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抄家震贪稳民心

这几日的京城格外热闹,先是李自成攻入京城,而后又是天降神兵,一股脑的将不可一世的闯军赶了出去。

接着就是大批的锦衣卫拿着名单将大大小小的官员府邸全都查封了,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国公勋贵,概莫能外。

没等百姓们反应过来,锦衣卫又按照名单挨个抄家。

京城的百姓也算是见多识广,但也没想到会看到如此好戏,哪怕是皇朝更迭都没有现在热闹。

从这些官员、勋贵们府邸抄出的银两,在府邸门前堆成了一座座小山,要不是周围那些拿着火枪的士卒,恐怕早就被百姓们哄抢了。

往日里不可一世的夫人、少爷、小姐们都跟受了欺负的小媳妇一样,乖乖的跪在一旁,不敢阻拦。

阻拦的下场也显而易见,户部侍郎全家四十五口,除了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其他人的身体都整整齐齐的放在门口,脑袋却被挂在了旗杆上。

不管是金银珠宝还是古董字画,都像破烂一样堆得到处都是,临时从京城各店铺里抓来的账房先生,在锦衣卫的注视下,算盘打的飞快,不仅是因为有大笔赏银可拿,还有屠刀的威胁。

锦衣卫抄家的效率很高,远比历史上李自成的速度快很多,这就叫专业。

次日清晨,锦衣卫同知赵无咎便来汇报

“陛下,京城所有官员府邸已经全部查封,目前查抄出白银3000万两,其余金银珠宝顷刻间无法统计”

“才3000万两?”朱翊钧倒是不怀疑锦衣卫藏私,他只是好奇为什么和历史上不符

就算有水分也不至于添加如此多吧。

朱翊钧拍了拍脑袋,是自己糊涂了,明史是女真入关后编写的,自然得夹带点私活。

崇祯皇帝殉国后,多尔衮是打着为明朝皇帝报仇的名义打的进来,脏水不太好意思泼太多,只能可劲的往李自成和朝中勋贵上盖帽子,来强化明朝腐败的形象。

“嗯,从中抽出100万两分与抄家的锦衣卫,其余充入此界国库”

“遵旨”

“把崇祯给朕喊来”

正在后宫安慰皇后的崇祯听到传召,立即跑了过来

“恭请皇祖父圣安”

朱翊钧没理会崇祯的请安,笑道:“怎么?觉得朕来了就可以去后宫享乐了?”

“孙儿不敢!”崇祯吓得立即跪倒请罪,他去后宫只是单纯的安抚皇后,毕竟皇祖父刚刚把老丈人灭了满门,要不是自己拦着恐怕那些锦衣卫会把皇后拉出去一起砍了。

“刚才锦衣卫回报,从各级官员的府邸抄出来白银3000万两,你怎么看”

听到如此大的数额,崇祯憋得脸通红,李自成进攻京城时,自己曾经在大殿上放下身段,亲自向大臣和皇亲国戚恳求捐款,结果全城才募捐了20万两。

现在才知道这帮人居然这么有钱,当初在大殿上自己居然被这帮人当傻子一样耍?

“你知道你的老丈人家里抄出来多少银子吗?”

“整整53万两”

崇祯听到后怒火中烧,要不是老丈人已经被杀,他恨不得亲自砍一边,募捐时这个老货居然才拿出1万两,难道他就不明白,如果大明亡了他也会跟着一起完蛋吗?

“怎么?这就生气了?”

“你想想为什么他们情愿把银子扔到茅坑里藏着,也不愿意捐出来?”

“好好想想吧,如果当时他们告诉你家里有这么多钱,你会怎么做?以你的性情恐怕会直接把人砍了吧”

皇祖父说的没错,如果朕知道满朝尽是些贪官污吏,恐怕会忍不住当场就把人拿下。

“想明白了?”

“孙儿。。。惭愧”

“不用惭愧,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朕已经命人将银两充入国库了”

“你回去立即将内阁众人召集起来,先将边镇的饷银给发了,稳住边关再说”

崇祯小心翼翼的问道:“那如果边镇贪墨军饷?不如请皇祖父的人直接把军饷发到士卒手中?”

看到崇祯的样子,朱翊钧摆摆手,让他在自己身边坐下:“欲速则不达,边镇问题由来已久,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如果朝廷直接派人发到士卒手中,那些总兵定然不从,到时候怎么办?难道派人去打吗?”

“这。。。。”崇祯犹豫了

朱翊钧拍了拍崇祯的肩膀:“你能想到这点是好的,但却不合时宜,等等吧,等剿灭李自成,等京营重建完成后,就差不多了”

“记住,打铁还需自身硬”放在崇祯身上的手像钳子一样使劲捏了一下。

“另外,尽快将收购粮草,李自成败退后肯定会有很多投降的百姓,到时候把所有当官的都挑出来杀了,其余人分发粮草、田亩让他们自理更生”

听到这里,崇祯疑问道:“粮草好说,有银子就能买到,但田亩从哪里来?”

“哎!你是真蠢还是假蠢?田亩不到处都是,那些贪官查抄的田亩足够用了,实在不够就继续抄,清官给与奖励,贪官直接抄家,本人戴枷履职”

“孙儿早就想问了,让满朝文武全部戴枷当值,是不是有些不妥?”

朱翊钧笑了一声“不妥什么?让他们戴枷的是朕,等朕走以后,你不会让他们去了刑具吗?”

崇祯赶忙起身:“谢皇祖父”

“另外,秦良玉所部要加以支援,多送些军械、粮草前去,并晋升其为国公”

秦良玉是正史唯一单独列传的巾帼名将,打破“列女传”传统,足见其的军事能力和地位。

她自幼习兵法、骑射,展现出过人天赋,其父曾叹:“惜汝非男儿!”她却回应:“倘得掌兵柄,不输平阳、冼夫人!”

成年后嫁给了石柱宣抚使马千乘,助其训练“白杆兵”,马千乘被宦官陷害致死后,依土司旧制,代领土司职。

一生南征北战,东征西讨,鲜有败绩。

现在70岁高龄,依然活跃在前线,阻挡张献忠兵锋。

“遵旨”崇祯对于秦良玉也是钦佩的很,曾经给其赠诗:‘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