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背后的阴谋

秦墨指尖在桌面轻叩,沉吟片刻,“张嬷嬷…恐怕是姬博仁百密一疏,自以为早已处理干净的旧人。他大概从未想过,一个当年不起眼的老嬷嬷,如今会成为扎在他心头的一根刺。你这般大张旗鼓地把人接回府中,他那边定然坐不住了。”

姬昭月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屠苏盯着呢,府里也加派了人手,想动张嬷嬷,得先问问我的人。”她语气不见波澜,却自有分量。

秦墨却摇了摇头,视线落在窗外虚空处,“只怕张嬷嬷本身,并非他最忌惮的。当年之事盘根错节,一个老仆又能记得多少?他真正怕的,恐怕是张嬷嬷这条线牵扯出的……”

话未说完,两人目光倏然相撞,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宫里!”几乎是同时开口,语气里带着恍然和一丝寒意。

秦墨颔首,声音压低了些,“没错,宫里。你母亲的事毕竟过去十多年,就算张嬷嬷知道些内情,时过境迁,单凭一个老嬷嬷的几句话,翻不起滔天巨浪,动不了他姬博仁的根基。”

他话锋陡然一转,带上几分冷锐,“可他偏偏反应如此激烈,甚至不惜在你面前失态。只有一个解释——他怕的不是旧事重提,他怕的是惊动如今稳坐北境的那位,姜大将军。”

提及外祖父,姬昭月眸光微黯,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杯壁。

“外祖父……说起来,我对他的印象确实模糊。母亲在世时,偶尔提起,也只说外祖父和舅舅们镇守北境,军令如山,不得擅离。”

她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怅惘,“自我记事起,似乎就没见过他老人家。连母亲的丧仪,他都未能……”

秦墨接口道:“镇守边疆,无诏不得回京,这是规矩。可十年未曾归京述职,甚至连独女的丧仪都未能回京吊唁,这绝不寻常。”

他看向姬昭月,眼神深邃,“放眼本朝,手握重兵、镇守一方的大将,有几人能被‘规矩’二字绊住整整十年?”

姬昭月心头猛地一凛,倏然抬眼看他,眼中疑云密布,“你的意思是…是有人在背后捣鬼,刻意阻挠外祖父回京?”

秦墨没有直接回答,只平静地反问:“除了这个,还有更合理的解释吗?能让一位功勋卓著、圣眷在握的大将军十年不得归京,甚至无法送爱女最后一程,这背后需要多大的能量?或者说,是谁,如此不愿意见到他回来?”

紧接着秦墨出声道:“我怀疑,宫里那位,要借此机会对姜大将军动手了。姬博仁这番动静,恰好递了把刀子过去。”

姬昭月眉头紧锁,“姬博仁不是她的人吗?她不怕引火烧身,动摇自身?”

秦墨唇角勾起一抹近乎冷酷的弧度,“姬博仁是棋子,北境二十万大军是棋盘。为了整个棋盘,牺牲一颗甚至几颗碍事的棋子,对她而言,再划算不过。更何况,这颗棋子最近似乎不太安分了。”

姬昭月背脊猛地挺直,端着的茶杯被重重放下,发出“叩”的一声脆响。她周身的气息骤然冷冽下来,声音里像是淬了冰,“好一个一石二鸟,借刀杀人!她休想!”

这算计牵连到她仅剩的至亲,触碰了她的逆鳞。

秦墨感觉到她骤然紧绷的气息,适时开口:“冲动无用。眼下最要紧的,是立刻将京中变故和我们的猜测告知姜大将军,让他早做防备,切莫中了圈套。”

姬昭月吸了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恢复了冷静,“你说得对。”她起身,动作利落,快步走向书案,“我这就修书……”

话未说完,她的声音顿住了。书案上,静静躺着一封封好的信。她疑惑地拿起信封,触手是上好的韧皮宣,纸张带着一股淡淡的墨香。

信封上收信人的名字,笔画苍劲有力,带着一股凌厉的锋芒,即使是素未谋面的字迹,也能让人感觉到写字之人的强大气场。

这字迹,绝非寻常闺阁女子或府中文士能写出的。

她猛地抬头看向秦墨,眼中带着难以置信,“这信……是你写的?”

秦墨端坐椅中,姿态闲适,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嗯。我已经写好了。你派可靠的人,即刻送往北境便是。”

姬昭月握着信,脑海里一片空白,愕然地张大了嘴,“你……你不是看不见吗?怎么会……”她看着秦墨那双蒙着白纱的眼睛,又看看手中笔锋凌厉的信件,感觉自己的认知受到了冲击。

秦墨的语气波澜不惊,仿佛在说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眼睛看不见,不代表手废了。写字而已,与闭着眼睛杀人并无二致。”

姬昭月喉头微动,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她看着秦墨平静的面容,脑海中瞬间闪过关于定南王那些骇人的传闻。

他不是一个依靠视力去感知世界的人,他的强大,源自于更深层的东西,一种刻入骨髓的本能与感知。

写字,或者杀敌,对他而言,或许真的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运用力量。

她忍不住低声喃喃:“不愧是定南王……”

这一刻,她仿佛透过眼前这个安静坐在轮椅上的男人,看到了曾经那个浴血沙场、威震天下的身影。

那种睥睨一切的强大,那种不为外物所限的意志,即使蛰伏于此,也从未真正消失。

姬昭月捏着那封信,指节微微发白,快步穿过回廊,直奔屠苏的院子。秦墨那句“与闭着眼睛杀人并无二致”还在她耳边回响,让她心头又麻又惊,但眼下的紧迫感压倒了一切。

屠苏正在院中擦拭她的短刀,动作干净利落。见姬昭月一阵风似的进来,脸上还带着未散尽的震惊和凝重,她停下了动作,站直身子,眼神询问。

“屠苏,”姬昭月声音压得很低,却透着不容置疑的急切,“这封信,十万火急,必须立刻送往北境,亲手交到外祖父,姜大将军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