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历史上,己巳之变发生之后,京畿之地惨遭建奴铁蹄蹂躏,秦良玉就曾率兵进京勤王,并在收复蓟东四城的战斗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正因为秦良玉功勋卓著,崇祯还特意地在平台设宴,犒赏秦良玉。
想到这里,朱由检亲笔写了一封诏书,交给了王承恩,道:“王大伴,你即将派一个心腹之人,拿着这封中旨,前往四川重庆府石砫,亲手交给石砫宣抚司秦良玉。此事甚为机密,消息绝不可外泄。”
王承恩还没见过朱由检这么郑重其事地交待过事情,赶忙地接过来。
“皇爷放心,奴婢一定会派最得力的人前往重庆,误了事的话,您要了奴婢脑袋便是。”
朱由检乐了:“那倒不至于。不过此次调秦良玉的白杆兵,就是为了对付晋商以及他的保护伞那帮子人,现在宫里朝中,到处都是晋商的人,为了稳妥起见,这个消息暂时万万泄露不得。”
王承恩想起范炳南被杀之事,还不就是晋商在幕后搞的鬼,为此自己还吃了挂落,心中对晋商那是恨意连绵。
“陛下说的没错,这宫里还真有不少晋商的内应,奴婢已经查明,范炳南被灭口的前一日,王德化曾到过东厂厂狱附近,虽然没有进入厂狱,但和已经畏罪自杀的牢头见过一面,所以奴婢认为,范炳南的死,和王德化是脱不干系的。皇爷,要不要拿下王德化——”
朱由检沉吟了一下,道:“现在拿下王德化,难免会打草惊蛇,你派人盯着便是了,宫内必然还会有其他的党羽,待到时机成熟,再一网打尽不迟。”
晋商能花钱拿下王德化,想必也能拿下其他的太监,所以现在动手,只会打草惊蛇,让晋商有所警觉。
朱由检现在需要是隐忍不发和暗中收集证据,等到白杆兵到来,有了足够的实力,然后再将晋商以及其保护伞一把捶死。
望了望窗外,天色渐暗,朱由检感叹了一句,冬日苦短。
总感觉一天似乎没办什么事,就这么一恍而过了。
用过了晚膳,朱由检把今天递上来的奏章逐一看了一遍。
看来昨天定下白话奏章的规矩还是相当管用的,今天新递上来的奏章,本本都是言简意骇,没有多余的废话,也没有那些认不得的生僻字。
而且字数也基本符合要求,短的一两百字,长的也不过五百字。
看来内阁和司礼监那边把关还是很成功的,而且奏章简单实效,无形之中也减轻了内阁和司礼监的压力,早晨递上来的奏章,基本上未时之前就可以放到东暖阁的龙案之上。
在这以前,完全是不可想像的。
朱由检大概用了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便将这些奏章给批阅完了。
“皇爷,今晚何处就寝?”王承恩看着时候不早了,上前询问道。
“储秀宫吧。”
储秀宫是袁贵妃的居所,说好的雨露均沾,朱由检肯定是不会食言的。
……………………………………………………
西山蜂窝煤厂。
这里原本是一大片的皇庄,是皇家的牧场和田庄,不过现在近三分之一的地方被煤厂给圈占了。
西边是粉煤场地,马车骡车拉来的粉煤堆成了一座座的小山,一眼望不到边。
北边是劳工的住宿区,一排排简易的木屋草房,整齐排列。
南边这一块是生产区,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劳作,人头攒动,热火朝天。
陈应运没有再穿官服了,甚至连长衫都没有穿,为了方便,他和工人们一样,身着窄袖短衫,亲自在生产第一线指挥。
蜂窝煤的制作其实很简单,把原煤过筛之后,混入一定比例的粘土,加水和好之后,放入模具中,挤压成型即可。
朱由检已经将整个的生产流程详细地告诉了陈应运,陈应运只需要按步就班地操作即可。
今天是工厂的第一次试生产,也难怪陈应运会很紧张,他亲自守在模具旁边,亲眼看着第一块蜂窝煤呱呱落地。
放入模具的是一堆黑不溜秋的煤泥糊糊,经过模具的加工,虽然颜色不曾改变,但模样却是大变,圆圆的,上下平整,中间齐齐地排列着十二个圆孔。
说实话,这玩意儿还是挺好看的。
不过效果嘛,也只有试过才知道。
陈应运先让工人们做了十几个,全部搬到厂长办公房去。
厂办也是用木板临时搭建起来的房子,保暖性极差,住在这里面,除了稍微能挡点风之外,温度和外面是没有多大区别的,一样的冷如冰窖。
炉子和烟囱倒是早就弄好了的,车间主任马文涯抱来几块木柴,用火石引燃之后,放在了炉膛内,等到火起来的时候,将一块蜂窝煤放了上去。
陈应运等几人就是盯着那块蜂窝煤,盯了好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柴火燃尽,但蜂窝煤上面的圆孔,却开始忽忽地冒着火苗,整个的蜂窝煤,底部已经是通红一片了。
又加了三块蜂窝煤之后,整个炉膛已经被塞的满满的了,火苗一个劲儿地往上窜,很快地整个炉子和烟囱都变得烫手起来,屋内也变得暖意融融。
“成了!”陈应运一拍大腿,乐呵呵地笑了。
你别说,这蜂窝煤就是好,别看它是用那些废弃的粉煤做成的,但论火力之猛,屋里的暖和程度,那怕是就是上好的银霜炭也不能与之相比。
更关键的是,因为安装了烟囱的缘故,燃烧时产生的那些黄烟黑烟都排到外面去了,屋子里一点也不呛人。
烧煤烧炭最担心是什么,那就是煤烟,每到冬天,因为烧火烧煤的而导致丧命的人比比皆是,这蜂窝煤一点也不呛人,最起码在安全性上面,是极为可靠的。
而且蜂窝煤还有一项功能是木炭比不了的,那就是它不但可以取暖,而且可以烧水做饭,节省烧火的木柴,一举两得。
“传令下去,全面生产,争取在日落之前,让每个工棚都用上蜂窝煤,让咱们厂的工人不再受寒冻之苦!”陈应运高声吩咐道。
围观的工人们立刻是欢声雷动,他们也不会想到,厂长竟然会如此的大方,生产出来的东西不急着卖,反而是让他们这些穷苦工人用。
良心工厂啊!
陈应运则是用一个木匣子把第一块生产出来的蜂窝煤装了,赶往宫中,给皇上报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