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拜访沈宝新
- 年代文?不,我要成为香江大亨!
- 山上一顽石
- 2101字
- 2025-03-26 20:42:33
关好房门,刘志远进入空间询问瓦力。
还好,有一位喜欢无线电的员工,在电脑中保存了电传机的操作说明。
经过一番学习,刘志远大摇大摆地走出卧室。
“刘晶,时间不早了,你带着刘三,前去太平馆预定一桌晚餐。”
刘志远前世并没有听说过太平馆,重生后他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关于太平馆的介绍,这才知道这是一家源自羊城的百年老字号。
太平馆以煎牛扒、烧乳鸽、葡国鸡等西菜闻名,服务于香江的军政界及社会名流,属于香江西餐业的代表。
刘晶三人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江人,闻言后双眼冒光。
那可是太平馆啊!
他们哪怕待在闭塞的乡下,都知道这家西餐厅偌大的名声。
刘志远看到三人不争气的样子,并没有说什么。直接掏出500港币,递给三人。
“你们先去预定好,我随后就来。”
“好的,志远哥。”
目送刘晶三人欢天喜地的离开,刘志远转身回到电传机旁。
先输入了一串号码,这是万国宝通银行帮他联系的经纪人。
然后才敲击粗笨的大键盘,表明身份,并询问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小麦价格。
点击发送按钮。
“行了!这下可以安心去吃饭了。”
晚上8点,四人吃饱喝足,有说有笑地返回。
路过电传机时,刘志远发现信号灯亮了,期货经纪应该是回信了。
伸手一摸,从打印机下拿到了一张纸。
看完纸上的内容,刘志远心中做下决定。
他打开电传机,发送买入命令:以0.87美元/蒲式耳的价格,全仓买入小麦期货。
做完这些,刘志远待在电传机旁等待。
几分钟后,信号灯亮起,打印机开始了工作。
吐出的纸条上清晰地显示着一个单词:Yes!
……
第二天上午8点,刘志远被楼下的喧闹声吵醒。
AG公司在楼下开始了装修工作。
他今天有事要做,可不能耽误时间。
餐桌上,吃着刚刚买来的早餐,刘志远对今天的行程做好了安排。
“刘三,你今天留守工厂,刘晶,刘全,你们俩今天跟我去上门拜访。”
三人闻言神情各异,刘三是沮丧,刘晶和刘全则是兴高采烈。
刘志远没有理会,继续吃着早餐。
1个小时后,乘坐刚刚买下的福特汽车,离开了车行。
驾驶位的刘晶扭头询问:
“老板,我们去哪?”
“过海,去九龙。”
在刘志远的指挥下,汽车在九龙油麻地的一栋唐楼前停下。
唐楼的周围密密麻麻挤满了相同的建筑,地面污水横流,私搭乱建随处可见。
刘志远小心翼翼地躲过一群熊孩子,来到了三楼。
“咚咚咚”
“谁呀?”
开门的是一位文质彬彬的中年人。他的右手还捏着一支钢笔,似乎正在进行创作。
“沈先生好,我叫刘志远,去年大学毕业,刚刚来到香江。听闻沈宝新先生的大名,今日特意前来拜访。”
沈宝新稍微有些惊讶。
他上下打量,发现刘志远的穿着风格不像是一般人。
“刘先生,请里面坐。”
刘志远拎着一篮水果,绕过门口的柜子,走入了只有十来平的客厅。
客厅内靠墙摆放着两个长沙发,中间是放置果盘的茶桌。
刘志远将水果放在茶桌上,坐了下来。
沈宝新拎着茶壶倒了杯茶,递给刘志远。
“刘先生,不好意思,家里面只有茉莉花茶。”
“没关系,我正好偏好茉莉花茶。”
刘志远说着还端起茗了一口。
沈宝新放下茶壶,坐在对面的沙发上。一时之间,两人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口。
刘志远没想到沈宝新也是个不善言辞的,他率先开口说:
“沈先生,不瞒你说。我之所以想要拜访你,主要是想拉你入伙,共同创立一家报社。”
沈宝新听得目瞪口呆。
刘志远不等他反应过来,继续轰炸。
“为了即将成立的新报社,我将会投入20万港币,并提供一处100平的办公场所和200平的印刷车间。”
沈宝新有些不知所措,他只当刘志远想要拉关系。但没想到,对方是想招揽他。
“刘先生,你说的太突然了,容我思考一下!”
刘志远嘴角一翘。
“沈先生,听说你现在每月工资500港币,我愿意在此基础上增加到700。
还有,新报社你无需出钱,我直接送你一成干股。
同时,我看沈先生的房间似乎有点拥挤。正好,我在北角有一套100平的房子,可以提供给沈先生居住。”
沈宝新嘴张的越来越大。
他没想到自己还能得到如此好的待遇。
此时此刻,他恨不得立刻答应下来。
但理智告诉沈宝新,对方给出的待遇高的有些不正常。
“刘先生,你知道我现在做什么工作吗?”
“我当然知道,《大公报》印刷车间的主管。”刘志远理所当然地说。
沈宝新眼神奇怪地说:
“刘先生,你也知道,我一直从事的是印刷工作,对报社的管理缺乏经验,所以……。”
刘志远听出其中的拒绝之意,他抢先说:
“沈先生,我当然知道这一点。这也是我找你的原因。
在我看来,香江的报业同行,要么左,要么右,根本没有普通香江人的发生渠道。
而沈先生你虽然在《大公报》,但罕见的没有政治倾向性。而这正是我最需要的。”
沈宝新一噎。
刘志远继续诱惑。
“我给沈先生的可是报社主编的岗位呦!可以主宰报纸刊登的内容哦!”
面对刘志远的接连诱惑,沈宝新有些动摇。
“刘先生,看你的穿着,不知道你的身份是?”
刘志远见沈宝新似乎有心动的迹象,连忙回应。
“我去年从北大毕业,前几天刚从内地过来。
不过,我是新界的刘氏家族出身,在本地还是有一定的势力。所以,你大可放心。”
沈宝新露出惊讶的表情。
“没想到刘先生还是大学生。难怪会得到宗族的支持,出来创办报社。”
沈宝新的试探,刘志远笑着纠正。
“实际上,我手中的钱与宗族没有多大的关系,而是我自己挣的。
而且,我提供的办公场所、印刷车间以及住房,都是我不久前买下的。
主要是两栋五层的工业大厦,地址位于港岛北角。”
沈宝新越发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