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系统能升级
- 鉴宝:谁捡漏只捡国宝啊?
- 邩鸟无敌
- 2379字
- 2025-04-08 00:02:19
贺老估计是想查他,不过周先文一身清白也没什么可查的。
难道他还能从自己身上找到系统不成?
周先文嘿嘿一笑,面上却依旧保持着谦逊:“贺老您过奖了,运气,纯粹是运气。”
贺老摆摆手,显然不信什么纯粹的运气。
“小友,不用过谦。”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了些,“这两件东西,非同小可。如果你的判断没错,它们的价值,恐怕远超很多人的想象。你打算如何处置?”
来了,正题来了。周先文知道,这才是贺老叫住他的真正目的。
他沉吟片刻,没有直接回答卖或不卖,而是反问道:
“贺老您是行家,依您看,这两件东西,最妥善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他把皮球又踢了回去。
一来是想听听这位老行尊的专业意见。
二来也是试探一下对方的意图。
贺老深深地看了周先文一眼,似乎对他的反应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欣赏。
这年轻人,年纪不大,心思却很活络,而且沉得住气,不是那种捡到宝就得意忘形的主儿。
贺老装作摸着胡须,但心里已经炸开了锅。
他可不想再随便放过这次机会了,上次还没想到好主意这周姓小子手里的汝窑给捞过来,就被这家伙水灵灵的捐出去了,还特么一点回报不要。
时间就差了一天!
现在要是再把他放跑,谁知道后面他又会怎么搞!
贺老面上不动声色,甚至还微微颔首,一副“孺子可教”的赞许模样,心里的小算盘却打得噼啪作响。
“小友啊,”贺老清了清嗓子,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种分享秘辛的亲近感,“这‘妥善’二字,学问可就大了去了。”
他伸出两根手指,在空中比划着:“要说最高尚,也最符合文物保护精神的,那自然是捐献给国家,比如交给故宫博物院或者国家博物馆。功在千秋,利国利民,还能得个好名声。”
贺老一边说,一边偷偷观察周先文的表情。
他特意把“捐献”放在第一个说,就是想看看这小子的反应。
要是这小子眉头都不皱一下就点头,那……那他也只能认栽,顶多事后去博物馆多看两眼,聊以自慰。
周先文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认真,仿佛在仔细聆听金玉良言,心里却在暗笑:来了来了,老套路。先捧高,再引导。这要是换个愣头青,说不定真被忽悠瘸了,一腔热血就去捐了。
但他可不是愣头青。
见周先文没立刻表态,只是眼神闪烁,似乎在权衡,贺老心里稍稍松了口气,知道有门儿。
他话锋一转,语气也变得更加“实在”:
“当然,捐献虽好,但对个人来说,可能就……嗯,比较清贫。”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给周先文思考的空间,“毕竟,谁也不是活在真空里,这年头,生活不易啊。”
这话就说得相当有人情味了。
周先文顺势接话,脸上露出一点恰到好处的为难:“贺老您说的是,这两件东西……如果真像您说的那么有价值,能换点钱改善一下生活,那自然是最好不过。”
他表现得像个典型的、捡到宝后既兴奋又有点不知所措的年轻人,带着对金钱的渴望,但又不敢太露骨。
贺老心里“咯噔”一下,不是失望,而是狂喜!
要钱就好!
要钱就有操作空间!
最怕的就是那种油盐不进、一心只想“为国献宝”的愣头青!
“理解,完全理解!”贺老立刻表现出极大的共情,仿佛周先文的难处就是他的难处,“年轻人嘛,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那么,这就涉及到第二种处理方式了——出手变现。”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
“变现也有讲究。一是找拍卖行,公开拍卖。好处是可能拍出天价,名利双收。坏处嘛,周期长,佣金高,而且万一流拍,或者拍出的价格不理想,反而会让东西的身价受损。”
“二是私下洽购。”贺老说到这里,眼神亮了亮,像夜里的猫头鹰。
“找那些有实力、懂行、又真心喜欢这些东西的大藏家。这样交易快,价格也能谈得比较实在,还保密。当然,前提是得找到靠谱的买家和中间人。”
周先文听着,心里跟明镜似的。
贺老铺垫了半天,重点就在这“私下洽购”上了。
而这个“靠谱的中间人”或者“大藏家”,恐怕贺老自己就想当仁不让。
“贺老,”周先文故作恍然大悟,又带着几分请教的语气,“那依您看,像我这种情况,哪种方式更合适呢?”
他又把球踢了回去,但这次的问题更具体了。
贺老心里暗骂一声“小滑头”,面上却笑得愈发和蔼:
“这个嘛……得看具体情况。小友,不如这样,你这两件宝贝要不先放我这里怎么样?”
“毕竟,古玩这行,眼见为实。只有确定了东西的真伪和品相,才能给出最中肯的建议,也才能估算出它大致的市场价值,你说对不对?”
终于图穷匕见了。
绕了半天,还是要东西。
就在周先文组织语言想要怎么回复的时候,他脑海里响起了系统的声音。
【叮!恭喜宿主成功捡漏!将此次捡漏物品关注度提升一百万人次,宿主将获得系统升级!】
系统升级?
周先文沉吟了声。
虽然不知道系统升级会变成什么样,但现在都已经能够精准找到文物古董了,那在升级的话怎么也不会变得更差劲吧?
不过,一百万人次的关注度,好像有点麻烦啊。
在捐一次的话能凑得齐么?
这时,贺老看周先文一直不说话,就咳嗽了声,“小友是放心不过我这老头子?”
周先文心里“噗嗤”一声差点笑出来。
放心不过您老?那可太放心了,放心您老人家一肚子的小九九,正琢磨着怎么把我这刚出锅的饽饽连盘子端走呢。
不过,面上功夫必须做足。
周先文连忙摆手,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诚恳与一丝年轻人的局促:“贺老您说的哪里话!您的名声,在咱们这行里谁人不知?我怎么可能信不过您老人家。”
他顿了顿,语气放缓,带着几分认真思索的味道:“主要是……这两件东西,如果真如您所说,意义非凡,我这心里……有点七上八下的。”
“您知道,我就是个刚毕业的普通学生,猛地接触到这个层面的东西,有点……懵。”
这话半真半假。
懵是假的,心里七上八下倒是真的,不过不是因为宝贝本身,而是因为那个“一百万人次关注度”的系统任务。
这可比单纯卖掉换钱要复杂多了。
捐献?
上次汝窑天青釉盘已经捐了,再来一次?
也不是不行,只要操作得当,引发足够的话题度,一百万人次的关注并非遥不可及。
而且,上次捐献带来的隐形好处——比如贺老现在对他“高看一眼”,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官方认可和保护色,都是实打实的。
至于钱嘛……
他账户里可还躺着一亿两千万呢,眼下还是升级系统更有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