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谓智库:我的智库生涯
- (日)铃木崇弘
- 2091字
- 2025-04-08 18:12:58
事业的开始和发展
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该项目的情况。
项目的名称是“日本的智库——可能性及展望”。项目的要旨及目的设为“日本的政策研究和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执行几乎都为官僚机构所垄断,其结果导致政策被指缺乏创造性、创新性、系统性以及前瞻性。在这个背景下,弄清楚日本应该如何来创造性地制定政策,并探寻破解这一疑问的智库创设的可能性”。这里的智库指的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的民间非营利独立型公共政策研究机构。
为了探寻这一可能性,该项目要做的就是构建日本智库模式,并形成核心团队,以实现创设基于该模式的研究机构,在将该模式交予该团队的同时,在日本国内外深化人们对创立日本智库必要性和政策研究重要性的认识。
其中,智库模式的构建是通过资助UI独立开展的为构建智库模式而做的调查研究项目“日本的智库——向海外智库学习”来进行的。其研究成果得到了充分运用,有力地宣传了在日本国内外创设智库的必要性。
作为该项目的一环,我考虑到,遍访世界各地的智库、亲临智库现场、与那里的活跃人士交换意见,对于思考创设日本智库也很重要。于是,1990年,我走访了美国约三十家智库;1991年,走访了亚洲七个国家的约三十家智库;1992年,走访了加拿大的五家智库以及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洲七个国家的约三十家智库。全部加起来,共走访了超过一百家智库,我还和约两百名智库工作人员、研究员以及管理者或经营者交换了意见,对何谓智库有了自己的理解。
SPF的母基金会日本船舶振兴会(通称为日本基金会)当时的理事长笹川阳平(现会长)也对我负责立项的这一智库事业表示了关心。
记得就在我走访智库进行调查的时候,有人建议我写一本关于智库的书,我也曾经想过什么时候把这本书写出来。但因为当时我还只是走访了美国和亚洲的智库,觉得至少得走访了欧洲的智库后才可能写一本有概括性的书,所以就回答他说这本书一定要写,但还需假以时日。再后来,笹川先生和入山先生也激励我说“不快点写小心被别人写了”。1992年,我终于结束了对欧洲智库的巡访,用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把自己关在宾馆里,专心写书,完成了书稿的主要部分。
之前我也曾写过论文,但写书还是第一次,著书立说,我还没有什么经验,知名度也不够,这些都会影响图书的销售。对我来说,让日本大众理解建立真正智库的必要性要比写书重要得多,所以,我很在乎这本书在社会上能否形成影响力。当时我自己的理解力,以及能够写作的内容和领域还不如现在,仍有很多局限,我便提出与上野合著出版这本书,且获得了她的同意,于是,我就请上野在书中撰写智库与民主主义的关系以及美国智库现状的具体部分。
该书有幸获得SAIMARU(サイマル)出版会社长田村胜夫的青睐,便在该出版社出版了。该出版社出版了很多好书,在社会上评价很高,可惜因为经营不善,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在田村社长和出版社许多优秀编辑的帮助下,完成的书稿既浅显易懂又不失专业水准。1993年12月,名为《世界的智库》(『世界のシンク·タンク』)的书问世了。也许是因为该书对智库这一不大的领域写得很认真,内容上也基本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超过二十家的报纸和杂志对它做了新书介绍或刊登了书评,获得了社会好评。SAIMARU出版会倒闭后,这本书的新版便买不到了,但到现在还有人跟我说想买这本书。对作者来说,没有比这更荣幸的事了。
像这本书这样系统地介绍智库整体情况的后来也没见到有再出版的,我相信它是智库类书籍的经典。而且自这本书出版之后,世界上关于智库的书又出版了好几本,但或是多位作者合著的论文集式的书或是概论性的书,像我这本这样实际走访世界各地的智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近似单独著述的书却并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本前沿性的书,我后悔当时没有出英文版。
这里我想再补充两点。一是我换了很多工作,而这些工作能够一直和我自己的问题意识和专业有关,都多亏了这本书,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本书的出版,我不可能继续做现在的工作。在日本社会,终身受雇于一家工作单位仍占主流,换了工作还能够继续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并不容易。尽管最近情况有所改变,但这仍是现实。而像我这样从事范围较窄的工作就尤其困难。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出过书就成了一个强大的资本。对今后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建树的年轻人,我想提出的第一点建议就是,应该在尽可能早的时期创造出书的机会,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为此而努力。
二是我在SPF工作时,曾负责制作业务手册,这不仅使我熟悉了SPF的资助项目和自主项目业务,而且了解了总务、经理等当时SPF的所有工作,尽管只是一个大概了解。由此,我能够在理解这些业务的基础上去开展自己的工作,兼顾其他部门职员的想法和意见,从全局的角度来审视整个组织工作,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这都为自己在后来几个单位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也就是说,尽管我并没有从一开始就做上自己想做的工作,但一旦接手了它,我就会积极地去做,而这些经验都会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发挥作用。即使不是自己感兴趣的理想工作,可既然机会找到了你,你就要全力以赴,这样经年累月努力下来,自己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回望来时路,我有了这一体会,因此也想把这一体会告诉后来的人。
本章智库的英文名称
·综合研究开发机构(National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dvanc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