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天空依旧阴沉沉的,冷风呼啸着吹过皇宫的殿宇楼阁。金銮殿上,气氛凝重而压抑。皇帝高高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威严。两旁文武百官分列站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都在猜测这场对质的结果。
贾健身着一身崭新的官服,气宇轩昂地站在殿中,手中紧紧握着一叠厚厚的证据。而在他对面,太师和大皇子被带到殿上,虽然身处困境,但太师依旧面色冷峻,大皇子也强装镇定。
“今日,朕命你们当面对质,贾健,你先说,有何证据证明太师和大皇子贪污赈灾银两?”皇帝目光如炬,看向贾健。
贾健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后,朗声道:“陛下,臣经过多方查访,搜集到了诸多铁证。首先,这是一份赈灾款项的账目记录,上面清楚地显示,本该运往灾区的银两,有很大一部分被挪用,最终流入了太师和大皇子名下的钱庄。”说着,他将账目呈给一旁的太监,由太监转呈给皇帝。
皇帝接过账目,仔细查看,脸色越发阴沉。“太师,对此你作何解释?”
太师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这账目乃是有人蓄意伪造,意图陷害老臣。老臣一生忠心耿耿,绝无可能做出这等事。”
贾健冷笑一声,继续说道:“太师,仅凭这账目,你自然可以狡辩。但还有人证,负责运输救灾物资的官员李大人,愿意为臣作证,证明在运输途中,有人授意他更改物资去向,而此人正是太师府的心腹管家。”
这时,李大人战战兢兢地从百官中走出,跪下说道:“陛下,臣所言句句属实,确是太师府管家让臣这么做的。”
大皇子见状,大声喝道:“李大人,你莫要血口喷人!你与贾健是不是串通好了,故意陷害本皇子?”
李大人吓得浑身发抖,“大皇子,臣不敢啊,臣只是如实禀告。”
就在众人僵持不下时,突然殿外传来一阵喧闹声。一名太监匆匆跑进来,惊慌失措地喊道:“陛下,不好了,宫外有一群百姓闹事,说是来为太师和大皇子鸣冤的。”
皇帝脸色一变,“这是怎么回事?”
太师趁机说道:“陛下,您看,民心所向,老臣和大皇子定是被冤枉的。太师趁机说道:“陛下,您看,民心所向,老臣和大皇子定是被冤枉的。这些百姓自发为我们鸣冤,想必其中必有误会。”
皇帝眉头紧皱,心中暗忖:这事儿来得蹊跷,怎会突然有百姓为他们鸣冤?但表面上仍不动声色地说道:“传百姓代表上殿。”
不多时,几个穿着朴素的百姓被带了进来,他们跪在殿上,其中一个看似领头的壮实汉子说道:“陛下,我们都是附近州县的百姓,太师和大皇子平日里对百姓多有照顾,乐善好施。这次听闻他们被冤枉贪污赈灾银两,我们实在是不忍心,特来为他们求情。”
贾健心中明白,这定是太师和大皇子暗中安排的。他上前一步,大声质问道:“你们说太师和大皇子乐善好施,可有证据?又怎知他们不是在作秀?而且,灾区百姓苦不堪言,你们又作何解释?”
那领头的汉子被问得一愣,支吾道:“这……我们只是听说……”
贾健趁热打铁,又道:“陛下,这些所谓的百姓代表言辞含糊,显然是被人收买。真正的灾区百姓,此时正挣扎在生死边缘,恳请陛下明察。”
皇帝沉吟片刻,觉得贾健所言有理。但太师和大皇子在朝中势力庞大,此事若处理不当,恐生变故。他思索一番后说道:“今日对质,各方说法不一。朕决定,暂且休庭,待朕派人彻查此事,再做定夺。来人,将太师和大皇子继续押回天牢,加强看守;李大人,你先回府,等候传唤;贾健,你也需继续搜集证据,不得懈怠。”
众人领命。太师和大皇子被押走时,太师目光阴冷地看了贾健一眼,心中暗道:“小子,别以为这就赢了,咱们走着瞧。”
第五章:暗中调查迷雾重重
散朝后,贾健回到贾府,心中满是忧虑。虽然今日在金銮殿上占据了上风,但太师和大皇子肯定不会就此罢休,他们定会想办法反扑。而且,那些突然出现的所谓百姓代表,背后肯定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贾健决定再次深入调查,他召集了贾府中的亲信家丁,秘密商议。“你们分成几路,一路去查探那些百姓代表的来历,看看他们到底是受何人指使;另一路去调查京城中与太师和大皇子关系密切的势力,看看他们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举动。记住,一定要小心行事,不要打草惊蛇。”
家丁们领命而去。与此同时,皇帝也秘密派遣了自己的心腹暗卫,去调查此事。暗卫们身手矫健,行事隐秘,很快便展开了行动。
在天牢中,太师和大皇子被关押在狭小的牢房里。太师心中烦闷,来回踱步。大皇子抱怨道:“太师,今日之事险些坏了大事,那贾健太狡猾了。现在该怎么办?”
太师冷哼一声,“慌什么!那些百姓虽然没起到太大作用,但也给皇帝添了些麻烦。我们在朝中还有不少人脉,只要他们能想办法干扰调查,我们就还有机会。”
“可是,天牢看守森严,我们如何与外界联系?”大皇子愁眉苦脸地问道。
太师神秘一笑,“放心,我自有办法。”原来,太师暗中培养了一批死士,这些死士隐藏在京城各处,只等他一声令下。虽然身处天牢,但他可以通过特殊的暗号,与外界的死士取得联系。
没过多久,天牢外的一处阴暗角落,一个黑影悄然出现。他在墙上用特殊的方式留下了记号,这是太师与外界联系的暗号。很快,另一个黑影出现,看到记号后,微微点头,然后迅速离开。一场暗中的较量,正在京城的各个角落悄然展开,而真相,似乎被一层又一层的迷雾所笼罩,让人难以看清。
贾府派出的家丁经过一番明察暗访,终于有了一些收获。一路家丁发现那些所谓为太师和大皇子鸣冤的百姓代表,实则大多是京城周边几个村庄的地痞无赖,被人用重金收买而来。而负责联络他们的,正是太师府一个不起眼的小厮。顺着这条线索,家丁们继续追查,竟发现这些地痞无赖被安置在一处隐秘的宅院里,宅院的主人是太师的心腹官员。
另一路家丁则打探到,与太师和大皇子关系密切的几家钱庄,最近频繁有神秘人进出,而且账目似乎也在暗中做了手脚。种种迹象表明,太师和大皇子在暗中策划着毁灭证据,同时企图诬陷贾健,让他背上构陷朝廷重臣的罪名。
贾健得知这些消息后,眉头紧锁。他深知,自己已经触及到了太师和大皇子的核心利益,接下来的处境将会更加危险。但他并未退缩,反而坚定了彻底揭露他们罪行的决心。
与此同时,皇帝的心腹暗卫也有了重大发现。他们在京城郊外的一处废弃寺庙中,发现了太师府与一些江湖势力勾结的证据。这些江湖势力平日里无恶不作,如今被太师收买,似乎正准备着一场针对贾健的暗杀行动。暗卫们还截获了一封密信,信中详细谋划了如何在贾健外出时制造意外,让他死于非命。
暗卫迅速将这些情报送回宫中,皇帝看后龙颜大怒。“太师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勾结江湖势力,意图谋害朝廷命官,实在是罪不可恕!”但皇帝也清楚,此事不宜声张,否则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他决定暗中保护贾健,同时等待贾健搜集到更多确凿的证据,以便一举扳倒太师和大皇子。
而此时的贾健,虽然不知道皇帝已派暗卫暗中保护自己,但他也预感到危险即将来临。他加强了自身的防备,出门时总是带着数名家丁,并且行踪不定。同时,他加快了证据搜集的速度,希望能尽快将太师和大皇子的罪行公之于众,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太师和大皇子的暗杀计划已经启动,一场更为阴险狡诈的刺杀即将展开。一场生死危机正在张贾健逼近。而荣国公府邸,一片紧张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