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定期体检

6.为什么老年人经常去医院看病,还需要全面体检

关键词 健康管理 健康体检

随着社会发展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对健康的认识和需求也发生了改变,健康管理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所熟悉并接受。健康体检是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健康人也需定时进行全身体检。

健康术语

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概括地说就是根据健康体检的结果,建立健康档案,给出健康评估,并针对性地提出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使个体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等多个角度得到全面健康维护和保障服务。

专家说

没有不舒服为啥要去医院检查

以往人们通常是身体出现了不适症状才去医院检查治疗,但出现明显症状时疾病往往已经处于进展阶段,治疗起来难度增大,还会大大增加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因此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开始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转变。对于身体器官机能快速衰退的老年人来说,定期体检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改善预后的目的,比起等患了疾病再去几经周折地治疗,可以减少很多本来可以避免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看病”能替代健康体检吗

“看病”关注的是得了什么疾病以及如何治疗,健康体检是对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预测,发现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所以,单纯的“看病”是无法满足健康体检所需的。特别是当老年人健康状况急骤恶化、功能衰退,或遇到居住环境改变、哀伤或其他异常状况,对老年人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可以维持及改善老年人健康和功能状态,最大程度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健康加油站

健康管理的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健康体检和以往患病情况、生活习惯及不良嗜好、家族病史等的采集。

第二个环节是健康评估和风险分析,包括当前身体健康状况评估,以及未来患某种疾病的风险评估。

第三个环节是健康教育及指导。

第四个环节是制订健康管理计划,通过饮食、营养、运动、心理等方式干预,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第五个环节是再评估,在按照制订的健康管理计划实行一段时间后再次评估当前的健康问题,保持健康管理计划始终处在一个合理可行的水平。

(黄骁燕 张存泰)

7.老年人体检最该查什么

关键词 体检项目 筛 查 个性化体检方案

体检项目五花八门,套餐各不相同,如何选择?是不是越贵越好?

不同年龄段的身体情况不同,要进行的体检项目也不一样,一般年龄越大,需要检查的项目就越多。老年人处于疾病的高发期,更要注意进行更全面的检查。

所有体检都会选择一些固定的常规项目,覆盖机体各重要器官功能,称为“筛查”。建议老年人注意增加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的相关检查。有疾病史以及不适的最好先告知医生,以便医生有针对性地补充检查项目,可称为“个性化体检方案”。

专家说

老年人应增加的检查项目

心脑血管检查:建议检查颈动脉彩超、脉搏波传导速度等,可预测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心脏彩超检查有助于了解心脏结构及功能;经常有头昏症状者可选择经颅多普勒脑血流图检查、头颅磁共振检查等。

肿瘤筛查:建议增加肿瘤标志物检查,以及肺癌、胃肠癌筛查项目(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部肿瘤、胃肠镜筛查胃肠肿瘤)。

骨密度检测:45岁以上女性及50岁以上男性应进行骨密度检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老年男性应注意前列腺疾病筛查;老年女性应注意乳腺、子宫附件疾病筛查。

除了上述要注意的问题外,对于年龄大于75岁,特别是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或老年综合征,伴有不同程度功能损害的衰弱老年人,建议到老年科进行老年综合评估。

健康加油站

怎样选择“个性化体检方案”

推荐有家族遗传病史、个人既往史、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的人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如长期吸烟者,建议进行肺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及肺功能检查;长期胃病史、幽门螺杆菌感染史、胃癌家族史、长期饮酒者,建议进行胃镜检查;肠息肉病史、结直肠癌家族史者,建议进行肠镜检查;宫颈癌家族史的女性,建议进行HPV检查。

健康云课堂

老年人体检需要注意什么

(黄骁燕 张存泰)

8.老年人体检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关键词 空腹 憋尿

体检前,体检机构通常会通知要求当天空腹、憋尿,到底要不要这么麻烦?既然要求空腹,检查当天日常规律服用的抗高血压药、降血糖药到底还能不能吃呢?饮食、情绪、特殊药物等都可能影响检查结果,所以这些注意事项都是必需的。

专家说

体检前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体检前2~3天应清淡饮食,不吃高脂饮食,不饮酒,不要吃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体检前日晚8时开始禁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检查当日早晨禁食禁水。

如需做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即膀胱、前列腺、子宫及附件)彩超检查(不适用于经阴道超声检查),清晨需充盈膀胱(憋尿)。

慢性疾病患者如有需长期服用的药物,可根据情况对服药时间进行调整:常规晨起服用抗高血压药、抗凝血药、抗癫痫药等的人员,可按常规一小口水吞服药物;糖尿病患者禁食情况下不能服用降血糖药,以免引发低血糖。

体检前应对口腔、鼻腔、外耳道等处进行自我清洁,如需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建议提前洗澡,保证与电极接触的胸前皮肤清洁。

请着便于穿脱的衣裤和鞋子;进行胸部放射检查时不佩戴金属饰物,衣服上不要有金属扣子等;磁共振检查不能将有铁磁性的物品带入检查室,身体内有金属物,如心脏起搏器、支架、金属钉等,不宜做磁共振检查。

行动不便者及高龄老人建议有人陪同检查,以防跌倒等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健康加油站

最佳采血时间:抽血化验最好在清晨7:00—9:00进行,结果比较准确。

怎样留尿标本:最好留中段尿;女性避开生理期,留尿前最好清洁外阴。

测量血压正确方法:测量前静坐休息数分钟;衣袖不宜过紧、过厚;测量时不要说话。

(黄骁燕 张存泰)

9.老年人体检常规化验项目怎么解读

关键词 血液 化验 参考值 和参考 范围

体检化验结果出现了箭头,是不是说明身体“有病”?血液化验是体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化验单上以向上或向下的箭头标示高于或低于参考值。对单个的指标不能简单以超出参考值范围来判断“正常”或者“异常”,对机体整体的评价也不能简单以指标异常来判断“有病”和“没病”。虽然不能单纯依靠化验指标直接得出疾病的诊断结论,但它们可以预示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进一步去相应专科就诊,明确诊断。

专家说

什么是参考值和参考范围

参考值和参考范围是用统计学方法,以抽样个体检查所得值的平均值为基础所产生的,反映的是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指标值范围。所谓“正常”与“异常”一般并没有截然的分界线,因此对于超出参考范围不甚明显的指标,建议可以复查,或接受专科医生指导。同一个项目的参考范围,因为不同实验室采用的方法、仪器等不同可能存在差异,所以最好在同一家医疗机构进行每年的常规体检,利于前后结果的对比。

老年人常规化验指标的解读

(黄骁燕 张存泰)

10.老年人体检完成以后怎么办

关键词 体检 健康干预

经历了一上午的空腹排队,终于做完了抽血化验、B超检查、心肺听诊等体检项目,人们却往往对拿到手的体检报告不够重视。体检完成不等于完事儿,我们需要利用好体检报告来评估身体状况、筛查早期疾病,以及指导健康干预措施。

专家说

拿到体检报告后要做什么

认真仔细地阅读体检结果后,最好携带往年的记录同体检医生交流,听取医生对体检报告的专业解读,然后根据建议进行健康管理或诊治。

哪些情况要额外重视

◆在体检过程中,由专科体检医生直接指出的明显问题一定要特别重视,如体格检查医生说摸到了明显包块、心电图医生强调心律不齐等。

◆与往年的体检相比,结果或指标变差,且幅度较大。

◆体检报告的解读明确告知结果异常,需要复诊或进一步检查。

为什么还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体检涵盖的检查项目广泛且较为基础,适合筛查早期疾病,如需明确诊断,那就要做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检查了。比如体检报告中常出现的“甲状腺结节”,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是良性的,但仍然有小部分可能是恶性肿瘤的早期病变,去甲状腺乳腺外科完善相关的检查就是为了防止贻误病情。早发现才能早诊断,早诊断才能早治疗,早治疗才会预后好。因此,对发现异常后的进一步检查,务必认真对待!

体检完成后,健康干预是关键

无论检查结果如何,都需要在体检完成后做好健康管理和干预,根据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健康,做好老年人的日常保健和异常结果的随访复查。另外,在面对检查结果的异常时,老年人也要做好情绪的纾解,不能不当回事,也不能过分焦虑,保持心理健康和保持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刘 漫 张存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