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恩寺的琉璃塔尖刺破雷云时,沈昭的草鞋已浸透建康城的血雨。她望着塔顶旋转的青铜棺椁,怀中的男婴突然停止啼哭——那双星眸倒映的不仅是九层琉璃塔,还有塔身暗藏的星枢机关。
巡夜的武僧横尸在金刚殿前,伤口流出的黑血在青砖上蚀出北斗纹路。沈昭的铜钱剑挑开最近那具尸体衣襟,发现心口处嵌着半枚璇玑玉碎片——与她在巫山所得残片恰好能拼合。
“坎位生门被锁。“林隐的虚影从剑穗五帝钱中浮现,指尖星屑凝成卦盘,“有人改动了塔内二十八宿方位...“
话音未落,塔顶青铜棺突然射出血光。三百盏长明灯自塔内逐层亮起,每层檐角悬挂的惊魂铃同时炸响。沈昭怀中的男婴突然睁眼,瞳孔中流转的星图竟与琉璃塔砖缝间渗出的金光完全重合!
“天地玄宗!“沈昭甩出铜钱剑护住周身,剑气激得满地尸骸移位。当看清尸体排列成的卦象时,她瞳孔骤缩——这正是三年前蓝玉案中,凉国公府暗室地面的血阵图案!
塔门突然洞开,腥风卷着纸钱扑面。沈昭踏着七星步冲入塔内,发现首层壁画上的十八罗汉像,眼珠竟随着她的移动而转动。最骇人的是伏虎罗汉手中的金铃——铃舌分明是截人指骨,刻着晋王府的死士编号。
“子母连心阵。“林隐的虚影触碰墙壁星图,“七层以上必有...“
第二层传来木鱼声,沈昭的绣春刀劈开经幡,却见三百沙弥盘坐成八卦阵。他们的眉心皆嵌着青铜钉,手中敲打的不是木鱼,而是缩小的人头骨!当沈昭的铜钱剑刺入震位沙弥的天灵盖时,整层塔突然倾斜四十五度。
“乾坤倒转!“林隐虚影化作金光裹住沈昭。她借势跃上第三层,却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九口青铜棺呈九宫格排列,每口棺盖上都刻着沈昭与林隐的生辰八字。最中央的棺椁突然开启,飞出的不是尸首,而是半幅《郑和航海图》!
“工部三月前失窃的...“沈昭用刀尖挑起海图,发现标注星图的位置用朱砂写着“星枢城“。怀中的男婴突然啼哭,金豆般的泪珠落在海图上,竟显出新航线——直指渤泥国方向的某座无名岛。
第四层的机关被血腥味触发,七十二枚透骨钉暴雨般射来。沈昭旋身躲入青铜棺,却发现棺内铺满户部空印文书——每张都盖着道门掌教的朱砂印,日期赫然是建文四年六月十五!
“靖难之役结束前三日...“林隐的虚影剧烈波动,“难道...“
塔身突然剧烈震颤,第五层的地砖翻转成星盘。沈昭的紫微印突然发烫,怀中的男婴挣脱襁褓,赤足踩在星盘天枢位。当璇玑玉碎片自动飞入机括时,整座琉璃塔外墙的琉璃砖开始移位,拼出洪武二十五年的紫微垣星图!
“原来如此!“沈昭的绣春刀劈开第六层暗门,“整座塔就是星枢仪...“
七具湘西血尸破壁而出,关节处的青铜机括泛着幽光。它们的苗刀上刻着东厂暗纹,咽喉却纹着湘西赶尸匠的符咒。沈昭的铜钱剑燃起道火,却发现血尸伤口流出的竟是星屑凝成的液体!
“小心幻象!“林隐虚影突然实体化揽住沈昭的腰。两人撞破窗棂跃上第七层,身后血尸在触及月光时自燃成灰。沈昭的紫微印金光大盛,照见塔壁暗藏的密文——竟是刘伯温亲笔所书的《烧饼歌》残篇!
“寅卯年间逢大旱...“沈昭的指尖抚过“帝星陨落“四字,发现墨迹未干。怀中的男婴突然指向第八层,星眸中映出个戴青铜傩面的身影——那人腰间玄铁令的纹路,与二十年前太史局血案中的完全一致!
“终于来了。“傩面人的嗓音带着金属摩擦声,“紫微星君可知这塔下埋着什么?“
沈昭的绣春刀劈开虚空,刀气却被九星连珠的青铜链化解。傩面人袖中飞出七枚棺材钉,钉尾系着的红绳上串着道门舍利。当钉尖触及塔壁星图时,整座琉璃塔突然通体透明——地基下赫然埋着具百米长的龙形骸骨!
“当年刘基斩的可不是金陵龙脉...“傩面人揭下面具,露出张布满缝合线的脸,“而是你们这些僭越的星君!“
怀中的男婴突然发出龙吟,沈昭的紫微印迸射金光。璇玑玉碎片在空中重组,化作赤龙剑斩断青铜链。傩面人暴退三步,撕开的衣襟下露出心口蠕动的青铜鼎——鼎身饕餮纹正在吞噬星屑!
“九幽噬星阵!“林隐虚影化作锁链缠住傩面人,“他在用道门亡魂喂养...“
塔顶传来棺盖开启的轰鸣,第九层的青铜棺椁突然倾斜。沈昭踏着龙影冲上顶层,却被眼前的景象震住——棺中躺着的不是尸首,而是整套建文帝的冕服,玉带钩上刻着“允炆“二字。更诡异的是冕服心口处,插着半截带血的铜钱剑!
“这是你的剑。“傩面人的冷笑从下方传来,“二十年前刺穿建文太子那柄...“
暴雨穿透琉璃塔顶,沈昭的紫微印突然映出惊悚画面:靖难之役尾声,她身着飞鱼服将铜钱剑刺入青年文士心口——那人抬头时露出的,竟是林隐的面容!
“现在明白为何七星棺要刻你生辰了?“傩面人扯断锁链,“你才是弑君的...“
赤龙剑突然调转方向刺穿傩面人咽喉,林隐的虚影在雨中凝实:“塔要塌了!“他揽住沈昭的腰撞破塔顶,下方青铜棺椁在雷击中炸成碎片。当两人坠入秦淮河的刹那,怀中的男婴突然化作星光融入沈昭的紫微印。
翌日黎明,沈昭在漕船甲板上苏醒。手边的《郑和航海图》沾着血渍,新浮现的航线上标注着“星枢城“。更令她心惊的是图角小字——“永乐三年,道门三百弟子殉海于此“。
河面漂来盏莲花灯,灯芯竟是截人指骨。沈昭捞起灯盏时,发现灯座刻着晋王府徽记。当她的血滴入灯油时,火光中浮现出星图——指向渤海方向的某座无名岛,岛形竟与璇玑玉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