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德恒全球 自主发展
中国律师,全球专家
如何实现“为中国的企业走向市场、进入国际经济体系,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为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龙头和表率作用”,对于新生的律师事务所是一个时代的大考。德恒要建立的“千人大所”不仅是规模大、人数多,更重要的是要有国际化的发展视野、本地化的服务能力、专业化的服务优势和一体化的服务网络。德恒按照中国品牌国际化的思路规划全球发展路线图。
面向全球招聘律师。中国律师事务中心要建成全球化的律师事务所,就要求人员高层次、队伍集团化、服务国际化,就要面向全球招聘律师。这个想法得到各方面的支持。中国律师事务中心1993年3月26日在《法制日报》上发消息,面向海内外招聘有志于从事律师事业的优秀人才;同时向各大高校择优招收一批硕士、博士应届毕业生,不占国家编制,解决进京指标。1993年上半年,中国律师事务中心迎来了刚刚卸任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院长的李养田,刚刚从美国留学回国的吉林大学副教授李贵方,来自四川的肖琦,从东欧回国的税务专家郭瀛洲,从澳大利亚留学回国的金融专家涂建,以及北京大学的袁曙宏、孙钢宏,中国人民大学的陈建宏,华中师范大学的郭圣乾,中国政法大学的齐溟等一批博士、硕士加入德恒。为了解决他们的户口、婚姻登记、计划生育等具体问题,中国律师事务中心做了细致而烦琐的工作,克服了种种困难。还有部分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如国际仲裁专家任继圣、高宗泽,资深律师兼专利代理人张庆泰等也来到了中国律师事务中心。这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有能力承接各种诉讼与非诉讼、国内与涉外法律业务,为市场经济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根据1993年12月10日的统计,中国律师事务中心员工65人,其中专职律师48人,兼职律师4人,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有22人,三分之一有在政府、司法、教育科研系统工作的经历,五分之一是海归。后来,一些优秀人才陆续被推荐到国家机关、财政金融等部门工作,有的陆续走上了领导岗位,袁曙宏、郭圣乾、齐溟等是其中的代表。
海纳百川,发展壮大。三十年“耕云播月”茁壮成长的德恒,今天已经建立起逾5000名律师的队伍,其中以中国律师为主体,也有持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律师执照和美国各州、欧盟及法国、比利时、老挝、新加坡、哈萨克斯坦、阿联酋等国家及地区律师执照的。另外,德恒还有持会计师、评估师、审计师、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土建高级工程师、建造师、造价工程师、项目分析师、建筑师、测量师、工程师,以及商标、专利代理人,证券、基金、保险、破产管理人等从业资格的多种专业资质专家,加上行政管理人员共计6000余人。德恒律师、专家以中国律师、全球服务的昂扬姿态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
跬步千里的自主发展
从1993年起步,德恒成立的第一个十年,在国内外11个城市建立了分支机构,国内的有海口、北海、上海,国外的有荷兰海牙、法国巴黎和美国纽约。德恒成立的第二个十年,建立了长沙、大连、武汉、沈阳、济南、西安、杭州、重庆、福州、南京、乌鲁木齐、成都、太原13个省会(含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城市和阿联酋迪拜等14个分支机构。德恒成立的第三个十年,进入新时代,建立了24个国内办公室和2个联营所,并在美国硅谷、比利时布鲁塞尔、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和阿斯塔纳、老挝万象、韩国首尔建立了6个国外分所。国内新设的24个办公室分别是合肥、郑州、昆明、珠海、苏州、温州、无锡、三亚、东莞、南宁、宁波、石家庄、西咸、南昌、银川、厦门、兰州、贵阳、青岛、海口、雄安、烟台、香港办公室,2个联营所是香港联营所、永恒联营所。德恒在大局上谋势,于关键处落子,各地办公室已经在当地成为领先的头部律师事务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西南西北等地德恒办公室聚焦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开展区域一体化的业务合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同频共振。
三十年间,德恒选择落子到最需要的地方布点,与当地律师合作建立全球办公网络。每个地方办公室都要为当地客户提供全球化的高端专业服务。截至2023年,德恒建立起总部在北京,覆盖全国30个省市及港澳、国外10个国家的城市的52个分支机构和160个全球合作办公的服务网络。德恒在全球发展版图上布点设阵,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全球发展的道路。
德恒律师的发展之道
德恒发展的第一个十年,旨在探索中国律师发展之路。中国律师走什么路才能走稳、做大、做强、做好?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发展相比,中国律师发展的规模、业态、服务能力、管理水平较为局促,以致走出去参加国际竞争,都有相当的差距。相比之下,一些外国律师事务所进入中国开办事处,将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融资、并购等高端业务、大型项目、高收费项目揽在手中。即使一些项目需要中国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签署法律意见书,也只是别人做好了“菜”,让你“签个字”端上来而已。如何使中国律师的法律服务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如何打造中国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国际业务能力,建立国际业务平台?是独立自主还是全盘西化?德恒通过自身发展实践,对中国特色的律师之路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德恒发展的第二个十年,服务国家战略取得重大业绩。我们在法律维权、法律援助、科技法律服务、法律教育、绿色环保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传统的诉讼发展到覆盖现代市场经济全方位、全过程的非诉讼法律服务;从国内资本市场、建设地产、知识产权、劳动保障,到走出去开展投资贸易、海外工程、并购融资上市,应对反倾销、反补贴、反垄断。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国农业银行改制上市等项目中,都有德恒律师的奉献。2010年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到德恒调研,对德恒的党建和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中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与赞扬。创办德恒的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中国的发展需要律师,律师也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
德恒发展的第三个十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再创佳绩。
德恒始终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大力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安全风险,重点领域改革提供高质量服务。
服务中心大局,助力大国重器。新时代以来,德恒在资本市场上保持发展势头,助力国家电网改制、中国海洋石油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上市等,通过立法程序成功收购俄罗斯克鲁奇金矿,设立千亿人民币中俄区域发展投资基金,跨境并购黄金、芯片、光伏电站,投资承包建设多国水电站、轻轨等项目,应对国际反倾销、反垄断和“长臂管辖”,在跨境维权方面取得骄人业绩。
聚焦发展重点创新服务。德恒律师为新时代刑事、民事、行政科学立法,政府依法行政、人民依法维权、产权平等保护、维护金融稳定、反垄断调查等重大改革政策措施出台等提供大量法律研究与建言;“明德慎刑”,为“反腐”案被告人辩护,为民营企业家和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维权,创新服务数字经济信息安全;将企业债务违约、破产重整与刑事合规综合施治,帮助海航集团破产航空资产重整,帮助三亚“半山半岛”破产重整摆脱危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服务资本市场创誉三甲。德恒这十年,为四百家A股上市公司、超百家境外上市公司以及超千家新三板公司提供包括IPO、挂牌、再融资、兼并收购以及合规咨询等方面的法律服务,涉及融资金额超万亿元。德恒还为累计近千家境内外公司提供了发行境内外债券、债务融资工具等方面的法律服务,成功为3家中国企业承办在瑞士GDR发行项目。
德恒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37家,担任发行人律师的中芯国际总市值3040.19亿元(2022年12月28日收盘价),独占鳌头。2022年,德恒再融资项目审核通过30家,为128家企业发行579期公司债、企业债与绿色债以及美元债、欧元债、离岸债券等;短融、超短融与中期票据等项目发行规模超万亿元。
打造金融街品牌律师事务所、品牌律师。德恒从事资本市场专业服务律师逾千人,仅备案从事证券法律业务律师和风控人员就超过700人。德恒创建了严格的内核管理制度,2022年全年内核、复核文件3207件;境内IPO接受证券监管部门例行现场检查10件,全部达到标准要求。专业精良、低调谦逊、勤勉尽职的德恒风格获得资本市场广泛的信赖,人称金融街品牌律师事务所、品牌律师。德恒好律师、德恒律师好的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