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两万里(美绘珍藏版)
- (法)儒勒·凡尔纳
- 3047字
- 2025-04-16 15:40:02
内德·兰德
法拉格特舰长是一位优秀的海员,完全有资格指挥这艘驱逐舰。他与他的舰船已经融为一体,是舰船的灵魂。他曾发过誓,既然那个怪物存在着,他就一定要把它从海里清除。
舰上的军官们都与他们的舰长观点一致。他们时时刻刻都在谈论、探讨、争论,并预测着与独角鲸相遇的机会,时刻观察着浩瀚的大海。至于全体船员,他们都盼着能遇上独角鲸,抓住它,把它弄到舰上来,切成碎块。他们全神贯注地盯着海面。再说,法拉格特舰长也许诺过,无论是谁,不管是见习水手还是正式水手,不管是水手长还是军官,谁最先发现了那个怪物,谁就可以领到两千美元的赏金。
可是,唯独孔塞伊是个例外,他对使我们大家感到兴奋的那件事显得十分淡漠,与众人的高涨热情形成明显的反差。
法拉格特舰长为这条船配备了能够捕获巨型鲸类的精良设备,该有的装备应有尽有,从手投鱼叉到喇叭口形炮上使用的带倒刺的箭,以及供鸟枪使用的开花弹,样样俱全。艏楼上架设着一门改良过的大炮,从炮栓处装弹,炮管壁很厚,能够轻易地发射四公斤重的锥形炮弹,平均射程为十六公里。
因此,可以说,林肯号上,毁灭性武器样样俱全。而且,它还有更好的武器,那就是捕鲸大王内德·兰德。内德·兰德是加拿大人,身手不凡,在他的危险的行当里,还从未遇到过与他不相上下的对手。他头脑冷静,机智灵活,有勇有谋,一般的鲸鱼都甭想甩脱他的那把带索鱼叉。内德·兰德年约四十,身材魁梧,身高六英尺以上,体格健壮,神情严肃,不易交往。话不投机,他便立即变脸,凶巴巴的,谁若是惹了他,他便怒火中烧,暴跳如雷。他的相貌非常引人注目,尤其是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让他的面庞尤显生动。
我认为,法拉格特舰长把此人请上船来是颇有见地的。他目光敏锐,膂力过人,一个人就能抵得上全体船员。
尽管内德·兰德是个不好打交道的人,但他对我还是有点好感的。这也许是我的国籍吸引了他。对他来说,遇上一个说法语的人,他就可以有机会说这种语言了。这位捕鲸高手祖籍魁北克,在魁北克还是法国属下的一个省份时,他家已经成了一个部落,出了不少勇敢的捕鲸高手。
七月三十日的那个美妙的夜晚,也就是说我们起航的三个星期后,我们的船驶达帕塔哥尼亚海岸下风口三十海里处,进入与布朗角同一纬度的海域,已经驶过了南回归线,距离南边的麦哲伦海峡将近七百海里。再有不到一个星期,林肯号就将在太平洋上劈波斩浪了。
内德·兰德和我坐在艉楼甲板上,一边闲聊,一边望着神秘的大海,直到这之前,这大海依然是深不可及。我很自然地把话题引向大独角鲸,并分析了我们此次远航的成功与失败的种种可能性。后来,我见内德·兰德一声不吭,只是听我在讲,我便把话给挑明了。
“怎么,内德?”我问他,“您怎么竟认为我们要追逐的那个鲸类动物并不存在呢?您如此怀疑,难道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吗?”
内德·兰德先看了我一眼,习惯性地用手拍了一下宽阔的脑门儿,闭上双眼,仿佛在集中思想,然后才开口说道:“也许是确有其事,阿罗纳克斯先生。”
“可是,内德,您是个职业捕鲸手,您对海洋里的大型哺乳动物很了解,您应该是不难想象得出关于巨型鲸类动物的存在的,您不应该对此持怀疑态度的呀!”
“这您可就错了,教授先生,”内德回答道,“一般人可以去相信有奇异的彗星穿过宇宙,有古老的怪物居住在地球的内部,可天文学家、地质学家就不会接受这类荒诞不经的说法。捕鲸手也是这样。我追逐过不少的鲸类动物,也用鱼叉叉到过很多,还杀死过几头,但是,无论这些鲸类动物具有多强的攻击力,无论它们是用尾巴还是用牙齿,它们都绝对不可能毁坏轮船的钢板的。”
“可是,内德,有人举出例证,说有些船只被独角鲸的利齿穿透了。”
“这么说,博物学家先生,”内德·兰德语含讥讽地说,“您坚持认为有一种巨型鲸类动物存在?……”
“是的,内德,我再说一遍,我这么肯定是有事实根据的。我相信确有这种大型哺乳动物存在,它的躯体结构奇特,如长须鲸、抹香鲸或海豚一样,属于脊椎动物,长有一个角质的、极具穿透力的长牙。”
“哼!”捕鲸手内德轻轻地哼了一声,摇了摇头,一副毫不为所动的神态。
“请注意,我可敬的加拿大人,”我继续说道,“假若有这种动物存在,假若它生活在大海深处,假若它在海面以下几海里的深处游弋,那它就必须具有无比坚实的机体才行。”

“要那么坚实的躯体结构干吗?”内德·兰德问道。
“因为,要想生活在海底深处,并受得住海水的压力,就必须具有无比巨大的力量。举几个数字就能很容易地向您证明这一点。”
“咳!数字!”内德说,“数字不就是随便人怎么说嘛!”
“这是具体的数据,并不是数学上的数字。您听我说,假定一个大气压相当于一根三十二英尺高的水柱的压力。实际上,水柱不会有那么高,因为这里指的是海水,其密度高于淡水的密度。喏,内德,譬如您潜入海里,您下潜到的深度的水是数倍于三十二英尺的水,您身体就要承受相应倍数的大气压,也就是说,您身体表面每平方厘米就得承受相应倍数的公斤的压力。据此推算,在三百二十英尺的水下深处,压力为十个大气压,在三千二百英尺的水下深处,压力就是一百个大气压,在三万二千英尺的水下深处,也就是说,您下潜到大约水下二点五海里的地方,您就得承受一千个大气压,您身体表面的每一平方厘米得承受一吨的压力。可是,我老实的内德呀,您知道您身体表面面积有多少平方厘米吗?”
“我算不出来,阿罗纳克斯先生。”
“大约有一万七千平方厘米。”
“有那么多?”
“事实上,由于大气压力略微高于每平方厘米一公斤的重量,您身体表面那一万七千平方厘米现在就承受着一万七千五百六十八公斤的压力。”
“那我怎么没有感觉出来呢?”
“您是感觉不出来,是因为空气以相等的压力进入了您的体内,否则您早就被压碎了。空气进入体内后,内外压力保持平衡,相互抵消掉了,所以您才能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可是,一旦潜入水里,情况就不大一样了。”
“噢,我明白了,”内德说道,他也比较专心听我讲了,“因为水围绕着我,并未进入我的体内。”
“正是如此。因此,在水面以下三十二英尺的地方,您得承受一万七千五百六十八公斤的压力;在三百二十英尺的地方,这个压力将增加十倍,也就是十七万五千六百八十公斤……这就是说,您已经被压扁了,像是被水压机压成的薄片似的!”
“天哪!”内德大喊一声。
“喏,我可敬的捕鲸手,如果一些身长几百米、躯体庞大的脊椎动物在这么深的海洋深处生活,其体表面积又高达数百万平方厘米,那它们所承受的压力就有数十亿公斤了。您来算算看,要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它们的骨架得有多大的抗力,它们的躯体结构得多么坚强!”
“那它们的躯体就得是用八寸厚的钢板造的,如同铁甲驱逐舰一般。”
“您再想想看,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以快速列车的速度向一艘船冲过去,会造成什么样的破坏。”
“是啊……确实……也许。”加拿大人被这些数字震撼了,但他又不肯服输,便这么哼唧哼唧地回答着。
那一天,我没有再跟他多说。斯科蒂亚号遭遇的意外事故是毋庸置疑的。船体上确实留有一个大窟窿,等待修补。当然,我也并不认为有个大窟窿就能说明问题了。但是,这个大窟窿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就出现,要说不是海底暗礁或什么海底利器造成的,那就肯定是被某种海底动物身上的像钻头似的锐器弄出来的。
因此,我觉得,根据上面所做出的种种推论,这种动物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纲,鲸类动物。至于它是属于什么科,属于哪个属,应归于哪个种,这就要假以时日了。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这个尚不为人所知的动物进行解剖;而要解剖它,就先得抓住它;要抓住它,就得先用捕鲸炮去射杀它;而要向它开炮,就先得看到它。凡此种种,可就得全靠运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