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大学图书馆现代化论纲
- 陈建龙
- 1416字
- 2025-03-28 19:20:52
斯文在兹道隐无名
——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东楼重启仪式上的欢迎辞[4]
陈建龙
尊敬的邱水平书记,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上午好!今天是2020年12月1日,请记住这个日子!碧空如洗,风轻云淡,我们沐浴着八九点钟的冬日暖阳,期待着图书馆东楼修缮后的重启!
东楼修缮是一项民生工程。工程与全校师生息息相关,备受关注。今年7月29日,学校党委专门为图书馆项目设立临时党支部和工作专班,全力推进工程进度。
东楼修缮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仅就书刊而言,修缮前搬出200多万册(件)古籍和普通书刊,修缮后搬进近200万册(件)特色馆藏和常用书刊。
东楼修缮还是一项图书馆转型工程。工程为图书馆转型发展提供了契机,图书馆已经从以建筑和文献为中心的馆舍型、资源型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型转变。
东楼重启,意味着学校标志性建筑的重新启动,就像计算机,在装载新的软件或硬件后需要重新启动,以恢复正常运行。东楼的建筑结构做了局部调整和加固,外立面和周边环境修葺一新,服务功能布局因需、因时、因地做了较大调整,东西两楼统筹安排,服务业务和文献组织多有创新。
东楼重启也意味着师生用户所需服务的重新启用,就像吃饭,在食饱问题解决后,人们对食物的色香味等品质就有了新要求。全校12万多师生员工都是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他们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书馆将坚持“用户导向、服务至上”这一基本理念,算力赋能基本服务,新型服务陆续登场,为教学科研服务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为学习生活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东楼重启还意味着图书馆内涵式发展的重新启示,就像盲人摸象,都对也都不对,局部描述对了,整体定性错了。图书馆将更加注重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和整体发展,坚守为学人研究学问、增长智慧、创造价值、创新发展服务的初心,勇担“扎根中国大地,精准采集、揭示、组织、利用、传承人类知识和世界文明,既为学校发展服务,又为文化繁荣服务”的使命。
东楼重启更意味着北京大学文献保障和信息服务事业现代化的重新启航,就像航空母舰,需要驱逐舰、护卫舰、补给舰、潜艇等协同,才有强大战斗力。图书馆将积极融入学校事业大局和民族复兴伟业全局,以有精神、有本领、有智慧、有情怀的专业馆员队伍,成就有格局、有模样、有气象、有担当的人格化图书馆,全面建设世界顶级的大学图书馆!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写道:“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著名学者袁行霈先生设问:“试想,如果我们的心灵中没有诗意,我们的记忆中没有历史,我们的思考中没有哲理,我们的生活将成为什么样子?”
我想说,来吧,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图书馆是您重要的活动场所,人类知识和世界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这里汇聚,科学文化、思想文化和信息文化在这里交融。这里是文明的沃土!
来吧,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图书馆是您难得的感悟空间,美颜和声的感官感受、诗意般的心灵感受、历史性的美好记忆、哲理级的思考领略,让人百感交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里是精神的家园!
来吧,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图书馆是您美丽的生活面貌,徜徉书海,品味书香,穿越时空,书写人生,每天14小时的馆员相伴、16小时的埋头研修、大中型交流研讨、高雅艺术鉴赏、与大师同室、与博雅塔同框、与友人同行、与自我同心,总能成为您的生活方式。这里是壮丽的桥梁!
来吧,您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