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药革兰氏阳性菌感染诊疗手册(第2版)
- 国家卫生健康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
- 954字
- 2025-03-18 23:31:34
序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抗菌药物的出现,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武器,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然而,抗菌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诱导细菌耐药的产生。1941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次年就发现了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现今葡萄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已高达80%以上。多年来,世界多地出现的“超级细菌”使细菌耐药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并列入联合国大会讨论的四大医学议题之一。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列为需要“高度重点”研发的新型抗菌药物的病原体。
我国是全球细菌耐药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遏制细菌耐药的发展,我国相关部门相继颁布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第2版)》等文件,以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和管控。这对于提高我国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革兰氏阳性球菌占临床分离菌的比例稍有下降(约占30%),但MRSA的检出率依然为30%左右。此外,由于万古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C)有所增加、临床介入性操作不断增加等,使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所致感染的治疗仍十分困难。在此背景下,2018年邱海波教授和施毅教授组织我国活跃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一线的知名专家编写了《耐药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诊疗手册》,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本书进行了首次修订。
本手册围绕“革兰氏阳性菌”“耐药”和“针对性治疗”展开,内容上以抗菌药物为主线,阐述不同药物治疗革兰氏阳性菌的用药指征及原则,以不同的感染部位为切入点进行详细阐述,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在撰写过程中,编者们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同时结合各自丰富的临床经验,使手册内容丰富、简明及实用。本手册既是多学科智慧的结晶,又是一种便于临床医生携带及查阅的资料工具,相信本手册的出版将为我国耐药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诊治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由衷地感谢编者们付出的智慧和辛劳!同时期待本手册能为提高我国革兰氏阳性菌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202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