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工程进度

“抽一根?”

杨明主动上前递了根烟。

带着眼镜的小杨斯斯文文,点头伸手杨明接过烟

“今天你们大收获啊~”

不用说,肯定是吕茂财透露的消息。

“主要是大家配合的好!”

“以前可没有一次性搞到这么多野猪的时候~你有点功夫在身上啊~”小杨开玩笑似的捶了捶杨明硬实的胸肌。

面对他主动拉近距离的举动,杨明也是配合弯起肱二头,

“五年兵不是白当的~邦邦硬!!”

戴旭辉笑呵呵的把野猪拖到地上

“领导,那我先过秤?”

小杨把烟头扔地上踩灭。

掏出手机打开录像,

“开始吧!还是堆放在老地方,”

“那我车直接开进去?”

“就在外面秤吧,用推车推进去!”

杨明探头看了看仓库里面,一股凉嗖嗖的冷气迎面袭来。

杨明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

“这里面还是冻库呢?”

“冻库在里面的那个房间,外面的相当于冷藏,就放两三天,一点问题都没有。”小杨举着手机和杨明耐心解

“等会还有同事过来取检材,拿去化验,没有问题,三天后一起无公害化处理。”

杨明恍然。

他们打的野猪是纯粹的野生动物,万一上面携带着一些病毒会导致严重问题。

几个人动手帮忙,戴旭辉很快就称重完成。

小杨旁边的同事拿着表格记录着野猪体重。

戴旭辉的六条野猪总计,783.6斤。

除去那两条未成年,其他四条都在一百多斤。

轮到杨明,杨明招呼众人一起把他车上的野猪尸体搬下来。

“杨明,今天搞得不错嘛~”

钱副局长从仓库门外走进。看着地上的大野猪

“上午刚开的会儿,你们就出成绩了,很好!”

“钱局~”

“钱局长!”

众人纷纷停下手里的打着招呼,

钱副局长摆了摆手

“我就下来瞧瞧,你们忙你们的!”

随即上前瞧着秤上的野猪。

“这野猪不小啊,你和小戴他们一起打的?”

“是的!还有吕茂财,我们一起一共打了十二头野猪,”

“不错不错,我记得没错的话,咱们县是第一次在一次性打这么多头野猪吧?”

“是的”小杨在一旁附和道。

“继续保持,一定要打赢这场护秋收的保卫战,大家伙这几天努努力,结束后局里肯定会好好犒劳大家的。”

钱副局长没有多待,拍了拍杨明的肩膀回办公大楼了。

戴旭辉还留在这,就是看看杨明的四条野猪比他的重多少。

当那头最大的大公猪上称,电子数显一阵跳动

“乖,刚刚过300,300.8斤,”

三百斤的猪和两百多斤的猪看着要差不少,比在学校打的那头壮一大圈。

“这头猪如果是在山里还真不好逮,到山下平地上狗子还死了一条~”杨明提着当时的情景,印象很深刻。

这是杨明第一头超过三百斤的猎物,还是值得纪念的。

其他三条猪的重量分别是193斤、203斤、182斤。

一共878斤左右。

确实比他6条还要重,一头抵他两头。

戴旭辉面色有些难看的离开林业局。

杨明丝毫没有在意他的情绪。

像戴旭辉这样的人,跟他啥话都要说在前面,不能留把柄,不然这货容易小心眼。

杨明开车来到加油站把油箱加满。

“哎小鑫你家酒店的装修找的师傅是本地的吗?”

钱鑫鑫挠了挠头

“我还真不知道!你那民宿要动工了?我帮你问问我老头!”

“班长,什么民宿?”

“你班长买了两栋房子准备修民宿,他可是大土豪!”

“早就知道我们班长乃人中龙凤,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潘胜利凑到座椅扶手贱兮兮的吹捧道。

“别臭贫了,你不是说你要买一些生活用品吗?要买哪些东西?正好我也去买两身日常穿的衣服!”杨明方向盘一转朝当地最大的商场驶去。

自己回来这么久还没有买便装,总不能一直穿部队的衣服吧。

那就真成了,两年义务兵,一生军旅情。

几人来到工商城商场,把车停在停车位。

小县城人口数量太少,没有大城市那种气派的大商场。

这个商场虽然老了一些,不过周围老百姓的需求大部分也能满足。

钱鑫鑫带着两人开始逛起。

杨明简单的买了两双运动鞋两件白色T恤和牛仔裤就没有逛下去的欲望了。

逛街太他妈累人!

几人又去了一趟百姓缘超市,采购了一批毛巾拖鞋牙膏洗发水等生活物资几人选择撤退。

看样子逛街天赋是女人的专属。

大包小包的上了还没坐稳

潘胜利突然踢到竖着放在脚下的矛杆。“班长,我这野猪矛忘记还给他们了~”

“还个嘚啊,自己用,省的买!”

杨明随口道。

........

等三人回到家太阳开始西斜。

两天过去,狗舍的地基已经完成,工人师傅现在开始砌墙。

从后座上掏出一提红牛,给在场的工人师傅一人发了一罐。

贴着狗舍靠主屋建的卫生间和洗澡间整体面积已经出来。

工人们在狗舍后面五米处挖了一个两米深的大坑,垒砌一个三段式化粪池。

砖上的水泥抹的很光滑,进粪管管径150的,还带了点坡度。

从一些小的细节能看出来这群师傅的手艺是没的说。

“石师傅,这个卫生间你做两个坑位,用墙隔开,一个蹲厕,一个冲水马桶,我爷往后年纪大了蹲下去比较费力。”

“还有,狗舍整体外墙搞成徽派的马头墙,瓦什么的就按那个标准用!”

“.........”

杨明和石师傅讲明了自己的需求,石师傅一听马上就能明白杨明的意思。

沟通效率很高。

很难想象石师傅只是乡镇上一个初中还没毕业的瓦匠包工头。

落日仿佛给远处的山峰披上一件橙红色轻纱。

这边还没落下,东边的月亮已经高悬空中。

吃完晚饭,给几条狗喂饱。

杨明来到厨房,

詹红英抱着洗干净的碗正要放进木质碗橱。

“红英婶,晚上早点回家吧,一个人走夜路不安全!”

“小明,没事儿,回家的路我闭着眼睛都能摸回去。”

“听我的,早点回,以后也早点,有什么活放到第二天再干也行~”

“我这都没啥活,你买回来的种子我还没种呢!”

詹红英这段时间,在杨明家天天大鱼大肉,感觉原本松弛的脸好像重新有了弹性。

杨明发的4000块钱工资躺在微信余额上,让她心中的忧愁也少了许多。

“明天早点来,做点干粮我们带着上山,这两天可能中午就不在家吃饭了。”

“啊?哦那你们要吃点啥?我明天早点起来发点馒头怎么样?再给你们卤点牛肉~”

詹红英眨巴眼睛马上就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