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大战在即

“既蒙哥哥抬爱,有何不敢?”

武松不想路上还能有此收获,心中无限之喜。

石秀也是个妙人,虽衣着简陋,与武松等三人格格不入,但面上丝毫没有羞惭之色。

武松见了,在路上一处集镇,为他买了衣服巾帻。又问他可骑得马?使什么兵器?

石秀道:“曾随叔父走南闯北,骑得马匹,幼时胡乱学了几手刀法,入不得大方之眼。”

“何必过谦?”

这一日进了河南地界,四人先入了睢阳城,因离开封不远,暂且找了一家客店安歇。

武松找到一处马市,先为他购了一匹黄骠马。又找了铁匠铺,花重金打造了一把雁翎腰刀。

武松所赠,石秀一概都不推却,只因在他心里早就认他为主了。

四人每日要么在睢阳城里闲逛,要么骑马出城打猎。不觉就是十余日。

看着东京城就在眼前,阮小七心痒难耐,“二郎,早就听闻东京繁华,我们又不去见那高俅,只进去耍顽一回当不误事。”

“此是应当之理。这次若不顽个痛快,下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只是东京城不比别处,我们须做个万全的准备。”

武松沉思片刻,继续说道:“我以通行公文入的睢阳城,耽搁了这么些天,这事高俅必然已经知晓,想必阳谷县那边快要动手了。哼,高俅这厮这般算计我,我若不给他个报应,心中郁气着实难消。三位兄弟可敢和我一道将东京闹个天翻地覆?”

这一次出行的目的,就是将计就计,拖延时间。其实进不进东京城都已经无伤大雅了。

可武松生了包天的胆子,哪有过城而不入的道理?哪怕花荣、小七他们不愿冒险,他与石秀也要闯一闯东京城这个龙潭虎穴。

“怎么不去?怕他个鸟!”

阮小七摩拳擦掌。

花荣也道:“早就听过樊楼是个销金窟,怎么也要见识见识,就是不知道二郎银子带够了没有。”

难得花荣说了句俏皮话,武松自然捧场,“银子尽有,放开肚子吃喝便是。”

四人说笑一阵,傍晚就出了睢阳城投东京开封而去。

却说一日高太尉接睢阳城守将刘文世书信,言及武松已至睢阳城。便在白虎节堂升驾,召集亲信大将议事。

党世英、党世雄兄弟二人,是高俅帐下牙将。二人身高九尺,腰阔数围,都用一杆钩镰枪,重三十六斤,有万夫不当之勇。

丘岳,八十万禁军都教头,使一杆长枪,神出鬼没,是禁军中一等一的好汉。

三人参见毕,于左右坐下。丘岳问道:“不知太尉见召,有何训示?”

高俅道:“阳谷知县陈继祖参奏阳谷县县尉武松,勾结贼寇,架空县衙,阴蓄私兵,图谋造反,事实清楚,罪证俱在。我欲擒拿此僚,不知谁可为我分忧?”

党世英拍着胸脯道:“谅一县尉有何能耐?我去将其首级取来。”

丘岳问道:“不知此贼养了多少兵马?”

高俅想了想,言道:“阳谷县三百兵马都在这厮的手中,梁山贼寇也与他眉来眼去。为保万一,我定下一计,用一张禁军指挥使的告身将其骗到东京,如今已到睢阳矣。”

丘岳离席拱手,道贺道:“如此此贼不足为虑。太尉果然妙计。”

党世英、党世雄兄弟拍马屁被丘岳抢了先,心中对丘岳颇为不忿。

“不可掉以轻心。听说这厮骁勇异常,单枪匹马破了戊己山与抱犊山的贼寇,又与梁山贼寇合谋,打下了祝家庄,私吞钱粮无数,正不知他在庄内养了多少兵马,端的不可小觑。”

听了这话,党世英哪里按捺得住,生怕丘岳抢了先,连忙出班说道:“太尉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们兄弟久受太尉恩德,只恨不能图报,愿提一劲旅前往阳谷县为太尉分忧。”

丘岳也道:“某也愿往。”

高俅心怀大慰,笑道:“得三位将军相助,我无忧矣。”

又想到武松在阳谷积累下许多钱财,还须派一个精细些的人前去方能放心。

便吩咐道:“丘教头,你取我兵符印信,到禁军挑选五百骑兵,一千步卒即刻出发。到了之后再征调东平府兵马都监董平,要他调集东平府兵马,与你同去阳谷县将武松一干同党缉拿归案。”

“得令。”丘岳领了兵符印信,得意地望了党世英、党世雄兄弟一眼,昂首挺胸而去。

“太尉?”到手的功劳飞了,党世英兄弟大急。

高俅捋须微笑,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二位将军忠心耿耿,我怎会厚此薄彼?你二人也领两百精兵,于东京城外设卡,截杀武松。擒杀贼首,当推首功。事成之后,我许你二人一个前程。”

党世英兄弟大喜,匆忙下去准备。

正是武松四人入住睢阳城的第三天,丘岳领着一千五百禁军,自东京出发,迤逦往阳谷进发。

党世英、党世雄兄弟,选了两百精兵,于东京北门外设一处关卡,十几个士卒假做盘查过往商旅,将两百精兵则埋伏于左右密林之中,并派探马打探武松消息。

如此调兵已毕,高俅方才写好奏疏,准备明日早朝再将武松造反一事奏知道君皇帝。

按朝廷律法,便是太尉调集兵马也许先得官家允准,可这高俅仗着官家宠信,全不将朝廷律法放在心上。

自当了太尉,便把八十万禁军当做自己私军一般,今日调集几百兵马,为自己建宅,明日又调集几百为自己搬粮。

真个是擅作威福至极。

次日五更,道君皇帝设朝,驾坐文德殿。文武班齐,天子宣命卷帘,旨令左右近臣,宣奏曰:“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高俅出班奏道:“今有阳谷县知县陈继祖,参奏县尉武松阴蓄私兵,勾结梁山贼寇,图谋造反。臣请命率军剿灭此僚。”

此话一出,蔡京若有所思,“这武松的名字好生熟悉。”

天子问道:“既是县尉,为何造反?其中有何原由?”

高俅将祝家庄家仆祝平诉状与知县书信交由内侍呈上御览。

天子看罢,大怒:“如此乱臣贼子,速速发兵剿灭,传首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