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皮肤的护理

○为何要单独护理眼部皮肤?

眼部皮肤相对特殊,主要有以下五大特点:

①人体皮肤厚度为0.5~4mm,眼睑等部位皮肤最薄,是人体最厚部位皮肤厚度的1/5~1/3。

②为了保持眼球湿润,我们每天都在做频繁的眨眼运动,眼部肌肤不断受到拉伸。

③眼部皮肤缺乏皮脂腺与汗腺的分布,天然的自我滋润能力较弱。

④眼部皮肤脂肪含量少,缺乏弹力纤维和胶原结构,容易失去弹性,甚至出现提前衰老的现象。

⑤眼周分布着高密度的神经纤维及毛细血管,受到内外因素的刺激后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发眼部疲劳、色素沉积等问题。

基于以上的原因,眼部皮肤容易出现暗淡、松弛等现象,表现为黑眼圈、眼袋、鱼尾纹、眼角下垂等问题,因此进行适宜的眼部护理十分重要。

○常用的眼部皮肤护理产品

眼部啫喱、精华、膏霜等眼部日常护理产品

用来维稳、保湿、抗皱,可每日早晚使用,以达到眼部护理的效果。喱、精华类的产品质地相对轻盈,膏霜类的产品含有较多油脂,可以提供更多滋润。根据个人的肤质和产品建议进行护理。

眼膜等阶段性眼部护理产品

用来集中、密集地护理眼部肌肤,以达到瞬时的眼部皮肤改善效果,不建议每日使用,其大多是水剂,每日敷于眼部会加重眼部负担,使眼部肌肤免疫力下降,进而导致眼部敏感。保持每次10~15分钟,每周2~3次即可。

随着国内外美妆品牌在抗衰、美白等功效方面的研究发展,已有部分的原料及其成品,可抵达皮肤真皮层,起到一定的效果,建议大家选用大品牌具有成熟研发历程的眼部护理产品,以达到护理效果。

○黑眼圈要如何护理?

黑眼圈即所谓的“熊猫眼”,用以描述眼周皮肤暗淡,呈青黑色或茶黑色的现象。黑眼圈形成的机制不尽相同,表现和治疗手段也有所区别,需谨遵医嘱。

黑眼圈

色素性黑眼圈

黑眼圈最常见的类型之一,表现为真皮黑色素在眼周过度沉积,形成沿眶缘弧形分布的灰色或棕色区域,当人为牵拉下睑皮肤时,这一色素沉着区域会随之伸展,但颜色不会显著变淡,部分患者会随疲劳、睡眠不佳而加重,有时累及上睑皮肤。

色素性黑眼圈的产生与过度的日光暴露、药物的摄入、妊娠、哺乳、眼部手术、外伤、炎性反应后色素沉着、过度摩擦、遗传等因素有关。此类黑眼圈的治疗以去除色素沉积为主,除改善生活习惯、坚持防晒等手段之外,外用氢醌、视黄酸、壬二酸等脱色剂减少表皮黑色素含量,或外用三氯乙酸、α-羟基酸等化学剥脱剂去除表皮或真皮浅层的皮损,均可有效改善色素性黑眼圈。一些激光治疗如调Q激光、剥脱性激光、点阵激光、强脉冲光等也可显著减少表皮和真皮内的黑素颗粒。

血管性黑眼圈

这是引起黑眼圈的另一常见病因。由于眼部皮肤薄弱,眼轮匝肌和内含的血管、毛细血管网可透过皮肤,表现为紫罗兰色外观伴有突出的蓝色血管,尤以下睑内侧最为显著。当人为牵拉下睑皮肤时,这一区域会随之伸展,不伴有颜色的变淡,甚至可导致紫罗兰色加深。治疗时应以去除显露的血管为主。局部外用叶绿基甲萘醌(叶绿醌)、视黄醇、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混合配方凝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下睑血流的淤滞。此外,微创手术去除眼周异常扩张的静脉,血管特异性激光靶向可破坏眼周细小毛细血管网和异常扩张的静脉,自体脂肪或软组织填充剂注射用以补充眼睑下容量,对血管性黑眼圈亦有较为理想的疗效。

结构性黑眼圈

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结构性黑眼圈主要是由泪槽形成的阴影所致。泪槽俗称“泪沟”,是内眼角向外下方延伸出的眼睑部和面颊部交界处的凹陷,年龄的增长,皮下脂肪的丢失以及表面皮肤逐渐变薄均会加重泪槽的凹陷。后天性结构性黑眼圈主要由下睑皮肤松弛、眶隔脂肪膨出、水肿等原因形成的阴影组成。结构性黑眼圈在治疗上以改善结构异常为主,如利用点阵激光技术刺激胶原的重塑和新生,改善皮肤松弛;采用自体脂肪或软组织填充剂注射补充眼睑下容量;通过手术松解内侧的泪槽韧带和外侧的轮匝肌支持韧带,或去除膨出的眶隔脂肪等均是常用的解决方案。

部分患者可同时伴有以上多种类型的黑眼圈,称为混合型黑眼圈,在治疗时也应综合考虑。

眼袋

○眼袋如何护理?

由于下睑结构松弛,眶隔脂肪膨出或下垂而形成的袋状悬垂被称为眼袋,是面部形态老化的表现之一。眼袋的形成与眼轮匝肌肥厚、皮肤松弛、脂肪过多、肌肉及韧带等组织老化有关。做好基础护肤,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期用眼疲劳等方式可以预防眼袋形成,而针对已经形成的眼袋,手术去除是目前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

○鱼尾纹如何护理?

鱼尾纹

鱼尾纹指出现在双侧外眼角以外的皮肤放射状皱纹,因状似鱼尾的纹路而得名。鱼尾纹是眼轮匝肌动力性皱纹,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动态皱纹在做大笑等表情时才能见到,静态皱纹在面部表情不夸张时也可出现。日光照射、皮肤厚度改变、皮下组织的减少及在微笑或斜视时外侧眼轮匝肌的收缩等皆可导致鱼尾纹的产生,因此,避免做出夸张的表情,做好基础的保湿、防晒等护肤工作可以防止鱼尾纹的产生。在治疗鱼尾纹方面,目前主要有两种途径:通过强脉冲光、E光、点阵激光和射频改善局部的皮肤状况,使皮肤紧缩,皱纹减少;或通过注射肉毒毒素、外科手术以减弱外侧眼轮匝肌的功能,从根本上改善或去除鱼尾纹。

○如何延缓眼角下垂?

眼角下垂

除了先天发育、疾病、外伤等原因,导致眼角下垂最主要的原因是衰老导致的上眼睑皮肤胶原蛋白流失,皮肤弹性降低,松弛堆积。延缓眼角下垂也应从这些方面入手,注意日常的皮肤护理,合理饮食,避免过度用眼,放松心情,戒烟戒酒,适宜的按摩手法是最基础的抗衰手段。肉毒毒素注射可对轻度的眼角下垂有所改善,必要时还可行手术治疗。

参考资料

◎张明明,刘文婷,何聪芬,等.眼部皮肤常见问题及眼部护理化妆品的发展现状[J].香料香精化妆品,2011(3):46-48.

◎马刚,徐天华,赵荀,等.黑眼圈的诊疗进展[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6,25(6):362-367.

◎朱光辉,卢彬.鱼尾纹矫正的临床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2):1033-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