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第18辑)
- 张明军主编
- 1575字
- 2025-03-28 20:36:14
三、新时代社会风险评估与治理的发展现状
(一) 社会风险评估与治理进程持续推进
关于社会风险评估的发展历程, 社会风险评估与治理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孔祥涛总结了社会风险评估的发展历程, 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 其主要标志是一系列相关制度文件的问世。第一个阶段是社会风险评估工作科学化的“序幕” 。 2005年建立的重大社会项目风险评估制度标志着地方对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进行科学管理的实践拉开序幕。第二个阶段是社会风险评估工作的“第一个春天” 。 2012年《关于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 (试行) 的通知》 (中办发〔2012〕 17号) 的印发标志着党和政府从国家顶层制度设计出发, 关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第三个阶段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第二个春天”。从十九届四中全会有关规定把风险评估列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顶层制度体系, 到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到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把“安全发展”贯彻到国家发展的要求, 要求防范和化解我国现代化进程当中的个人风险, 从而赋予风险评估制度长期宽阔的发展空间和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后中办还印发一系列的专门文件, 对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建设提出一系列新要求, 为风险评估提供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二) 社会风险评估与治理政策不断完善
浙江省委政法委副书记卫中强指出, 2021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的意见》是新时期社会风险评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它进一步完善了社会风险评估体制机制, 实现了社会风险评估法制机制建设的重要突破。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提出新形势下社会风险评估工作的新要求, 明确了社会风险评估的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等。二是进一步明确党委和政法委等部门在社会风险评估中的政治地位。三是进一步厘清第三方机构参与社会风险评估的关系。四是进一步明确了社会风险评估范围, 解决了应评尽评的问题。五是进一步完善了评估程序的设计。浙江省作为共同富裕建设先行示范区, 其在社会风险评估与治理机制建设方面也进行了重要探索。如充分发挥浙江省社会风险评估促进会的作用, 制定风险评估行业规范, 完善评审专家委员会, 进一步推进地方立法, 制定“浙江省平安条例”, 把风险评估单独纳入该条例之中等。
(三) 行业组织数量不断增加
天津国际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风险评估中心主任赵心田分享了《2020 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行业发展报告》 , 指出从从业机构情况来看, 截至2020年年底,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行业已成立全国性行业组织——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社会风险评估与治理工作委员会, 江苏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促进会、甘肃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法学研究会、浙江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促进会等3 家省级行业组织, 贵阳、张掖、兰州、临沂、滨州、西安、宝鸡等地还成立了一些地市级行业组织。而从从业机构情况来看, 2012年, 全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构只有165家。此后, 从业机构数量逐年增加, 2017年起机构数量增幅明显, 2018年起年均新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构超1000家, 2020年机构数量增加到4939家, 大约为2019年的3倍。从区域差异看, 各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构数量差异较大, 其中江苏省和山东省现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构超千家, 占比超过总数的10% ; 陕西省、甘肃省、浙江省、湖南省现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构超过700家, 占比超过总数的5% 。其中, 江苏省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推进较快的地区之一, 机构数量高达1715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构注册资本金额大小不一, 其中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下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构占比近70% , 而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机构占比不足20% 。可见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构中, 中小规模机构占比很大, 其中92. 64%为20 人以下的小机构。据统计, 2019年和2020年新增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构主要集中在小规模企业。在稳评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将成为稳评行业规范发展的必要环节, 以保证数量与质量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