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泌尿外科手册
- (英)约翰·雷纳德 (英)西蒙·F.布鲁斯特 (美)苏珊娜·比尔斯 (英)内奥米·劳拉·尼尔原著
- 1172字
- 2025-03-14 22:48:18
放射性核素显像
人体内各种器官都可被有放射活性能发出γ射线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发射出的γ射线能穿透组织且能被置于人体旁边的γ射线照相机所捕获。最常用的放射性核素是锝-99m(99mTc)(半衰期6小时,γ射线放射能量0.14MeV)。组织结合锝99mTc后的分泌特性决定了其临床应用。
锝-99m-巯乙甘肽肾图
锝-99m(99mTc)可结合到巯基乙酰基氮川三乙酸上。90%以上静脉注射的锝-99m-巯乙甘肽(又称锝-99m-巯基乙酰基三甘氨酸)(99mTc-MAG3)与血浆蛋白结合,它从肾脏排泄,90%通过肾小管分泌,只有10%通过肾小球滤过。MAG3在静脉注射后很快排泄(注射后15秒内出现在肾脏中,约3分钟内开始出现在膀胱中)。每次血液流经肾脏,约2/3注射剂量的MAG3被肾脏获取。肾脏的放射活性也上升很快。放射活性峰值代表MAG3从肾动脉到肾脏与MAG3的排泄相等的时刻。随着分泌超过肾动脉供给,肾脏的放射活性逐渐衰减。因此,记录下每个肾脏的时间-活性曲线,这就是肾图。
在最初的1分钟内,每隔2秒收集活性图像,之后每隔20秒收集图像(通常总共30分钟)。
正常肾图分为3个阶段
● 第一阶段:持续20~30秒的急剧上升段。
● 第二阶段:一个缓慢上升段,直至峰值。如果曲线没有达到峰值,则第二阶段继续上升。正常的第二阶段以一个陡峭的峰值结束。
● 第三阶段:峰值后下降的曲线。如果没有峰值,就不会有第三阶段。
肾图的描述
第一阶段没有特殊描述,第二阶段可描述为缺失、受损或正常,第三阶段可描述为缺失、受损或正常。
到达峰值的时间取决于尿流量和水合程度,是示踪物穿过肾实质到达肾盂所需时间的粗略测量。通常情况下正常肾图的达峰时间一般在2~4.5分钟。
如果超过了正常达峰时间而肾图峰值仍未出现,那么可能存在远端梗阻(如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或输尿管以下)。此时,可静脉注射40mg呋塞米(约在18分钟时),如果曲线快速下降,则提示不存在梗阻;如果曲线继续上升,则提示梗阻存在;如果曲线持续低平状态(没有上升或降低),则结果可疑。
可以测量肾实质通过时间,即实质通过时间指数(PTTI)。正常PTTI变化范围是40~140秒,平均为70秒。在存在梗阻或肾缺血时,PTTI延长(超过156秒)。PTTI正常可排除梗阻。
用途
● 评估分肾功能(即每个肾脏的功能)。
● 根据肾图曲线形状和PTTI确定是否存在肾梗阻。
锝-99m-二巯基丁二酸(99mTc-DMSA)扫描
DMSA可被锝-99m(99mTc)标记,由近端小管重吸收并停留在此处,极少被分泌,从而可得到“静止”的肾图像(静脉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后3~4小时)。此检查可显示是否存在受损的肾单位。
用途
● 评估分肾功能(即每个肾脏的功能)。
● 肾瘢痕检查(表现为皮质缺损,提示次区域内没有放射性同位素摄入)。
放射性同位素骨显像
骨显像剂锝-99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可被血流增加、同时伴成骨细胞活性增加的区域所摄取。局部放射性同位素摄取增加有许多原因:肿瘤的骨转移、骨折部位、骨髓炎、结核和良性骨病(如骨瘤)。泌尿系肿瘤转移的特点是易发生于脊柱,而且是多发性的(单发转移灶罕见)。前列腺癌易发生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