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黛玉也是个伶俐的,默默看着这主仆俩一唱一和,当宝钗提到那只三花猫时,她就猜到宝钗就会提到贾琮。
自宝钗来以后,因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人多谓黛玉所不及,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黛玉自然也听到了这些风言风语,心中不舒服,只是寄人篱下,她也不好出面说。
但这些言语也不会改了黛玉的性子,就连这些日子宝玉频频往王夫人去见宝钗,黛玉也并非十分放在心上。
只是眼下忽听见宝钗的莺儿又提到贾琮,黛玉心中却有点不快,这位新来的姐姐未免太喜欢打听消息,前头刚打听宝玉,现在又来打探贾琮。
于是她淡淡道:“这有什么,他不过是还礼罢了,这只猫养来也是淘气。”
宝钗笑道:“他倒是有这个心思。”
她见黛玉似乎不再想提这个话题,也明白自己刚才的打探实在是过于明晃晃了一些,于是顺势转移话题,聊别的内容去了。
……
且说那晚贾琮从史家回来,周瑞就派人去告知贾琮,说今日薛蟠来贾赦院子拜见过,也顺道来贾琮院子。
贾琮问道:“大老爷可有见面?”他了解贾赦为人,贾赦不见,他也没必要去见这个薛蟠。
那人道:“大老爷说身上不适,因此并未见面。”
贾琮见如此,也没要去见薛蟠的心思,贾赦都不见,他自然不必去见薛蟠,于是他只派陈福过去替他问好,做做样子罢了。
对于前世的了解,贾琮对薛蟠并无好印象,抛开他的不作为来说,薛蟠就是一个被惯坏的无法无天的呆霸王。
至于薛宝钗,贾琮与她之间不过是外四路的亲戚关系,他本就不大喜欢王夫人,自然没必要贴脸去见王夫人的亲戚。
眼下贾琮忙于府试才是正经事。四月初,顺天府衙已经张榜告知今年府试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贾琮和史崇川等人皆要前往府衙报名参加,这次府试要有两名廪生作保,本来这种事情应该由贾赦替贾琮牵线搭桥。
只是贾赦并没有因为贾琮通过县试就对贾琮上心一些,仍旧是不闻不问。
幸而有徐夫子和史鼐的关系,寻找廪生作保的事情很顺利地进行,并没有因为贾赦的不管事而落下进度。
虽然贾赦对府试的事情置若罔闻,倒是那邢夫人似乎是想通一般,时不时派人过去问候贾琮的情况。
虽这让贾琮感到纳罕,但面上仍是平常对待,不过他还是没有放下对邢夫人警惕心,如今府试在即,贾琮可不希望因为邢夫人又出乱子。
来到府衙,贾琮发现府衙门口已经来了一群人,这些人并不比贾琮在县试中看到的少。
不过与县试大部分都是年轻的考生不同,来报名府试的有相当数量的中年男人。
和意气风发的少年郎相比,那些中年男人看起来就有些暮气沉沉。
当他们排队时,正好听到那些中年男人的谈话时,贾琮才真正意识到科举的残酷性。
有部分的中年男人耗费青春光阴才摸到这府试的门槛,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考了四五次的府试仍没通过。
史崇川听到这话,吓的吐了吐舌头,悄声道:“若我到了那个年纪,打死我也是不会再考。”
贾琮点头表示理解,人进入中年,体力和记忆力都不如青年,科举考试体力肯定没有优势,他倒是佩服这些人的毅力来。
仿佛是验证贾琮的想法,排队在前头马上就有一个男子因天气过热,体力不支晕了过去。
眼下府衙正门终于打开,衙役执杖两列站开,书吏让众人排队进去。偏这史崇铮先进一步,插队进入了。
书吏认识这史崇铮是三皇子伴读,哪里敢拦,只得眼睁睁地放他进去了。
只有贾琮和史崇川以及史崇岳老老实实排队。
轮到贾琮时,负责笔墨登记的书吏忍不住抬头看了贾琮一眼,唏嘘道:“你这样小小的人儿,就已经开始参加童试了,了不得。”
在此之前,书吏登记的可是快四十岁的男子,忽然见冒出一个快到八岁的男孩,不由感慨。
书吏核实贾琮的籍贯、年龄、体貌后,便将“入场书”交给贾琮。
贾琮低头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面白浓眉,脸上无黑痣。”
出了府衙,史崇川对贾琮问道:“我的脸很长吗?”他扬了扬手中的“入场书”。
贾琮便知那个书吏肯定是在史崇川的“入场书”有写上“脸长”二字。
贾琮笑道:“现在倒是不长,可能长大了脸就长了。”
两人听了都笑了。
那边的贾琮正准备府试,这边的宝钗也正在准备进宫待选。
虽然薛姨妈也明白凭着自己的家世,薛宝钗大概率是无法选上,但又想着这薛宝钗生得端庄秀丽,与那些勋贵子女的容貌相比也不差。
若薛宝钗成功入选,到时候不仅薛宝钗更容易高攀那些王孙公子,而且她的薛蟠自此也有了倚靠。
薛姨妈深知薛蟠是个不中用的,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宝钗身上。
不论如何,薛姨妈都得让宝钗一试。
因此薛姨妈先找上王子腾,只是这王子腾早已不在京城,虽说薛姨妈也曾递信给他,希望王子腾能疏通关系,让宝钗有进宫的机会。
这王子腾却不想在这件事情上耗费太多心神,当年为了送贾元春入宫,他已经动用了不少关系,耗费不少人情和银子。
如今王子腾正九省统制,正是官职高升的时候,哪里能因为这样的事情影响自己的仕途。
而且宫里已经有个贾元春,他也不再缺个什么薛宝钗。
因此王子腾只是回信,让薛姨妈去找王夫人。
于是薛姨妈找上王夫人,希望王夫人能替宝钗打点,毕竟王夫人之前可有送贾元春成功入宫的经历。
王夫人面上对薛姨妈笑道:“妹妹的事自然是我的事,只是这里里外外打点肯定是少不了银子,虽说这银子也易得,只是如今是凤丫头管事,我使用银子少不得麻烦一些。”
薛姨妈自然知道王夫人的意思,虽然现在的薛家不如往前,但仍作为是“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这几千两的银子还是一时能掏出来的。
这薛姨妈前前后后送给王夫人共六七千两银子后,王夫人才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