这套文案成长方案。完整体验过“总监敲脑文案课”的同学,都惊艳于这套练习给自己带来的明显成长和满满的自信。短时期内,很多人都得到了质的提升和改变!
在我向你完全展示这套文案成长系统前,你可能会怀疑它的威力。在看完对它的介绍后你一定会迫不及待地想问另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升级我的‘文案脑’?”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第一个重要认知。
1.所有竞争,都是整体性竞争
很多人从一开始,就弄偏了文案练习的重点。刚入行时,我也只能看到眼下的表层内容,长期投入了大量时间关注文字层面的包装,比如,句式、语体、结构、韵律、节奏、修辞……
后来我明白,即使给垃圾包上了一层金箔纸,它仍然是垃圾;内容空洞的文案,用再精妙的写作技巧包装起来,照样没人关注、没人买单。
现在,我不再跟别人攀比文案技巧,也建议你不要去做那些表面文章。要拼就拼内核优势。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你的文案脑对品牌和产品的理解深度。假如你跟另一位文案人竞争同一个岗位,文案脑领先的那位,大概率会胜出。
很多文案前辈都会提炼出一个个创作模板,一套套文案写作思路。有些文案人在拿到别人传授的方法后,顿时觉得心向往之,收获满满、恍然大悟。但一到自己动手时,一个也用不上,照样毫无头绪。为什么?
因为我们自己的大脑里,并没有储备与这套写作方法、创作模型相匹配的底层认知和经验数据包,也就不可能靠它很好地开展日常项目的实战创作。
一个大脑空空的人,他的创作、故事和思考,经不起别人细品细看。没有人愿意浪费时间去看干瘪的内容。文案只是信息的载体,我们看的不是文字本身,而是透过文字去接收这件产品、这个品牌所传播的那份创作者藏着的思考、理解和态度。人们不过是通过你创作的作品,找到了他自己。
所有创作行为,都是在表达作者本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状态。创作最核心的是,一个人把内在认知发酵和折射出来的影像掏出来给观众看。
我画了一幅画,这幅画是在呈现我的心情和想法;我写一本书,这本书是在梳理我这些年的系统认知;我为品牌写一条品牌口号,这条口号把我化身为品牌,以品牌身份的口吻去传达它对这个世界的问候……
所以,你才是文案创作中的主体,你的文案脑才是你唯一可以终身依赖的创作工具。
我们从来都不是靠单一方法摘得创作成果的,而是靠创作人身心脑整体的参与和发挥。一个人看过的书、经历的生活、消费过的好物、看过的电影、爱过的人,所有这些都会构成他饱满的创作身份。你不是靠创作方法来竞争,不是靠单兵单点来突围,而是靠整体优势而胜出。
所有竞争,都是整体竞争;
所有胜出,都是系统胜出。
我希望你从接触这套文案成长系统的开始,就在脑海里深深烙下这两句话。它是这套成长系统的认知起点。
当你发现身边的一名文案人每次交出的稿子都不出色,明明细节已经沟通到位了,但他总会偏离靶心。他要提升的只是文案写作方法吗?绝对不是!
一个人文案写作力弱,多半会是全方位都弱。他不仅在写文案上能力弱,其他方面的能力也相对薄弱,甚至对工作成长也没有太多要求,学习积极性都比其他人差很多。相反,文案力强的人,是整体能力强。他的洞察、策略、共情能力、沟通效率、商业思维和其他方面的素质,一定也是同行的上游水准。
所有成长,都是系统性成长。塘主带人成长,重点落在升级“文案脑”上,去提升一个人整体的文案系统,是做整体的提升!
2.两步敲醒你的“文案脑”
这是你第一次正式接触“文案脑”练习,可能你会在对其的期待中夹杂着些许怀疑和不安。
正式练习前,不少人多少都带着一个疑问:“我能学得会吗?”我想给你一个肯定的答复:“你可以!”
坦白说,我还没有遇到过学不会的人。我在刚毕业的文案新人身上测试了这套成长系统,也在工作了7~10年的文案总监身上,做了教学测试。他们从第一次接触这条成长路线后,就深深被它吸引。因为他们的“文案脑”从混乱到清晰,是自己能真切感受到的变化。在工作中,他们大大提升了过稿效率,得到同事们的赏识和肯定,自己也收获了满满的自信。
很多人会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我从哪里开始练习‘文案脑’?”这是一个直击核心的重要问题。
一提到文案学习,很多人都想拜名师,当面向前辈请教。如果身边有这类人,我会劝他务实一点。可以把“文案大神”当作你追赶的目标,但不要把他们当成学习的对象。他们能提供高维度的成长信条,但提供不了文案提升的具体助力。
你的客户等级、创作预算、媒介投放规模、合作伙伴水平,跟他们有可比性吗?没有的话,你把他们的实操经验、从业心得,照搬过来有用吗?
做文案力提升训练,想要取得真实有效的成果,你需要坚持重复地做简单、可验证、有正反馈的事。太复杂的事情,浪费脑力和时间,简单而有用的事,越学越熟练。
敲醒“文案脑”无非就做两件事:第一,升级你的总监文案创作系统;第二,填充你的文案内容数据库。足够简单吧!
第二件事相对简单,往“文案脑”里填充数据,今天就能做,此刻就在做。你看完了这一节,做好了详细的知识笔记,就是向你的“文案脑”里填入了一条高维度的认知数据。你参与一个真实的项目,会产生一条数据;你拆解完一个成功的作品,会产生一条数据;你过往的一篇成功的文案创作,也是一条数据……
建立和丰富你自己的“文案数据库”,这件事只能由你亲力亲为,别人替代不了你。我无法把我“文案脑”的数据库植入你的脑中。
但是,我能做好另外一件事,它是“文案脑”最核心的主体部分,即向你的“文案脑”里注入“塘主文案创作系统”。
说得再直接点,我把我在日常实战创作中提炼出来的文案底层认知、创作方式、思考模型、实战经验,整理成一套“文案创作系统”摆在你面前。你不需要从头去摸索、重新去打磨,只需要把这些直接搬进你的“文案脑”里,按一位文案总监的创作引导方式一步步向下思考,推进文案创作就好了。
在第1章里,我想让你的大脑正式完成接入总监文案脑训练指令的热身准备,并进一步加深你对总监文案脑的认知和理解,好让你的大脑明白所有成长都是系统性的成长。
如果你是一个内容创作者,你只用记牢此后所有创作行为和认知动作,都是指向一个统一的终点——敲醒自己的文案脑。只要你从心底认定这一步,你就跟过去的文案升级方式完成了彻底切割,并且完成了一步争先的冷启动。只此一步,你往后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投射到文案脑的整体升级上,而不是个别“干货”信息点的收集和整理。
希望这一场文案长谈指向的终点是敲醒和重构文案脑,而不是向你大脑里输入“干货”包。那些追求“干货”的阅读行为,大多是在追求一份浅层的获得感和片刻的心安。别人咀嚼加工整理的“干货”,无法转化为你的创作能力。唯有你持续升级和觉醒后的文案脑,才能为你此后的职场、人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安全感和依赖。
那么,回到日常文案创作中,总监文案与普通文案的用脑方式具体相差在哪里?总监们为何能靠大脑算力优势成为项目核心主导人?下一章,让你直观地看到对比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