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报告 美国对湄公河地区策略的调整及其对GMS合作的影响研究

前言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综合实力提升迅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而成为塑造未来世界秩序的重要力量。随着中美综合实力差距不断缩小,美国对华战略出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美国遏制中国的态势越发明显,中美两国开始由合作为主逐步转向竞争为主。奥巴马执政后,即高调宣布“重返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其遏制中国的意图昭然若揭。2017年,特朗普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中美两国从间接博弈转为直接博弈。美国掀起美中贸易战的同时,在战略上由“亚太”战略向“印太”战略转变,对华实施全方位围堵。从东北亚到东南亚,再延伸至南亚,美国极力拉拢中国周边国家,希冀编织围堵中国的战略网络。显然,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东南亚地区是美国推销其“印太”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湄公河地区为东南亚大陆地区的腹地,位于太平洋、印度洋两洋交汇处,南北贯通,是典型的陆地锁钥要道,历来为大国博弈的重要地缘支点之一。作为全球地缘政治的支点,美国自然对湄公河地区格外关注。尽管越南战争后到美国“重返亚太”前,很长一段时期内美国似乎“忽视”了湄公河地区。然而,无论是冷战时期美国在此地直接厉兵秣马,抑或冷战后奥巴马政府推出的美湄合作,都表明美国的视线从未离开此地。从2009年开始,随着美国奥巴马政府开始对湄公河地区策略的调整,中美两国在该地区的利益重叠问题凸显,地缘政治博弈色彩渐趋浓厚,中美两国随之在这一地区展开了政治影响力、经济主导权和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激烈博弈。因此,全面分析美国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对湄公河地区策略的调整及其对GMS合作的影响,把握美国与湄公河地区国家关系的新变化,对维护中国周边环境安全与稳定、夯实周边外交基础,进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报告首先对美国奥巴马政府对湄公河地区策略调整前后的湄公河地区策略进行了回顾;其次剖析了美国政府调整对湄公河地区策略的动机;再次对美国政府调整对湄公河地区策略的路径进行了分析,继而探究了美国调整对湄公河地区策略对GMS合作的影响;最后,本报告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应对美国湄公河地区策略调整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