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逾的研究成果被剽窃了。
这个消息像一颗陨石砸进天文系的平静水面。阮绵绵是从林小满口中得知的——物理系的周教授刚刚在国际期刊发表了关于系外行星大气层光谱分析的论文,而其中的核心数据,几乎与沈逾上个月在组会汇报的内容一模一样。
“听说沈逾当场撕了会议纪要,“林小满压低声音,“他平时那么冷静的人,居然把投影仪遥控器摔成了两半。“
阮绵绵的指尖掐进掌心。她想起昨晚在教学楼天台偶遇沈逾时,他面前摆着半瓶威士忌,星空投影灯在脚下投出扭曲的银河——而她竟然以为那只是普通的天文观测。
物理实验室的门虚掩着。阮绵绵透过玻璃窗看到沈逾独自站在操作台前,白大褂袖口卷到手肘,正沉默地调试一台光谱仪。他的动作比平时粗暴许多,金属碰撞声在空荡的实验室里格外刺耳。
她深吸一口气,轻轻敲门。
“滚出去。“沈逾头也不抬。
“是我。“
他的背影僵了一瞬,继续摆弄仪器:“实验室禁止非相关人员进入。“
阮绵绵蹑手蹑脚地靠近,从背包里掏出一个玻璃罐:“我带了自制的星空糖……“
“不需要。“
“还有《天体物理学快报》的最新期刊,“她小心翼翼地把杂志放在台面,“上面有篇质疑周教授论文的评论……“
沈逾突然转身,她猝不及防撞进他怀里。实验室的日光灯从他头顶照下来,在眼窝投下深深的阴影。阮绵绵第一次看清他眼里的血丝——像一张破碎的星网。
“你懂什么?“他声音嘶哑,“那是我母亲留下的观测数据,我花了三年时间验证。“
酒精和苦咖啡的气息扑面而来。阮绵绵鼻子一酸,突然抓住他的手腕:“但偷东西的人是你教授,不是你!“
沈逾猛地抽回手,撞翻了桌上的酒精灯——
蓝色火苗“轰“地窜上半空。
火舌舔舐窗帘的瞬间,沈逾一把将阮绵绵推到墙角。她眼睁睁看着他扯下白大褂扑打火焰,火星溅到他小臂上,立刻烫出狰狞的红痕。
“灭火器!“他朝她吼。
阮绵绵跌跌撞撞地拎来灭火器,沈逾抢过去拔掉保险销。干粉喷涌而出,像一场暴烈的雪。
当最后一簇火苗熄灭时,实验室已一片狼藉。烟雾报警器尖锐地鸣叫着,走廊传来纷乱的脚步声。
沈逾靠在墙边喘气,白衬衫沾满干粉,右臂的烫伤触目惊心。阮绵绵想碰他的伤口,却被他侧身避开。
“对不起,“她声音发抖,“我只是想……“
“想什么?“他冷笑,“用糖果和杂志安慰我?“
走廊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沈逾突然拽着她躲进设备储藏室,狭小的空间里,两人的呼吸交错着撞在金属货架上。
“听着,“他压低声音,“等会就说是我操作失误,与你无关。“
阮绵绵摇头:“明明是我——“
“你什么都不知道。“他的拇指突然按在她嘴唇上,“我母亲的病,我的病,都是进行性神经退行症。这种病会先夺走记忆力,再蚕食运动机能——就像现在,我甚至握不紧灭火器。“
她的眼泪砸在他手背上。
“那些数据可能是她最后能留下的东西。“沈逾的声音突然变得很轻,“而我现在连愤怒都控制不好。“
门外,保安正在检查烧焦的操作台。阮绵绵透过货架缝隙看到沈逾的笔记本摊开在地上,某页角落画着小小的紫藤花——和她第一次见他时的场景一模一样。
事故最终被定性为“酒精灯操作不当“。沈逾被暂停实验室权限,而阮绵绵因为“恰巧路过帮忙“,反而收到系里表扬。
她抱着处分通知书在物理系门口等了一整天。黄昏时分,沈逾终于出现,臂上的烫伤简单包扎着,整个人瘦了一圈。
“给你的。“她塞给他一个保温盒,“烫伤膏和蔬菜粥。“
沈逾没接:“别再来了。“
“我查过了,“阮绵绵固执地挡在他面前,“进行性神经退行症是有基因疗法的,德国那个实验组——“
“五年。“他突然打断她,“即使治疗,平均生存期也只有五年。“
暮色中,他的轮廓像一尊正在融化的冰雕。阮绵绵伸手想拉他,却被他后退避开。
“看到那些星星了吗?“沈逾指向渐暗的天空,“有些光需要几百万年才能到达地球,当我们看见它时,本体可能早已消亡。“他收回手,“我们之间也是这样的时差。“
阮绵绵不再投稿了。
天文社活动她照常参加,只是永远坐在离沈逾最远的位置。校刊最新一期“星空物语“破天荒地开了天窗,编辑在空白处印了句“等待彗星归来“。
林小满看不下去了:“你就这么放弃了?“
“我在准备文学奖。“阮绵绵头也不抬地修改稿子,“ deadline下周。“
“那福利院呢?周四还去吗?“
笔尖在纸上洇出个墨点。阮绵绵想起小雨上周发来的手语视频——小女孩举着歪歪扭扭的画,问她“星星哥哥怎么不见了“。
“……去。“
文学奖截稿前一晚,阮绵绵在图书馆通宵。凌晨三点,她揉着酸痛的脖子去接水,经过三楼窗边时,意外发现有人坐在沈逾的专属座位上。
月光勾勒出熟悉的背影。
她本能地想逃,却踢倒了门口的垃圾桶。沈逾回过头,桌上摊开的正是她那篇被退稿的《猎户座传说》。
两人隔着七步远的距离对视。最终是沈逾先开口:“文学奖的稿子?“
“……嗯。“
“写的什么?“
“一个女孩追逐流星的故事。“她攥紧水杯,“但她后来发现,真正的星光不在天上。“
沈逾的睫毛颤了颤。他面前摆着那本《给绵绵的冬季星空指南》,书页间夹着几张医院检查单。
“我下周去德国。“他突然说。
阮绵绵的心脏停跳了一拍。
“基因治疗实验组,“他合上书,“成功率不到30%。“
月光在两人之间流淌。她慢慢走到他面前,发现他左手无名指上有一道新鲜的伤口,像是被什么锋利的东西划过。
“这个给你。“沈逾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等结果出来再拆开。“
阮绵绵接过信封,摸到里面有个硬硬的小物件。她想现在就看,却被沈逾按住手:“答应我。“
他的掌心比从前更冷了。
文学奖颁奖礼那天,沈逾没有出现。
阮绵绵的《光年时差》获得散文组一等奖,台下掌声雷动。她站在聚光灯下,目光扫过礼堂每个角落——第三排靠通道的位置空着,那是她提前给沈逾留的座。
回到宿舍,她终于拆开那个信封。
一枚陨石戒指滑落掌心,内侧刻着“SY→RM“的字母。附页的纸条上只有一行字:
“如果实验成功,请等我回来修正所有错误的天文知识。如果失败,它就是来自45亿光年外的告别。“
窗外,猎户座的三颗腰带星明亮得刺眼。阮绵绵把戒指戴在无名指上,冰凉的触感像某个雪夜的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