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纸上谈兵比赵括更甚

呵呵,这大概都是沈度自己在意淫,在没有攻克济南城之前,想多了没意思吧。

沈度可不这么想,对别人而言,高大的济南城墙想攻破的确很难。

但他觉着拿下济南城如探囊取物,再简单不过了。

呵呵,这牛皮吹得,要吹破天吗?

也不看看他的这些军队是什么样子,像样的战争都没有打过,是想拿人命往里填吗?

五六万人马还真能把城墙填起来,除非他不在乎军队损失。

问题是沈度就是这么自信,济南城算个屁,拿不下济南城老子这个穿越者岂不是很窝囊。

前面所做的一切都是铺垫,登莱大军遵从崇祯皇帝诏令北上勤王,如今都到了济南城下,按照沈度的德行绝对不会空手。

玛德,先破了济南城再说,难道还能半途而废吗?

这绝不可能。

如同在青州府的套路都一样,老子这么走了是不是很不甘心,很没面子吧。

本指挥年轻气盛,非要争口气跟济南巡抚王公壁讨个说法,自己部下也应该理解。

做戏就要全套,要逼真,让人看出别有用心总归不太好。

至于拿下济南城之后嘛,沈度自有安排。

到那时王公壁就要倒霉了,沈度会给他扣上一个个大帽子,什么勾结反贼,恶意阻碍大军勤王等等。

什么济南巡抚,都到了这份上,屁都不是。

敢跟我斗,小样!

停下脚步沈度并没有休息,要处理的事情千头万绪,他还要布置任务。

登莱大军扩充速度很快,在青州府扩军二万多,也只是草草整合一下。

到了济南地界,剿匪抓到的俘虏以及从各县强征的青壮又是二三万人之多。

当然,新补充的青壮谈不上有多么强的战斗力,还不如在青州府增加的人马,起码还有一部分卫所士兵。

沈度要把这些新加入的士兵统统划归到辅兵,以后再慢慢梳理,把合格的青壮整训到主战部队。

粗略计算,主战部队十个大队总兵力有四万五千人,辅兵三万五千人,两项合计八万人。

按照沈度的想法,辅兵作为主战部队的补充,通过训练以及战争锻炼,其中优秀士兵不断补充到主战部队。

辅兵另外一个主要作用是守城,这需要专门的训练。

除此之外,辅兵就是消耗品。

战斗力不行不代表没有价值,比如用其作为诱饵吸引敌军进入埋伏圈。

反正打仗拉垮,连伪装都不需要,更容易令敌人上当受骗。

沈度把重担都压在大队长身上,每一个大队配置一个辅兵大队。

一切都是临时的,现在也没有时间细致整合,更没有时间训练。

军队刚刚扎下大营,大队级别头目却被沈度召集到帅帐议事。

“会议很简短,大军离开济南是假动作,各大队抓紧时间整合军队,晚上早一点睡觉,午夜之前要连夜行军,目标济南府。寅时(3点到5点)做好战前准备,主攻大队突袭济南府北门,卯时(5点到7点)之前拿下济南城。其他大队除了封堵其他城门防止有人逃窜,剩余的作为后备队。”

听到总指挥沈度的话,所有人都愣住了。

不是,咱们登莱勤王大军不是要北上嘛,怎么又要返回济南府?

为了一个济南府耽误北上勤王,难道不怕被朝廷追责吗?

好吧,北上勤王也不差这点时间,那个巡抚态度的确很恶劣,哪怕送点粮草意思意思也行。

特么,跟见了贼似得,拒人于千里之外。

现在回想起来青州知府李源还算不错,最后打开城门迎接登莱大军,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个济南巡抚王公壁确实不是个东西,杀回去教训一下也是应该的,当然少不了搜刮一下济南府库。

至少众将搞不明白总指挥是怎么想的,放着白天不去攻打城门,反而要在夜间攻城。

夜战可不好打。

还有,寅时做好准备,卯时之前攻破济南城,以为城墙是纸糊的吗?

这些大队长可都是卫所老兵出身,不是什么都不懂的生瓜蛋子,感觉沈度说的话很荒唐。

想想也是,沈度才多大年龄,十八九岁的大孩子说出这种幼稚的话,似乎也不出意外。

虽然你赚钱很厉害,但领兵打仗又是另一回事。

战争不是开玩笑,要死人滴!

可看看总指挥的样子很严肃,不像是说胡话。

众人都想劝导一下总指挥,问题是怎样说。

年轻人脸嫩的很,爱面子,劝说的词语要有分寸,不好把握啊。

沉吟片刻,刘方希带头放第一炮:“总指挥,济南城墙高大,我军又没有攻城器械,如何攀上城墙?再说了,要求寅时之前抵达目的地,做好攻城准备,伐木制造攻城器械需要相当时间,那么,半夜之前启程返回济南府城下,这与之前的命令自相矛盾。”

不错,二十里地不是很远,却也要花费时间。

还要为攻城留下充足时间,毕竟要先伐木制造攻城器械,是两个时辰还是三个时辰就不好说了。

按照总指挥的意思,要在天亮之前攻克城门,也只能夜战。

沈度微微一笑,很自信地说:“我军不需要攻城器械,也不需要太早抵达济南城下,各部人马只需在寅时之前抵达指定位置即可。而后等待总攻信号,实施突然袭击,迅速占领整个济南府。”

各大队长听得一头雾水。

特么,攻城不需要器械,这怎么可能啊?

还有更离谱的是,实施突袭,一举占领整个城池。

以为这是做游戏吗?

特么,这是典型的纸上谈兵啊,连赵括也为之汗颜。

济南城可不是一般的城墙,高大巍峨,让士兵叠罗汉攀爬吗?

想象一下登莱军队士兵一个个叠罗汉的样子,问题在于城墙那么高,叠罗汉能叠几层?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攻城必须有足够的攻城器械,否则无从谈起。

刘方希算是军队中少部分有战争经历的军官,对攻城战的残酷性知之甚深,沈度没有战争经验,他这个老兵必须给总指挥拾遗补漏,避免军队出现灾难性损失。

“总指挥,攻城不是小事,需要慎重对待,战前要做好万全准备,作战计划要细致分析研讨,还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制定补救措施。”

刘方希话说的很含蓄,不好指责顶头上司,更不能指责沈度的战术不合理而落了他的脸面。

但是,作为卫所久经沙场老兵,深知战争的残酷性,又不得不为登莱大军前途着想。

他只能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提醒沈度,战前还有许多工作,不可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