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国外智库论中国与世界之六)
- 王灵桂主编
- 2797字
- 2025-04-08 14:14:34
美国智库观点摘要
美国公司和中国在非“一带一路”项目
Yun Sun[1]
原文标题:American Companies and Chinese Belt and Road[2]in Africa
文章框架:事实上,虽然中国的项目和融资有偏向中国承包商和供应商的传统,但一些美国公司凭借技术优势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受益者;中国在非洲推广“一带一路”倡议,而中美政府层面的合作仍然很少;最近,通用电气公司长期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合作,在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建设发电厂和电网;其他美国跨国公司也在积极探索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非洲商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霍尼韦尔热衷于与中国领先企业携手合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第三方市场服务;虽然政府可能仍在辩论,但美国公司和个人创造性地、积极地、广泛地参与中国在非洲的“一带一路”项目。
观点摘要:
1.事实上,虽然中国的项目和融资有偏向中国承包商和供应商的传统,但一些美国公司凭借技术优势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受益者。谈到非洲,美国和中国有着截然不同的观念,这并不是什么秘密。中国采取偏向国家主导的方式,国有企业和政策性银行率先推动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而美国更愿意让私营公司和市场在商业发展方面起带头作用,美国政府本身则更加重视非洲大陆的能力建设和应对治理挑战。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是,这两个强国是否能够联合起来并合作推动非洲的发展。两国政府讨论过这类事情。据报道,2014年奥巴马签署非洲电力计划,并考虑与中国建立伙伴关系以改善非洲的电力供应。大约在同一时间,中国考虑与美国合作建设“雄心勃勃”的刚果英加三期(Inga-3)水电项目。然而,出于多方面的考虑,特别是在政治、经济和声誉方面的考量,上述合作都只是推测,并没有取得太大实质性进展。
2.中国在非洲推广“一带一路”倡议,而中美政府层面的合作仍然很少。然而,这一趋势与中美两国公司在非洲大陆基础设施项目上日益加强的合作形成鲜明对比。跨国工业巨头似乎通过在非洲与主要中国国有企业合作而获益。从一开始,通用电气公司(GE)就已经“准备好与非洲大陆金融巨头、基础设施建设者、电力生产商合作,以利用‘一带一路’的商业机会”。早在2015年,通用电气就与中国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MEC)合作建设基佩托风电项目。通用电气负责提供机械、设备、技术支持和培训,而中国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项目承包商。严格来说,考虑到中国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只是项目承包商,所以基佩托风电项目不是中国项目,但它为通用电气与其他在非中国公司展开更多样化和深入的合作铺平了道路。
3.最近,通用电气长期与中国电建合作,在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建设发电厂和电网。2017年11月,两家公司在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举办了一场“路演”,展示了尼日利亚电网系统的深度市场报告,以表明两家公司在为该国供电时遇到的挑战。该报告代表了双方向、更加积极主动的市场开发方向的转变,以确保“一带一路”沿线的项目不仅实现最基本的发电目标,而且还为用户提供有远见的观点,并有效地按需求分配电力。为此,通用电气公司和中国电建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通用电气公司与中国电建的合作被认为是著名的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公司“设计、采购和施工”(EPC)模式的演变和扩展。中国和美国公司正在超越中国承包商传统的“设计、采购和施工”角色,进入“联合市场开发、联合筹款和联合运营”阶段。中方认识到通用电气引进先进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技术和凭借自身良好声誉而获得国际融资渠道的实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项目可能仍然由非洲国家拥有,由中国公司招标和开发,但是美国公司是提供设备和技术以及筹集除中国以外资金来源的重要参与者。此外,中美共同的愿景是设计、规划和系统化非洲市场,将单个项目转变为延伸至上游和下游的扩展网络。
4.其他美国跨国公司也在积极探索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非洲商机。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增加建筑机械销量的关键领域。卡特彼勒公司在中国徐州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机械工厂之一,以满足“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增长的需求。卡特彼勒公司的设备出现在非洲的多个中国建筑工地,包括科特迪瓦的阿比让港、埃塞俄比亚和塞内加尔的公路项目,以及赞比亚的下凯富峡水电站。卡特彼勒公司在非洲的长期运营经验为不完全熟悉当地环境的中国商业伙伴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扩大业务合作,卡特彼勒公司通过发挥其非洲当地代理商、分销商和服务提供商网络的作用,组织了多个中国主要承包商代表团到非洲进行市场调研。虽然卡特彼勒公司尚未透露其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销量,但2017年第四季度,中国贡献了该公司亚太地区销量增长率(22%)的一半,这一数值在2018年继续增长。
5.霍尼韦尔表示将与中国承包商合作并把“发展第三方市场”作为首要任务。霍尼韦尔中国首席执行官表示,过去20年来,霍尼韦尔过程解决方案部和美国环球石油产品公司(UOP)参与了20多个中国海外“设计、采购和施工”项目,其中包括在非洲的项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霍尼韦尔热衷于与中国领先企业携手合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第三方市场服务。霍尼韦尔进一步寻求在高增长新兴市场推广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不仅促进“中国制造”,而且促进“中国创造”出口。这一计划“迎合”了中国塑造“科技强国”形象的愿望。
6.虽然美国政府可能仍在辩论,但美国公司和个人创造性地、积极地、广泛地参与中国在非洲的“一带一路”项目。美国国防承包商领导人埃里克·普林斯最近成立了“先丰服务集团”(目前在香港上市)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服务。该公司的战略包括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综合安全、物流和保险服务解决方案。普林斯在内罗毕和约翰内斯堡设立办事处,负责管理在非洲的业务。“先丰服务集团”提供的风险管理、快速反应、静态和动态安全服务旨在“迎合”中国在非洲的资产和人员的安全需要,安全问题是中国在非洲大陆进行经济活动的一个关键问题。应该指出的是,外国公司在“一带一路”倡议项目竞标方面处于劣势。但那些与中国拥有良好关系的公司,以及拥有中国同行无法企及的独特优势的公司都将获益匪浅。无论美国的偏好如何,美国公司似乎都不太关心“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意义。
[1]un Sun,美国史汀生中心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外交政策、美中关系、中国与邻国关系、专制政权。来源: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美国智库),2018年7月11日。
[2]国家发改委会同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对“一带一路”英文译法进行了规范。在对外公文中,统一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英文全称译为“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一带一路”简称译为“the Belt and Road”,英文缩写用“B&R”。考虑到“一带一路”倡议一词出现频率较高,在非正式场合,除首次出现时使用英文全称译文外,其简称译法可视情况灵活处理,除可使用“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外,也可视情况使用“the Land and Maritime Silk Road Initiative”。其他译法不建议使用。本书出现的“Chinese Belt and Road”“New Belt and Road”等均为相关智库报告原有内容,为此,本书予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