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精益管理及其来源

精益管理由最初的在生产系统的管理实践成功,已经逐步延伸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业务,由最初的具体业务管理方法上升为战略管理理念,能够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资本投入,使股东价值实现最大化。精益管理要求企业的各项活动都必须运用“精益思维”(lean thinking)。“精益思维”的核心就是以最小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由此可以认为,精益管理就是企业在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与服务的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企业生产活动中的浪费现象很多,常见的有操作错误、产品与原料积压等七种浪费,这就是精益生产需要消除的浪费。消除浪费是精益管理的基本理念,也是精益思想的核心。

精益管理来源于精益生产方式,其核心在于把精益生产方式中的持续改善、消除浪费作为一种思想与意识固化在企业生产与管理活动中。詹姆斯·P.沃麦克、丹尼尔·T.琼斯在《精益思想》中指出,所谓精益思想就是根据用户需求定义企业生产价值,按照价值流组织全部生产活动,使要保留下来的、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流动起来,让用户的需求拉动产品生产,而不是把产品硬推给用户,暴露出价值流中所隐藏的Muda(任何没有附加价值的作业,在日本称为Mu-da),不断完善,达到尽善尽美。精益思想不仅要关注消除浪费,同时还以创造价值为目标“做正确的事”,精益思想就是在创造价值的目标下不断地消除浪费。精益管理强调的就是这种精益思想、精益意识在企业生产运营、管理中的运用,努力消除这些浪费现象是精益管理的最重要的内容。

由此可以看到,任何企业都可推行精益管理,通过精益管理达到为客户创造价值,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与发展的一个趋势。

精益为本,落地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