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周邦虽旧,其命维新

不过呢,情况似乎也没那么糟糕。周人反心昭然若揭,根本不是殷商忠臣。

见到姬轩辕这个东夷大反贼头子,没有捉起来押送去朝歌,反而要把太姒的妹妹嫁给他,还大开中门,以贵客之礼迎接。

自己想错了,不是褒姒能量大,请得动周国诸重臣助威。是微子告密,世子、诸重臣和太姒知道了自己身份,才改主意同意嫁褒姒的。

男人还是要有事业啊,自己是一块大陆的王,就有人主动送倾国倾城的美女搞联姻,得,现在我成周文王的连襟了。

这很正常,所谓门当户对,贵族说了算的时代,各侯国、伯国互相联姻是常态,贵族圈都是一圈亲戚。

西夷文明比华夏晚,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代。

从十六七世纪一直到现代,欧洲王室情况跟咱们的商周、春秋战国时代一样,各国王室频繁联姻,都是亲戚。

“姨父大人,小子刚刚在渭水里捕获了一条兴风作浪害人的蛟龙,欲与大军共享龙肉。”

“请大人随小子一起品尝龙肉,顺便看看周地的兵威,跟妇好手下的殷商精锐和您手下打败攸侯喜的精兵比如何?”

西伯世子不用问是个有心计的。比我大十多岁,咬住我要娶你的小姨,厚着脸皮跟我一口一个大人的叫。巧言令色鲜仁矣,一定是不怀好意要利用我。

话说有句俗话叫“当大辈儿,没好事儿”,人家管你叫爹,就是图你的红包,姬轩辕下意识捂住了腰包。

唉,华夏人就是这个样子,开始不跟你谈正经的,先请客吃饭拉关系。

不过你要请我看姜太公训练出来的部队,正合我意。

看军队要去城外,岐山出城就是渭水,渭水边上,聚集了周人的三千虎贲。

姬轩辕一看到周人的正规军数量,就知道便宜外甥对自己隐瞒了实力。

人家朝歌都有三个师九千正规军呢,你三分天下有其二,怎么才三千人?

不过,即使三千也比自己牛逼啊,自己的精锐正规军才五百。

当然世子和姜子牙带着姬轩辕跑城外来,借口是请吃饭,这边也确实在准备野餐。

一尊大鼎下面生火,烧得热气腾腾,里面炖着龙肉。

当然,所谓龙就是鳄鱼,世子领人杀了渭水边的一条大鳄鱼,要炖肉给大家吃。这个时代平均温度高了几度,河南都有大象,北方河里也有鳄鱼。

野生鳄鱼的肉里面一定是有寄生虫的,周人也懂,所以已经炖了好久,务必保证烂熟安全。

可是,你这一条鳄鱼的肉,即使是大鳄鱼,怎么够三千人吃的啊?

别说,世子有办法。

鳄鱼肉炖好了,大块的肉被庖人割出了一百多块,分到一百多个陶碗里,却不忙吃。

庖人们开始展现他们的手艺,扯面。

东夷那边,姜炎刚刚培育出小麦,在华北平原开始播种,岐山这里已经开始吃面食了,农业比那边先进得多。

面条被扯得细细的,下到大鼎里,煮熟了捞出来,盛到一百多碗里,一百多碗岐山面新鲜出锅。

这一百多碗配大块肉的面是给客人姬轩辕、世子、重臣和军官们吃的。接近三千小兵一人捧了一个陶碗,排队在鼎前领面。

鼑里本来炖着碎肉,这么多小兵是不够分的,庖人们给小兵只盛面和肉汤,让他们借个味,也跟着贵人们尝尝龙肉的味道。

一排排小兵轮流领面,吃完了面,汤不许倒掉,回来倒回鼑里,好让下一批小兵也能吃到龙肉的味道。

额,这种吃法好像不大卫生,但能让每个小兵都分到世子的恩典。毕竟平时,小兵哪里有机会鼎食啊。

姬轩辕见证了这个世界第一碗岐山面的诞生,十分佩服世子和姜尚。与士兵同食,这是凝聚军心的办法啊,可得学着点。

岐山面至此诞生,几千年一直是这种吃法。到了后世讲卫生了,吃过的面里的汤就不倒回去了而已。

但岐山地区的老店,会自称自己的老汤传自周朝的第一锅龙肉汤,几千年烟火不断,你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吃到龙肉分子……

集体野餐完毕,姜尚举起手里的三环剑,“西伯和世子赐龙肉,大家都有了龙力,当思报效大周,为国死战。”

士兵们举起手中的武器,以柄顿地而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

世子望向姬轩辕,“姨父看我周国士兵的士气如何啊?”

姬轩辕点头慨叹,“有新朝气象啊。”

其实,周兴起不仅仅是因为军力强大。

西伯纳了姜子牙的忠言,“同天下之利者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施政“修德、爱民、惠民”,老百姓拥戴。

岐山团队,是有共同理想的一个紧密团体。主政的世子低调谦逊,跟殷商那边,大王有事没事就上炮烙截然不同,水平高低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边又与士兵同甘共苦,得了军心,历史上殷商败得不冤。

不过姬轩辕看的其实不是士气,西伯擅统治他早就知道。他看到的是士兵手里的武器。

持盾戈的士兵,手里的戈达到一米五长,殷商八十公分的戈一看就不行啊。

那边战车旁边,双手持戈的士兵,长戈达到四米,这样在车上挥戈才能打到人啊。

殷商那边那么短的戈,哪里能在车上作战?那边的车就是当个冲击敌人的坦克,没有锋利的爪牙,落后了啊。

而且,这战车的数量——达到了三百辆,按后世说法,这是一个坦克师啊。

攸侯喜作为边关大将,手里一共二十辆战车,妇好手里才十辆。

大王手里的三师看着人多,王都朝歌的直属部队,一共才七十辆战车。

就是说,周人不但有更精锐的、士气高昂的部队,还已经掌握了更先进的武器,数量更多的,功能更强大的战车。

这应该是国力的体现,殷商国势已衰,真的比不了。

这还不算,看士兵后面的装备,这边兵种也比殷商多。

殷商打仗,就是战车在前面冲,士兵跟着列阵而战。

这边明显是有专业骑兵的,而且骑兵配的不是戈,是一米五五的青铜矛。身上背着角弓,显然骑射也是会的。

姜子牙笑眯眯看着姬轩辕,“老夫给姬族长演示下士兵的操练,请族长指正。”

号角吹起,士兵迅速列队,上车的上车,上马的上马。

姜尚一挥手,身后的传令兵带着五色旗帜上了指挥台。

姬轩辕一眼就看到了中间的杏黄旗,又看看姜子牙肋下的三环剑,那个——你真的有个师傅叫元始天尊么?还有,你的打神鞭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