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 言

会计信息质量一直是学术界、实务界以及投资者等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都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一些要求,可理解性就是其中之一。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尽管会计实务界和监管部门在此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面对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现实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些重要项目被归类为其他项目( IFRS,2018)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一项举措是在财务报表列报上引入分项原则,即在财务报告中根据不同的特征分项列示财务信息( IFRS,2018) 。分项列示( disaggregation)是指对财务报告项目的一项或者多项组成部分分别列示( Bonner et al.,2014;Elliott et al.,2011;IFRS,2018) 。

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我国积极改进利润表的格式。我国财政部2019年4月发布《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要求在利润表中将研发费用单独列示,不再并入管理费用项目中列示。也就是说,在改进之前的利润表中,研发费用是与管理费用一起综合列示在管理费用项目中的,而此次改进要求将研发费用与管理费用分项列示。一般认为,分项列示能够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增强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IFRS, 2018; CFA,2007;FASB,2008),更有利于投资者等使用信息( IFRS,2018) 。心理学中的信息突出性假说认为,信息的突出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加工和使用,进而能够影响个体的判断和决策。利润表中研发费用的单独列示是否会影响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能否实现会计准则制定者期望的效果?这是一个需要检验的重要主题。

基于此,本文运用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分析和检验利润表中研发费用的列示方式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基于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理论,分析、检验并发现了研发费用列示方式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扩展了会计信息列示方式对投资者投资判断影响的研究;(2)从研发费用的视角,为利润表改进的有效性提供了实验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利润表的改进是有效的;(3)检验并发现了研发费用的列示方式与研发费用(金额)对投资者判断的共同影响,即研发费用(金额)对研发费用列示方式与投资者投资判断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4)检验并发现了研发费用列示方式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路径,即研发费用列示方式对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影响为投资者感知的研发费用信息明晰度和投资者感知的公司发展潜力所中介。

本文后续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为研究背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的提出;第四部分为研究方法;第五部分是实验结果及分析;最后是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