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国朝鲜移民政策研究(1860~1917)
- 南慧英
- 1269字
- 2025-04-07 18:29:17
序
俄国远东地区既是世界历史与现实中地缘政治的枢要区域,亦是东北亚国际关系的重要构成,这一地区的移民问题,具有复杂性和跨国性等特点。本著作关注了俄国远东地区东亚移民中的朝鲜移民群体,并对其进行整体考察,对深化近代俄国移民史、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的研究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并为促进当今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地区文化交流等提供思考与借鉴。
1861年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各地对劳动力的需求激增,特别是空旷的俄国远东地区。在国内移民不利的情况下,俄国积极鼓励相邻的东亚各国移民。在东北亚国际关系大背景下,作者从移出国和移入国两方面着手,分析朝鲜人向俄国远东地区移民的背景、分期,探索不同的移民路径,探讨俄国远东地区东亚移民的历史起源、移民规模及人口特征等。
此外,作者不仅探讨了在俄朝鲜移民的经济生活,还关注其政治活动,并认为,处于社会底层的朝鲜劳动者,积极接受革命思想,与俄国工人、农民一起参与反对沙皇统治,建立及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开了世界史上无产阶级大规模国际主义援助的先例。同时,他们与朝鲜国内反日民族解放运动相呼应,成为国际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亦从文化视角出发,认为朝鲜移民与俄国文殊缘异,移民初期,基本游离于俄国主流文化之外,极力保持本民族特征,群聚而居,自成一体。但是,为尽快融入俄国社会,并顺利加入俄国国籍,越来越多的朝鲜移民接受东正教洗礼,接纳俄式教育,移风易俗,逐渐被同化。朝鲜移民对俄国远东地区的文化、生活习俗、饮食习惯等亦带来冲击,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伴随始终。
俄国远东地区的朝鲜移民,有合法移居者,亦有非法入境者,有长期定居者,也有短期务工者。俄国政府在“急需劳动力”和“黄祸论”这一对矛盾牵制下,对东亚移民的政策几经调整,大体经历了积极鼓励—谨慎对待—遏制排斥—重新接纳四个阶段。作者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北亚国际关系变化为背景,将俄国对朝鲜移民的政策进行系统、全面地考证和分析,从中挖掘其政策演变的特征。
该著作引用了大量俄文资料,为此,作者在写作期间到莫斯科大学访学一年,查找了大量档案资料,主要包括俄罗斯帝国对外政策档案(АВПРИ)、俄联邦国家档案(ГАРФ)、俄罗斯国家远东历史档案(РГИА ДВ)),此外,还结合韩文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细致研究。
该书作者南慧英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曾在《世界历史》《求是学刊》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其毕业论文在评审和答辩过程中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东北师范大学专家的好评。毕业后,在承担高校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参与了多项教育部及省级重大课题的成果编写。尤其是年仅三十余岁便两次领衔并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显示出较强的科研潜质。诚然,该书是作者独立完成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作为学术道路的初探者必然存在很多不足。将1860~1917年俄国对朝鲜移民的政策,置于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大背景下进行考证研究,要对国际形势进行宏观的把握,并以此为依据,对其政策制定的脉络演变进行评析,难免心余力绌。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尚待以后日臻完善。
黄定天
2019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