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精要
- 胡三元 张光永主编
- 1410字
- 2025-03-18 20:54:40
第四节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是目前国内临床新近开展的一种微创手术。是经脐置入带有多个操作孔道的穿刺管(Triport),通过操作孔道置入手术器械完成手术操作,标本经脐孔取出。手术切口位于脐部,因脐部皮肤褶皱可以遮盖切口,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美容效果。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胡三元教授自2008年在全国较早开展经脐单孔胆囊切除术,对其进行改良,并于2009年率先实施国际第一例悬吊式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一、适应证及禁忌证
同本章第一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二、术前评估、准备
同本章第一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三、手术步骤
1.体位和站位
患者取仰卧位,建立操作空间后取头抬高15°~20°、身体左倾15°体位,以便于显露胆囊,利于操作。术者立于患者右侧,扶镜助手立于患者左侧,这有别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图2-4-1)。

图2-4-1 手术者站位
2.入路装置的制作与操作空间的建立
切口环绕脐部,于脐上或脐下皮肤皱褶处做1.5cm半圆形切口,直视下切开腹壁各层。
(1)自制手套入路装置
由1个8号切口保护套、1只7号无菌手套制作而成。将切口保护套腹内环置入腹腔,无菌手套腕部套入切口保护套腹外环,同时向外侧翻转切口保护套外环与手套腕部,使两者折叠在一起并紧密贴近腹壁。剪开手套,分别置入5mm套管针,并用7号丝线结扎固定,防止套管滑脱、漏气(图2-4-2)。通过套管针接气腹机,建立CO2气腹,压力维持在12mmHg(1mmHg=0.133kPa)。
(2)悬吊免气腹法
用卵圆钳夹住4号切口保护套内环,将其送入腹腔。因切口保护套通道直径大于切口长度,因此可紧贴脐部切口。将悬吊架固定于手术台。用两根直径1.2mm的钢针穿过上腹部皮肤,一根位于脐上3cm,另一根位于右侧肋缘下3cm,用提拉器向上提拉暴露手术野。通过切口保护套置入5mm腹腔镜、弯曲的或可伸缩弯曲的操作器械开始手术(图2-4-3)。

图2-4-2 自制手套入路装置

图2-4-3 悬吊免气腹装置
3.分离并切除胆囊
首先分离显露并解剖胆囊三角;用Hem-o-lok夹夹闭胆囊动脉、胆囊管并切断;自胆囊床分离胆囊,切除胆囊。如显露操作困难,可置入2mm Minilap器械(Minilap抓钳),协助显露和操作(图 2-4-4、图 2-4-5)。

图2-4-4 Minilap抓钳

图2-4-5 切除胆囊
手术要点:
(1)手术操作较困难,因器械置入部位集中,难以形成操作三角,器械互相干扰,影响操作及手术视野。
(2)器械和光源同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术者对深度和距离的判断。受操作孔数目限制,手术部位或邻近脏器的牵引有一定困难。
(3)操作受患者体型影响较大,如肥胖患者、身材较高患者手术较为困难,对于胆囊显露困难及初学者,可采用腹壁悬吊胆囊法,即经肋弓下穿刺克氏针,通过胆囊底向上悬吊和牵引胆囊,显露胆囊三角。如显露不满意可穿刺胆囊壶腹向外侧牵引,进一步显露胆囊三角。
(4)应用可弯曲的抓钳、分离钳、剪刀等器械可形成操作三角,使操作更加方便,手术效率显著提高;使用尖端可弯曲的5mm腹腔镜能保证良好的手术视野;使用不同长度的器械,可减少体外控制手柄部位的相互干扰。也可设计比较隐蔽的、流线型的手柄应用于临床。
(5)专用器械价格昂贵,利用一次性无菌手套代替多操作孔的穿刺套管,可减少器械间的相互干扰,操作灵活,经济上亦能为更多患者所接受。
(6)术中发现操作困难,解剖结构难以辨认,出血,组织结构损伤等情况时,应果断改成三孔法或中转开腹。
4.将胆囊通过脐部切口取出(图2-4-6)
手术要点:
如胆囊难以取出可先抽尽胆汁,必要时可使用取物袋,以免胆汁和结石落入腹腔。

图2-4-6 将胆囊通过脐部切口取出
5.重建脐部,逐层缝合脐部切口恢复其形态
同本章第一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