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编简介

孙立忠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德达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血管外科技术与工程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胸外科协会(AATS)会员。

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工作40年,独立完成和指导下级医师完成心血管外科手术30 000余例,是中国心血管外科完成手术例数最多、病种最全的专家之一。发明专利共计1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省部级奖项共计8项,承担主动脉外科方面科研课题21项,发表论文780篇,主编《主动脉外科学》1部,主译《血管外科解剖图谱》2部,参编其他著作13部。

庄建

广东省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人工智能与三维技术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会长。

从事教学工作20余年,建立国内首个省级先心病三级综合防治网络,国内首创先心病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牵头制定我国首个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标准和先心病产前咨询规范。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6项省部级奖励,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CirculationEuropean Heart Journal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得专利22项。

肖颖彬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少将,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军心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全军胸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会长。军队学科拔尖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荣立军队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最美医生”“白求恩式好医生”等荣誉。

董念国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胸心外科学会(ASCVTS)2024轮值主席,美国胸外科协会(AATS)会员。

从事心血管外科医、教、研一线工作近40年,施行危重病心脏外科手术逾万例。在创新心脏移植关键技术、突破心衰支持治疗器械研发应用“卡脖子”技术瓶颈、解决生物材料衰败的国际难题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主持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12项,以通讯/第一作者在Eur Heart JCirculation等发表SCI论文141篇(IF>35分5篇,IF>10分16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7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

刘彦国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副教授。兼任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胸心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总干事,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手汗症专家组副主任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交感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命审题专家委员会委员,《医学与哲学》杂志编委等。

从事教学工作20余年,主编或参编各类教材及专著10余部,发表教学类学术论文10余篇,多次荣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奖。