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识别与防范
- 周义程等
- 1567字
- 2025-03-17 18:08:15
自序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作为政府治理领域的一个热点议题,并不是晚近才出现的崭新的研究论域,而是早在18世纪就在实践中产生了。 18世纪的英格兰政府已经采用合同外包的方式让私营部门来承担道路养护、垃圾处理、监狱管理等公共服务事项。在我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践首先在地方政府治理中产生,迄今已走过近30年的发展历程:早在1994年,深圳市罗湖区就尝试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来供给环境卫生服务;1995年,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同样通过合同外包这一政府购买的具体方式让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来管理浦东新区罗山市民会馆。在近30年的实践历程中,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不仅从地方政府层面的自发实践走向了中央政府层面的自觉推动,而且购买主体更加广泛,购买范围 (拟购买的公共服务项目清单) 大幅拓展,购买金额增长迅速,购买方式更为多样,购买流程更显科学,购买水平和服务效益显著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践已经证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是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进而增进民生福祉的可选之道。当然,公共服务购买实践方兴未艾,如何识别与防范其中可能蕴含的多重风险,是一个值得引起理论界和在实践中重视的问题,本书的立意正在于此。为了体系化地识别与防范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本书努力坚持把学问写在祖国大地上和群众心坎里的原则,以我国生动而丰富的公共服务购买实践为基础,灵活借鉴了管理思想史、风险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或研究领域的相关成果,尝试构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风险识别与防范的流程—主体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作为一种结构化的解释图式,有助于增强本书各章节之间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和严谨性。换言之,本书的主体章节正是从购买流程和所涉主体的双重维度切入,对设计项目、编报预算、组织购买、履行合同、绩效评价诸环节的风险表现、风险主体和风险防范进行系统化的探讨。
作为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识别与防范研究” 结项报告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一项科学研究成果,本书是集体努力的结果,饱含研究团队的集体智慧和辛勤付出。周义程负责全书的选题确定、思路设定、提纲和内容拟定、方法选择等研究设计工作。具体来说,本书的写作分工如下:序言至第二章,周义程;第三章,咸鸣霞、周义程;第四章,张奕雯、周义程;第五章,周义程、咸鸣霞;第六章,周义程;第七章,胡雯、周义程;第八章,周义程、胡雯、咸鸣霞。此外,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段哲哲研究员和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忠丽教授对本书的写作亦有重要贡献。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学界诸多前辈和同仁的悉心指导和无私帮助,本书的顺利出版也得到了苏州大学校领导、人文社会科学处领导和同仁、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领导和同事的关心与鼎力支持。在此,真诚地表达深深的谢意!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虽然是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为基础,结项成果也被评为“优秀”,但是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够得到学界前辈和同仁的批评指正。我们相信,随着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纵深推进,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领域必然会出现更加崭新的、值得研究的时代课题,同时也可能会出现新的风险。而围绕这些新的实践和新的风险,也将涌现出更多的直面时代之问的优秀科学研究成果。从这一意义上说,本书倘若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之作用,也会让我们聊以自慰了。
《庄子·养生主》有云: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立志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对无尽的知识的求索之中,我们也希冀经由我们的努力,将来能够为人类知识的增长做出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贡献。路在脚下,梦在远方,我们都是新时代的追梦人。
是为序!
202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