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梭罗的影响

梭罗逝世后不久,他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便引起了一些知识精英的共鸣。1864年,梭罗呼吁建立国有森林的遗作《缅因森林》出版。同年,美国环境保护先驱乔治·马什[14]写了《人与自然》一书,重点阐述了人类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马什的书出版后广为流传,多次重印,和梭罗的著作一道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运动的重要理论准备。梭罗作为美国超验主义的追随者和践行者,他超前的自然观、与众不同的对生活的分析和对习俗的批判影响了科学界、文学界等诸多领域的后来者。

约翰·缪尔是美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和生态文学家,加州红杉国家公园和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主要筹建人,同时也是梭罗的崇拜者。年轻的缪尔一读到梭罗的作品,就立刻被梭罗对自然的情感所吸引,他几乎拥有梭罗的全部著作,并在上面做了大量阅读标记。梭罗提倡的回归与关爱自然以及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超验主义生活实践,为缪尔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察觉生态及其面临的危机提供了思想源泉。和梭罗一样,缪尔极力赞美荒野,崇尚荒野的美丽和价值。他提出“在上帝的荒野里蕴藏着这个世界的希望”,是对梭罗荒野思想的呼应。哈佛大学布伊教授谈到梭罗对缪尔的影响时曾表示,是“梭罗激励了约翰·缪尔”。

20世纪深受梭罗环境思想影响的还有被誉为“生态伦理之父”的奥尔多·利奥波德。他在巴拉布市威斯康星河畔一个名为沙乡的地方购买了一块废弃的农场。在农场上面的小木屋周围,他和家人种了数千棵松树并尝试恢复草原景观,通过记录动植物的变化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信息。在这里,利奥波德过着梭罗式的隐逸生活,他远离技术和社会的嘈杂,体验与自然共处的美妙。这段时间,利奥波德构思并完成了著作《沙乡》的许多篇章。在《沙乡》中,利奥波德用优美的文学语言阐述了自己的生态自然观,提出了“土地伦理”思想和“土地共同体”的概念。《沙乡》现在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绿色经典著作,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曾被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评为“20世纪自然写作领域十大好书之一”。

利奥波德去世14年之后,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以《寂静的春天》一书引起了全世界对环境问题更大的关注。该书用大量数据与事实对以杀虫剂为代表的工业化学品的滥用进行了控诉和抨击,通过化学农药对动植物乃至人类造成伤害的大量案例,将自然保护意识植入人类认知并由此开启了世界范围的环境保护运动。卡逊坦言,她的思想得益于像亨利·梭罗和约翰·缪尔这样的19世纪重要人物的影响。美国著名环境史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曾说:“梭罗既是一位活跃的野外生态学家,也是一位在思想上大大超越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基调的自然哲学家……我们会在梭罗那里发现一个卓越的、对现代生态运动的颠覆性实践主义具有精神和先导作用的来源。”

梭罗与中国结缘较晚,却是最早走进中国的19世纪初的美国作家之一。《瓦尔登湖》的部分思想与老子、庄子思想中的少私寡欲、无为而治、上善若水等思想契合,使得这本书受到中国读者的喜爱。1949年10月,第一版中文版《瓦尔登湖》问世,译者是我国的著名作家徐迟,他对梭罗分析批判享乐习俗的态度推崇备至,他说:“《瓦尔登湖》句句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动我衷肠。”著名作家张爱玲也曾撰写《梭罗的生平与著作》[15]一文,肯定梭罗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阐明他应当被人们认知的意义。当代诗人海子不仅用诗歌对梭罗大加赞赏,还在自己的诗学提纲《王子·太阳神之子》一文中将梭罗与陶渊明作比。散文家苇岸经海子的推荐接触到《瓦尔登湖》后,不仅从精神上成为梭罗的挚友,更在行为上努力使自己变成像梭罗那样的人。他在对自然孜孜不倦地观察和描绘的基础上,用散文探讨描写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大力推介梭罗和他的著作。2016年,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将该书作为推荐书籍赠送给入学新生,他表示,《瓦尔登湖》在展示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展示了一种物质上简朴至极、精神上丰盈充实的生活状态,希望新生们能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深入思考和重塑自我的心路,感受宁静的力量,并寻找到自己心中的瓦尔登湖。

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16]曾表示:“梭罗是一种力量,即便去世后,他的威望也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他的名声正年复一年地传播开来。”时至今日,每年都会有数十万人前往马萨诸塞州的瓦尔登湖畔,探寻梭罗的足迹,接近他,感受他。必然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保护理念的深入人心,梭罗的影响还将在世界范围继续扩大……


[1] 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1932-2009),美国著名作家、诗人。

[2] 拉尔夫·爱默生(Ralph W. Emerson,1803-1882),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杰出代言人。代表作有《论自然》《美国学者》等。

[3] 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美国文学史上首位写作短篇小说的作家,代表作《红字》。

[4]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Louisa M. Alcott,1832-1888),美国女作家,代表作《小妇人》。

[5] 康科德河(Concord River),美国马萨诸塞州东部的一条长26.2公里的河流,是梅里马克河的支流,流经波士顿西北部的城郊和乡野。

[6] 梅里马克河(Merrimack River),美国东北部河流,源出新罕布什尔州中部的怀特山脉,向南流入马萨诸塞州,折向东北注入大西洋,全长177公里。

[7] 卡塔丁山(Mount Katahdin),缅因州中北部的一座山峰,位于巴克士特州立公园(Baxter State Park)内。

[8] 科德角(Cape Cod),又称鳕鱼角,美国马萨诸塞州南部巴恩斯特布尔(Barnstable)县的钩状半岛。

[9] 莫纳德诺克山(Mount Monadnock),新罕布什尔州西南部的一座山。

[10] 怀特山(White Mountains),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中北部和缅因州西部阿巴拉契亚山脉的一部分,主要山峰以历届美国总统命名,有“总统峰群”之称。

[11] 珀斯安博伊(Perth Amboy),美国新泽西州东北部的海港城市。

[12] 吉尔伯特·怀特(Gilbert White,1720-1793),英国博物学家,被认为是英国第一位生态学家,著有《塞尔伯恩博物志》。

[13] 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德国科学家,与李特尔同为近代地理学的主要创建人。

[14] 乔治·马什(George Marsh,1801-1882),美国环境保护先驱,荒野保护的倡导者,曾任美国驻意大利大使。

[15] 原载于林以亮主编的《美国诗选》,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2。

[16] 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代表作品诗集《草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