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1.韦铿初在宪司,邵炅、萧嵩同升殿。神武皇帝即位,及诏出,炅、嵩俱加朝散,独铿不及。炅鼻高,嵩须多,并类鲜卑。铿嘲之云:“一双獠子着绯袍,一个须多一鼻高。相对衙前捺且立,自言身品世间毛。”铿白肥而短,他日忽于承天门风眩踣地,炅咏曰:“飘风忽起团团回,倒地还如脚被锤。莫怪殿上空行事,直为元非五品才。”

【注释】

①韦铿初在宪司:本条采录自《大唐新语·谐谑》。韦铿,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曾任监察御史。玄宗即位初,任殿中侍御史,官至考功郎中。今存诗一首,收入《全唐诗》。宪司,魏晋以来御史的别称。

②邵炅:唐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徙居豫州汝南(今属河南)。武周大足元年(701),举拔萃出类科。授汾阳尉,累转歙州司仓。玄宗初年,任右台监察御史,加朝散大夫。官至考功员外郎。能诗。萧嵩:唐南兰陵郡(今江苏常州)人。萧钧之孙。中宗神龙元年(705)始任洺州参军。玄宗开元初擢中书舍人,历宋州刺史,迁尚书左丞,转兵部侍郎。后以兵部尚书领朔方节度使,徙河西节度使,以破吐蕃功,进中书门下三品。兼中书令,加集贤殿学士、知院事,封徐国公。二十一年(733)罢相,迁太子太师。后因李林甫谗陷,贬青州刺史,寻复拜太子太师,以老致仕。

③神武皇帝:即唐玄宗李隆基。其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元圣文神武皇帝”,故亦称神武皇帝。

④朝散:官名。朝散大夫的省称。隋时设置的散官名。无实际职掌。唐五代沿置,从五品下阶。

⑤“一双獠子着绯袍”几句:语出韦铿《嘲邵炅、萧嵩》,这首诗描写了邵炅、萧嵩两人的外貌和形象,并以讽刺口吻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品德和世间俗事的自愧。獠子,詈词。骂人的话。

⑥承天门:城门名。唐都长安宫城(太极宫)正门。初称广阳门,建于隋开皇初年。文帝仁寿元年(601)改称昭阳门。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又改名顺天门。中宗神龙元年(705)始称承天门,是唐朝皇帝举行重大典礼之处。每逢元日、冬至、登基、大赦、受俘以及会见外国使臣等节庆与政事活动,皇帝必登上承天门举行仪式。风眩(xuàn):癫痫病。踣(bó)地:跌倒在地。踣,跌倒。

⑦“飘风忽起团团回”几句:语出邵炅《嘲韦铿》,嘲讽了韦铿的无才无能。这几句是说一阵风吹来,胖子圆圆的身体在打转,倒在地上脚乱蹬就像被踩过一样。不要怪罪他在殿上没有任何作为和表现,只因他本来就不是五品官之才。元非,本非,本来不是。

【译文】

韦铿当初为御史,和邵炅、萧嵩一起上殿。唐玄宗即位后,等诏令一出,邵炅、萧嵩都被加封为朝散大夫,只有韦铿没有加封。邵炅鼻梁高,萧嵩胡须多,两个人长得都像鲜卑人。韦铿就写诗嘲笑他们说:“一双獠子着绯袍,一个须多一鼻高。相对衙前捺且立,自言身品世间毛。”韦铿长得又白又胖并且身材矮小,有一天忽然在承天门前发癫痫病跌倒,邵炅也写诗嘲笑他说:“飘风忽起团团回,倒地还如脚被锤。莫怪殿上空行事,直为元非五品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